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398 445)编撰而成。全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共一百卷。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年(220),共196年的东汉史事。《后汉书》吸收综合了当时流传的十多家东汉史书的优长而成一家之言,真实而敏锐地反映出东汉社会和时代特征。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 前四史 。
《曾国箴言录》分为《嘉言钞》和《治兵语录》两部分。《嘉言钞》由一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辑。鉴于曾国藩传世的作品太多,为了能够让普通的读者只需要花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了解到曾国藩的思想,因此辑成了代表曾国藩思想精华《曾文正公嘉言钞》。《治兵语录》由近代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先生辑录,是一部语录体军事著作,集中反映了曾国藩的军事思想和治兵谋略,在我国军事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其中部分内容散见于《嘉言钞》中。
《商君书》是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的合编。《汉书 艺文志》著录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书中叙述商鞅变法主张,提出信赏必罚的法治要求,主张从法律上保护土地私有权,而把政治权力集中于君主一人,以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此外,对于法的起源、本质、作用等,也有所论列。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定力?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真的对吗? 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位列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之一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 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 ,《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 千古家训 之典范。 郦波集多载之思,通过 十字法 全面剖析曾国藩教子的智慧,从教育孩子到教育自己,从目标建立到内驱力赋能、从习惯养成到趣味生活,郦波带你从曾国藩的教育智慧里汲取精华,从内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启迪父母纠正平时教育中的不当举措,让你的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东汉末年之南朝刘宋时期名士轶事及其隽语的典籍,主要是有关人物的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全书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共1130则。本书撷采精华,精选263则加以译注。本书编纂体例分为原文、题解、注释和译文四部分。题解主要介绍每门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注释包括注音和释词两部分,生僻字、多义字加注音,重点词汇和文化常识性的内容出注。译文主要采取直译的方式,当直译有害于文义理解时,则以意译的方式翻译。本书的注释和译文不仅详细地注解了相关的疑难词语、典章制度、地理常识等,还对相关的历史背景做了介绍,并且尽可能细致地讲解原文的言外之意,对于初次接触它、阅读它、欣赏它的读者大有裨益。
《金文字典》以汉语拼音索引为序。以宋体楷书为字头,次有注音(多音字者以专义或常用音为主)。已释读出金文的结体或书写方法的金文,凡在《辞海》《汉语大字典》等中查找不到的皆不录入。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 孝 是上天所定的规范,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女孝经》仿《孝经》分十八章,章首皆假班大家以立言,也是中国古代对女子进行教育的优秀读物。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礼记》是 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汉族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49篇。后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书中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汉族哲学思想。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典籍,现存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书中主要阐述了墨家的 兼爱 、 非攻 、 尚贤 、 尚同 、 非命 、 非乐 、 节葬 、 节用 等观点。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 显学 。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撰写的史学名著,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共计六十五卷。本书共选文八篇,分别为卷一《魏书一武帝纪*》,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二》,卷十九《魏书十九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卷四十六《吴书一孙破虏讨逆传*》,卷五十四《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本版编纂体例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注者在前贤古本的基础上重新进行精心点校,又进行了简洁精明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同时为每卷都做了题解,介绍本卷主要内容、写作背景、相关人物轶事等,可作为读者在阅读时的参考。
《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定,儒家原始经典之一,完成于战国中后期。该书详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是了解孟子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及其学说的直接、可靠的资料。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本书将“诗仙”李白的一生分为“蜀中初学与辞亲远游”、“初游东南与回向江汉”、“酒饮安陆与初入长安”、“寄家东鲁与二入长安”、“南北漫游与变乱前夕”、“报国蒙冤与流寓客死”六个时期,精选精评代表性诗篇81首(另附“未编年诗”11首)。逐首考其创作时地,参稽众说,裁以己意,以搏虎之力撰普及读物,体现出严谨不苟的治学精神。注释简明扼要,甚便初学入门。评赏尤为精彩,一是注意联系李白生平及唐朝历史,以见诗歌创作的阶段性特征与历史文化背景;二是擅长艺术分析,准确理解诗歌主旨,细致梳理诗歌脉络,揭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河岳英灵集》评语)的李白诗内在的严谨章法;三是造语平易而文采斐然,以美文释名诗,相得益彰,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 围炉夜话》,儒家通俗读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汉族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分为 221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 "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早的有关文献。《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 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列子》今本共有八篇,合共一百四十三章。其中,说理文字有三十五章,故事文字有一百零八章。《列子》*精彩的地方在于记录了一百多个寓言故事,很多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本次出版,为方便现代读者阅读,我们在对原文进行精心校对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详尽的注释和准确流畅的翻译。
《鬼谷子》是战国纵横家流传至今的著作,它开创了中国游说修辞的先河,它提出了不同于儒、道、法等其它学派的哲学政治思想,它曾经被人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对宗教家、军事家、术数家都发生过影响,堪称中国奇书。 《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其中寓言故事百余篇,篇篇珠玉,读来妙趣横生,隽永味长,发人深思。它默察造化消息之运,发扬黄老之幽隐,简劲宠妙,辞旨纵横,成为道家义理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