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读 》简称《本草经读》。四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辑录《本经》药物100余种,分上、中、下三部品。并附录《本经》以外的药品46种,分别作注文诠释。除作者本人的注语之外,包括了《本草崇原》及《本草经解》的内容。现有多种近代刊本。
《辨症玉函 脉诀阐微》四卷,清·陈士铎著。此书以辨症为主旨,有阴证阳证辨、虚证实证辨、上证下证辨和真证辨等,共辨中风、疟疾、癫狂等75症,较《辨证录》更为简要,故称《辨症玉函》。每证之下,先辨病因病机,再辨证型特点,并特别点明辨证的关键,每证列方剂数则。辨证是中医临证从理论到治疗的关键环节,《辨症玉函》乃是羽翼《辨证录》《石室秘录》等陈氏其他著作的一部重点讨论辨证的著作。
《内外伤辨惑论》,又名《内外伤辨》,金·李杲著。李杲,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地区)人,生于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师从易水张元素,而名出其右。李杲所生活的年代,正值金元时期,战乱频仍,民不聊生,故饮食劳倦所致之内伤脾胃之病尤多,而医者多不识,东垣遂著此书“以证世人用药之误”。该书约成书于1232年,刊于1247年,凡三卷,二十六论。卷上十三论.详细论述了内伤病与外感病的区别。卷中五论,23首方,提倡饮食劳倦脾胃内伤者,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温其阳,并创立了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卷下八论,方23首,论述内伤饮食之消导药的用法。本书是“补土派”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李杲生前定稿并作自序的的惟一一部著作,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
《警世通言》话本小说集。明末冯梦龙菩。与其另两部话本小说集《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冯梦龙,字犹龙,长洲今江苏昊县)人。《警世通言》所收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些历史上著名人物,如李白、苏东坡、唐伯虎,经过话本的描述,变得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爱情婚姻一类题材在《6元本中华国学百部-警世通言》中占了较大比重,编菩者强调男女之间的真挚感情,主张婚姻自主,提倡男女双方互相尊重,对受压迫的妇女寄予了极大的同情,如社十娘、玉堂春等。更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之民的生活,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雅俗共赏。
《初刻拍案惊奇》,话本小说集。明末凌濛初著,与《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宝库之一。《初刻拍案惊奇》鲜明地反映了明中后期商人的生活状况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洞庭红》、《乌将军一饭必酬》等赞美了商人无所畏惧、百折不回的敬业精神,表达出明代中后期如《张溜儿熟布迷魂局》、《酒下酒赵尼媪迷花》等都描写了抛却贞节枷锁的夫妻、恋人重获爱情幸福的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口袋本:五字鉴·菜根谭》根据“流传广泛,内容经典,篇幅适中”的原则再精选出来的二十九种经典,它使用适合携带的口袋开本,保留原书的精美版式,双色印刷,锁线装订,使读者能以低廉的价格收藏经典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本书在编辑、注释、注音时坚持以“四库全书”为主,遍搜各种版本,尽量多地参照*研究成果,力求做到每个字的注释注音都有出处,所选的必是全本,这样有助于读者认识经典全貌。
王逸群编著的《世说新语(国学经典趣味读本)》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选取《世说新语》中的经典段落,配以详细的注释,《世说新语(国学经典趣味读本)》并改编成简洁生动的白话故事,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学与用”栏目设计了与选文情景类似的现实生活片段,尝试进行文言仿写,形式新颖,特点鲜明,可读性强。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既能欣赏到《世说新语》的精妙语言,又可以领会有关做人做事的道理。
《国学经典诵读本》(全16册)遴选中华 传统文化中儒释道典籍三十余种,采用简体、横排、大字、注音的形式,是一套专门用于诵读的经典教材。经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复校对,标点、注音参考学者注疏,力求准确无误。适合作为少年儿童的经典诵读教材,也可以作为成年人学习经典的诵读读本。 全书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启蒙、孝经》《弟子规、太上感应篇、十善业道经(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阴骘文)》《了凡四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幼学琼林、龙文鞭影》《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礼记选》《诗经》《易经》《道德经、庄子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心经、金刚经(附:佛说阿弥陀经、普贤行愿品、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地藏菩萨本愿经》。
《脾胃论》(1249 )金.李杲(东垣、明之)著。全书三卷。作者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全书遵崇《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宗旨,以“人以胃气为本’的思想为基础,着力阐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病机理,倡导培补脾土、潜降阴火的治则思想,形成较为系统的脾胃内伤病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书中用方虽多延用《内外伤辨惑论》,但又作了进一步的理论阐发,总以培土补中,甘温除热,甘寒泻火为原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