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香气 金媛善拼布艺术》详细生动的介绍了拼布艺术的起源以及朝鲜族和中国少数民族的拼布艺术,重点向读者详细讲解了拼布钱形纹和太阳花的制作,并展示了金媛善大师拼布艺术作品壁画类(14幅)、包袱皮(102幅)、家居类(39幅)、服饰类(44幅),以飨读者。
不描不画,取纸即剪,剪随心到,用灵巧的双手把民风民俗、经典故事、生活信仰和内心情感用剪纸记录和表达,是民间剪纸以人传承记忆的重要方式。 本书基于非遗传承人郑蝴蝶、刘晓迪女士多年剪纸教学的宝贵经验,以非遗的教育性传承为切入点,结合剪纸技艺家族传承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不描不画学剪纸启蒙、探索、实践三个阶段的学习方法,汇集了上百个原创教学案例。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刘晓迪老师亲自示范,录制20个剪纸视频。本书适合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背景的剪纸爱好者及非遗传承人借鉴、学习,是民间艺术家在非遗传承领域的一次富有独创性、创新性的实践探索。 不描不画是不用通过描图,完全在脑海里构思成型,直接剪剪纸的方法,这种剪纸方法的训练对儿童及青少年的手眼协调、大脑发育十分有益,有助于提高孩子们
《留住手艺(增订版)》记录的人物,或许将是日本后一批传统手工艺者,他们和他们的祖辈千百年来取法自然,用树皮、藤条、篠竹等天赐之物编织布匹、打造工具、维持生活,由于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冲击,这些精巧的手工技术濒临灭绝,匠人们依靠双手世代传承的宝贵记忆也终将无处安放,著名作家盐野米松二十余年来走遍日本,倾听和记录下了不同业种的匠人们的生活,本书选取了其中十六位手工艺人的访谈,系统而忠实地呈现了他们不为人知的处境和精细美妙的作品 本书纪录片式地呈现了: 后的宫殿大木匠 在心中供养漆树的刮漆人 一百根芭蕉织出的一匹布 全日本贵的源次锄 像一片竹叶的平田舟 一百五十年保持同一形状的满山钩 从木中取丝的椴木织 柳条饭盒 豆腐篮子
如同一朵花上也蕴含着存在的法则,在器物上也会体现工艺的法则。《工艺之道》阐述了何谓工艺之美、何谓正宗的工艺、人们对工艺的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文集,也成为 日本民艺运动 的理论奠基之作。正宗的工艺之美,是美与用的结合,是匠人的信仰、热情与勤劳浇灌而成,是无心之美,是自然的恩惠。在美将消逝的年代,守护工艺需要集结的众生之心。透过他的阐述,我们得以重新审视今天的日常生活,重拾对手工艺的尊重与珍惜。 工艺之道,是民众之道,无心之道,无我之道。
《中华才艺系列:醒狮》以传播舞狮文化为宗旨。舞狮有南狮和北狮之分,《中华才艺系列:醒狮》侧重于对南狮(也叫醒狮)的介绍,大致包含舞狮的文化知识和运动技术。舞狮文化知识从狮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风格、艺术欣赏等角度出发来组织材料;运动技术则主要介绍了单狮和双狮的套路,可作为舞狮爱好者入门学习的参考。
手工艺都是建立在深远的传统之上的,一经倒塌,要再次树立起来,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传统如同一株大树,经过长年累月的成长盘根错节,若是不幸遇上了风暴而倒下,要再一次像以前一样树立起来是极为不易的。即便能够树立起来,也不会再有往昔的雄姿,还有可能会枯萎。 本书是 1940 年前后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是柳宗悦先生踏遍日本全境,根据亲眼所见写成,在战乱中得以幸存。读来仿佛身临其境,跟随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艺之旅。手工艺的朴素真诚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为设计大国,源自过去之为手工艺之国,其精神一脉相承。
本书对陕北炕头石狮子艺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类型整理、艺术分期和客观描述,通过对大量的实物及图像的比较研究,对陕北炕头石狮子的艺术源流、风格特征、文化内涵及美学特征作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并以此解读和折射了厚重而博大的陕北文化。
《舞龙》由林友标、章舜娇编*,本书是国务院侨办主办的 文化中国 全球华人中华才艺(舞龙舞狮武术)大赛 系列培训教材之一,主要面向全球华裔青少年。本书前半部分主要是介绍舞龙,涵盖文化源流、发展概况、世界影响力以及我国对舞龙文化的保护等方面;后半部分则是对舞龙的实践学习,包括舞龙的基本规格、竞技技术、规定套路等内容。
