本书系在《蒋勋说唐诗》(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属于 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 。 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蒋勋先生说: 当我们面对唐诗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唐诗好迷人,里面的世界好动人。再追问一下,也许是因为刚好唐诗描写的世界是我们缺乏的经验,在不敢出走的时候去读出走的诗,在没有孤独的可能的时候读孤独的诗,在没有自负的条件时读自负的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 《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登高》《长恨歌》《登乐游原》 无论是公认有大成就的诗人,还是曾无数次被选入各种集子的诗篇,在蒋勋先生这里,都一一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美感。 蒋勋先生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唐代浩如烟海的诗人、诗作中,撷取*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将古典之美引入现代生活。深藏
本书选取了《红楼梦》中十四位具有典型性的主要人物,对其性格、精神特质以及人物间的复杂关系进行细致解读,力图还原曹雪芹笔下辽阔而深远的人性世界。作者文采飞扬,从哲理与世情的角度重新品读红楼,引领我们走过书中人的一生,体悟生命的鲜活与脆弱,也目睹每个人的局限与命运。同时,作者将情节、主题、前八十回与续作之别、版本之别等内容掰开揉碎融入其中,帮助读者真正读懂作为生命之书的《红楼梦》。
读过去的诗,也是在说当下的事。诗中虽处处有鸟兽草木,但它们从来都是人世的投影。鸢飞鱼跃,是人的境界;黍稷方华,是人的情感。兴观群怨,事父事君,都是和人息息相关的事情,处处都基于对过去的理解和认识。因而,《谜文库 既见君子:过去时代的诗与人》正是通过努力触碰和谈论一些优秀的古典诗人,来丰富和安定自己当下的生命。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千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20世纪70年代始,上海辞书出版社先开始出版此类图书,极受读者喜爱,畅销不衰。此后,同类图书层出不穷。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读者定位为大、中学生及古典诗词爱好者。
朗西埃是法国当代知名哲学家,在欧美学界被誉为当代重要的美学思想家,其理论中重要的两个概念是美学与政治。《沉默的言语》是朗西埃关于美学与政治的思考在文学上的继续。他似乎想要重新描绘一个文学概念的体系,进行一种新的论证,重建一个从康德、谢林、施莱格尔到黑格尔的美学谱系。在书中,朗西埃就整个文学史范畴提出了文学的矛盾问题,在文学史中回顾文学存在的境遇问题,从比较文学角度提出了文学的多重发展问题。
《五张犁 程绍武点评王祥夫短篇小说》收录了被称为 当代小说之王 的王祥夫先生的25个短篇小说。所收小说多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及首次出版的新作,其中的代表作品荣获各类大奖,如鲁迅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等国内重要奖项。这些小说不仅集中反映了当代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可以看到他们的窘迫状态和积极进取精神,从而体现出一种对 人性 的关怀和关注。加上点评者准确到位的剖析,使得该书读起来更加耐人寻味。
《朱子学和阳明学》为一本面向社会的通俗读物,写得简单易懂,是岛田将自己的阳明学论文和著作论证过的主要观点浓缩而总结概括出来的著作,岛田自认是对自己阳明学研究的总结。本书上起宋儒,下迄李卓吾,追溯了理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认为阳明学是对朱子学从外(王)向内(圣)的必然发展,肯定理学思想的基盘是 中国一般人民的生活意识 ,而非佛教的翻版;肯定了儒学作为 有 之哲学的价值;同时对 理 、 气 内涵和工夫论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解析。该书为初步学习研究宋明理学的学者们提供了一个简要的读本,自1976年5月刊行后,曾多次再版,并有多种语言译本行世。
《日本之阳明学》是日本近代学术史上本阳明学专著,成书于19世纪末。它首先分发端、陆象山、王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等章节,对阳明学进行了全面阐述。其次对日本阳明学的意义作了精练的阐发,认为 大凡阳明学含有二种元素,一曰事业性的,二曰枯禅性的。得枯禅之元素者可以亡国,得事业之元素者可以兴国。中日两国各得其一。 再就是《日本之阳明学》将从中江藤树到西乡隆盛的日本阳明学的人物系谱,进行了系统的勾画,并对他们的著作和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
文学有何用?能否帮助揭穿变得虚伪的日常修辞?如何以文学批评的方式,识破广告营造的幻觉?弗莱认为,面对满是幻象的现实世界,唯有想象能让我们从中脱身,而通过阅读文学,可以培养长期以来饱受饥饿、以虚影为食的想象。 从荷马、贺拉斯到莎士比亚、拜伦,再到马克 吐温、W. H. 奥登,弗莱纵横古今世界文学,为我们揭示文学中反复出现的母题,讲解包括象征、隐喻在内的各种文学手法,谈论阅读文学的意义和技巧,以及如何将受过滋养的想象运用于日常生活。 本书既是弗莱对于 文学之用 的深刻解读,也是其原型批评理论的极简入门指南。 在人间建立一个真正的地狱的途径,就是通过将我们的言语转变为自动的喋喋不休来有意地贬低它。 诺思罗普 弗莱
什么样的作家是法国现代经典作家?现代经典作品的定义是什么?萨特、波伏瓦、加缪、杜拉斯、罗兰 巴特、萨冈,罗布-格里耶、勒克莱齐奥,还有米兰 昆德拉,这一批出生于二十世纪的作家,突破性地继承了法国小说传统,也用自己的方式完美地诠释着福楼拜、普鲁斯特和纪德所奠定的现代法国小说传统。他们开启了法国文学史乃至思想史的一个重要时代,所谓萨特的时代。正是在这个时代,文字显示出它*后炫目的力量,它在延续一种以性感对抗死感的法兰西文学神话。他们,建立了属于现代的文字传奇。