本书是柳宗悦先生四十年民艺之路的沧海拾珍。他*早提出 民艺 概念,著书立说,普及推广 民艺 的理念;并身体力行,创办日本民艺馆,收集整理民间器具,用毕生精力保护发扬日本传统手工艺。四十余年中,柳宗悦先生及其同仁走过了一个无比漫长而艰辛的历程,而他的民艺理论与实践,对于今天我们本土手工艺传统的守护与传承,亦有启发。在清贫与静寂中,竟然可得到任运无碍之三昧。 工艺,我所钟爱的世界,在这里已浸淫许久。日复一日生活于其中,与所有的器物已经成为一家。行路的手杖上记有 同行二人 ,工艺就是漫长旅途的同行者。只有每日都能够与之同甘共苦,才能安心地遨游在这世界之中。信仰的生活也是牺牲的生活,要用一生来侍奉。
在成人眼里,时间总是过得飞快,而在儿童心中,一年是很长很长的时间。这是一本涵盖中华传统美学、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启蒙书。本书基于儿童视角为画面设计基本元素,画面丰富、内容充实,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既可以让儿童欣赏书中精美的手绘插图,也可以用于亲子共读,拓宽儿童的知识面,让他们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本书从儿童日常生活可以接触到的事物入手,用趣味的形式,在传递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儿童在精心设计的小游戏引导下,主动探索学习、了解传统文化。 本书既适合4 至10 岁儿童独立阅读,也适合亲子共读。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二辑)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海峡两岸陶瓷艺术口述史》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通过对海峡两岸陶瓷艺术传承人的访谈,借由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结合史料,溯其源流,探其流变,研究两岸陶瓷工艺美术的文化渊源及其民间工艺的传承关系,探讨民间陶瓷工艺生产的运作机制与模式。
我们为何对民艺之美熟视无睹? 在那些质朴的民间器物中,可以看到无限深沉之美。 在清贫与静寂中,竟然可得到任运无碍之三昧。 在众多被无视的民艺品中,隐藏着未来的美之国度。 这本小书是关于民艺论的入门之书,是日本民艺之父柳宗悦先生本人*为满意、论述*秩序的作品。他为民艺正名,以丰富的内容,对工艺美学以新的视角进行阐释,将公众对民艺的种种误解和不准确的解释予以清理。跟随柳先生的脚步,我们欣赏民艺的朴素与真诚之美,体味民间器物所蕴含的万物哲理和生命智慧。
《工艺文化》是日本民艺理论家柳宗悦的代表作之一。上篇探索工艺在多种艺术中的位置,试图比较明确地说明在造型的领域中,美术与工艺的关系;中篇是各种工艺品的分类,目的在于说明各种工艺的特殊性质与它们之间的界限;下篇叙述了要在将来实现*美的境界,可供工艺驰骋的场所是何其大,以及工艺性为什么是美的重要因素等问题。 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如同影子离不开物体那样,人们的衣、食、住、行也离不开工艺品。没有任何伴侣能够以这样密切的关系与我们朝夕相处。*自然的器物,质朴是其宿命,平凡是其命数,劳动是其命运。美不能只局限于欣赏,必须深深地扎根于生活之中。生活中的器物所体现的美,就是工艺之美。
近几年来,在扬州市委市政府的是坚强领导下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 ,扬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影响逐步扩大,各级领导和全体市民对此给予了由衷的赞叹。建设更加富裕 、文明、秀美的新扬州,是时代赋予扬州人的崭新使命。文化扬州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建设扬州文化大市,我们愿意,也能够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扬州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是有益的尝试,也体现了一种责任和追求。自2005年年初集中出版《扬州名园》等系列图书以后,由于选题视角较好,又是一次性整体推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令我们倍感欣慰。得到读者的鼓励,我们筹划将扬州的“名”字系列图书加以丰富扩充。因为既要考虑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弘扬扬州优有文化的根本宗旨,又要兼顾为今天的城市建设、名城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与参
《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共20册,程 兴红、陈子才《程建礼剪纸(精)》收编了中国杰出的 民间剪纸艺术传承大师程建礼近百幅剪纸精品,并配 有专家撰写的序和评介文章。可以说,这是中国迄今 有权威、有分量、有影响的一本中国民间剪纸 传承大师精品集之一,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艺术价 值和发展导向。本书不仅非常适合文化、科研单位收 藏、研究,而且可供剪纸爱好者参考和鉴赏。
灯彩记录了中华民族用火文明的历史轨迹,从洪荒时代的熊熊篝火到文明时代 的熠熠灯彩,贯穿着中华民族由火的原始体验而生发的信仰习俗、文 化理念和美学意趣,体现了灯从原始的实用形态演进为审美象征的文 化价值关系的发展。作为民间艺术的强大载体,灯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并将随时代的演进具有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形态。
赵延年先生是中国现代木刻艺术大师之一。他的作品以黑白木刻为主,成就非凡。他是我国黑白木刻的一面旗帜。他的创作以鲁迅小说插图为多,他是我国版画界钻研鲁迅作品*为深刻、实践鲁迅木刻教言*为勤奋、获得艺术成就也*为突出的艺术家。 考察赵先生所走过的艺术道路,也是曲曲折折的。1940年,他从上海奔赴广东曲江,投身抗战木刻运动。那时,他血气方刚,豪情满怀,刻了许多作品,与朱鸣冈、梁永泰、荒烟、黄永玉等人的木刻在广东、江西、福建一带巡展,宣传抗日,鼓舞民众。这一时期的作品,爱国和抗日的主题十分鲜明。抗战胜利后,赵先生在上海的报社和书局担任美编,并被选为 中华全国木刻协会 理事。在此期间,他也创作了许多木刻,其《江南三月》和《弃婴》,堪称为代表作。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 一 辑)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被 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海峡两岸木版年画艺术口述史》是该丛书中的一本。本书通过对海峡两岸木版年画传承人、研究学者口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一方面填补了该领域的史料空白,另一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现了海峡两岸民间年画艺术的整体风貌与发展现状。
《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系列丛书》共20册,郭 志东编著的《白凤莲剪纸(精)》收编了中国杰出的民 间剪纸艺术传 承大师白凤莲近百幅剪纸精品,并配有专家撰写的序 和评介文章。可以说,这是中国迄今 有权威、有分量、有影响的一本中国民间剪纸 传承大师精品集之一,具有重大的学 术价值、艺术价值和发展导向。本书不仅非常适合文 化、科研单位收藏、研究,而且可供 剪纸爱好者参考和鉴赏。
为了探索植物染这门美丽优雅的手艺,三度邀请了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1家(位)植物染色工坊/设计师,分享他们与植物染结缘,利用植物染创作的精彩故事。 来自南通的水色染坊,是中国仅有自己种植染材的染色工坊,从染材种植、采收,到染色,采取全业态控制,力图达到理想的染色效果;片蓝造是中国香港仅有的一家蓝染工坊,在幽静的大屿山静静染布、悉心教学;萨沙 杜尔是美国知名的植物染专家,在她眼里,植物是有生命的色彩;碧儿 博文来自澳大利亚,醉心于捕捉自然的图案和隐藏于日常食材中的丰富色彩 通过她们的故事,读者将对这门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将为手艺人的坚持和创意打动! 为了让读者深度体验这门工艺,三度特别邀请水色染坊以详细图文介绍包括煎煮染、生叶染、鲜花染、扎染、云染在内的10种中国传统
《鸟类图案设计图典》主要介绍了鸟类图案的历史演变、鸟的分类、中国传统图案中的鸟类纹样、中国民间艺术中的鸟类纹样、中国鸟图案的吉祥观念、外国图案中的鸟类纹样、近现代设计中鸟类图案的运用、鸟图案构成的形成特点、鸟图案的节奏韵律法则。中国的鸟类图案装饰艺术,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与改进,在造型和纹饰方面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本书除了从整体宏观的角度简要概括地对中国历代鸟类纹饰艺术时代特征进行介绍外,同时又对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鸟类纹饰艺术品进行图片展示,以期为我国鸟类装饰艺术的发展及设计教育走向更为辉煌的未来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和信心保证。本书风格多样,形象逼真、别致、新颖,表现方法及处理手段有独到之处。它融资料性、实用性和欣赏性为一体,可供广大设计工作者、艺术院校师生和美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