此书2020年4月又被列入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的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2015年12月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首届向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 该书选录唐宋散文名篇《岳阳楼记》、《爱莲说》、《六国论》、《小石潭记》等六十余篇,均为历久传诵不衰的精品,并附有简洁注释和精当品评。本书对广大青少年读者和文学爱好者丰富唐宋古文知识,提高古文鉴赏水平和古典文学修养有极大的帮助。 此书是 名家选评中国文学经典丛书 之一种。丛书共12种,体例主要包括选文、注释、评析。 以 古文八大家 为重镇的唐宋散文,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前人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合称 八大家 ,这一作家群实际上代表新的散文流派,形成以篇什体裁为主的散文传统,与先秦两汉
本书系在《蒋勋说唐诗》(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属于“蒋勋说中国文学之美系列”。 只要人还追求心灵的自由,便一定会热爱诗歌。蒋勋先生说:“当我们面对唐诗时,几乎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唐诗好迷人,里面的世界好动人。再追问一下,也许是因为刚好唐诗描写的世界是我们最缺乏的经验,在最不敢出走的时候去读出走的诗,在最没有孤独的可能的时候读孤独的诗,在最没有自负的条件时读自负的诗。”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春江花月夜》《将进酒》《登高》《长恨歌》《登乐游原》……无论是公认有大成就的诗人,还是曾无数次被选入各种集子的诗篇,在蒋勋先生这里,都一一展现出不同以往的美感。 蒋勋先生以宽广的学养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唐代浩如烟海的诗人、诗作中,撷取拥有代表性的诗人及其作品,将古典之美引
你的气质来自,你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背过的诗词古文,读过的国学艺术。 全书收纳了二十多篇从夏商到晚清,杰出文人的杰出古文作品。 作者在前作《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美古诗词》的基础上,用时4年创作了新作《枕上诗书:一本书读懂经典古文》。 古诗词 古文,把古代美绚丽的文学瑰宝一网打尽。 这套书不但适合想提升文学修养的成人,也适合学龄的孩子。让孩子们沐浴在美的古代文学瑰宝中,对古代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喜爱,从而促使孩子更自主、自驱的学习语文、提升语文。
本书是著名作家、红学家刘心武的创新著作,为青少年讲透、趣解 千古奇书 《红楼梦》。刘心武将半生品读《红楼梦》的心得,融入十二个阅读锦囊,从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出发,在重点人物理解、重点情节把握以及重点文学手法等难读懂之处,点拨关键要点,打通阅读思路,让青少年更易掌握《红楼梦》全貌和精华。书中还包含了对《红楼梦》人事物的精到解析,对巧妙伏笔的启发式解读,对传统文化的深度解码,讲其文学之妙、生命之美,帮助青少年掌握阅读经典的诀窍,拓宽阅读思路,并借此进一步培养理解力与审美力。
《蒋勋说宋词(修订版)》系在《蒋勋说宋词》(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蒋勋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 在宋词当中,既有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也不乏豪放、浓烈与激扬。美从无定规,却皆可成为个人生命的色彩。这是宋词带给我们的启发,以及慰藉。 阅读宋词,就像在阅读生命本身,饱满与孤独、喜悦与感伤各具其美。记得花间晚照,记得金戈铁马,豁达面对得失起落,好好珍惜自己。 蒋勋先生潜心于艺术与文化之美,“出之于小说、散文、艺术史、论述、绘画,苦心孤诣,重构民族美学与历史记忆,启蒙俗民生活中的感官审美享乐,献身为美的传道者,谦卑明亮,气象恢宏,给了我
《刹那芳华:误读红楼》作者另辟新意,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用自己的独特视野和生活体验,对《红楼梦》一书中的主要人物进行逐一解读,既有青春与时尚气息,又有作者个人特有的敏感体悟。自称误读,实为特色,使《红楼梦》研究又有了一种解读的方向和可能。作者文风洒脱清新,见解独到精辟,洞悉人情世态。她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阅读愉悦。
本书是 小说中国 之一。关于科举的小说很多。本书以讲故事的方式描绘古代小说中的科举场景,如苦读、应试、阅卷、放榜;古代小说中的科举名物,如八股文选本、考篮、贡院;科举士子的人生追求,如金榜题名与状元情结、洞房花烛与补偿心理、从明清小说看科举社会的阶层对流及其意义。通过对古代小说中的科举描写,来展开古代士子的生活画卷。
《言文对照古文笔法百篇》选文百篇,其中时代早者远在先秦,晚者为明代人的手笔,跨越数千年。本书将文法分为三十二类,如 事理辩驳法 一字立骨法 等,每类下有文章若干篇作为范例。所收文章各借清人之语评点文法,又因当时白话文已盛行,用白话文注解文中生词,并翻译全文,以便读者阅读,是民国时期一种极受读者欢迎的古文普及读本。作者胡怀琛巧妙地将原文、评点、注释、翻译结合为一体,故一般大众读者也能较好地阅读本书,不至有望而生畏之感。
《献给孤独的挽歌——从不同的方向看“诺贝尔文学奖”》是薛忆沩近年所著的与“诺贝尔文学奖”相关的作品结集,作者用严苛的文字对这一热门话题发出了“另外的声音”。其中收录了缅怀马尔克斯的同名长文《献给孤独的挽歌》,并对赛珍珠、黑塞、海明威、加缪、帕斯捷尔纳克等著名作家的得奖轶事娓娓道来;作者迷人的文字令其对这些得奖作家代表作品的评价剖析具有了与逸闻趣事同等程度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