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史》一书叙述了自上古至近世民国成立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历程,全书共三编。编为上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远古至两汉,是为中华民族本其创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第二编为中古文化史,主要叙述自东汉至明代,是为鳊文化输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由抵牾而融合之时期;第三编为近世文化史,主要叙述自明代至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
内容简介 共同体 究竟是什么?其基本模式有哪些?其形成条件是什么?其在当代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又是什么?这些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索。本书依托近期国内外学者在 共同体 问题上的理论探索成果,尤其通过对外国文论中的 共同体 思想进行梳理,呈现思考的多种视角,尝试理解这一概念在不同语境中的历史流变及当下含义,同时借助多位学者的文学文化批评研究成果,考察 共同体 理论对批评实践的启示以及实践对理论的反哺,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为今日思考 共同体 问题提供借鉴。
《中华文明史》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组织撰写的一部多学科融合的学术著作。以文明既是人类的创造史、也是人类的演进史这一观点贯穿全书,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别对应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以及人的心灵世界,展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做出总体性的描述,以突出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及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过程。全书将中华文明分为四个时期,以中华文明目前重大的转型作为分期的依据,细致地描绘了各个时期文明的特点、亮点,及其承上启下的关系,彰显那些对文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探讨对文明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各种因素,从而全面论述了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揭示了若干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全书力图将中华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进行考察,写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进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论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资
该书从伦理的视角切入,以《论语》这一原典文本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诠释其文字、名物、制度和深度阐释其篇章结构及蕴含的历史内容、核心概念、观念内涵、思想。是形而上与形而下之融汇贯通研究,主要指向哲学视野的社会思想史的关注和关怀,是现时代学者对《论语》的比较新颖且系统的 和多层次的学术探究和撰述实践。全书的论述中心是孔子的“返本开新”的复古主义,方法上参酌诸家注说,但以自家通解为枝干,多所取舍,且留心用了较大篇幅“复原”语录体经典流传中遗失的语境,能做到自圆其说。
2018年11月10~11日,“第九届中国破产法论坛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参会者千余人。 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刘贵祥大法官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破产法文库”编辑委员会从300篇参会论文中,遴选出100多篇文章,聚焦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商环境优化背景下的企业破产法修改问题,围绕企业破产法实施状况与综合改革建议、重整制度的实践与完善、管理人制度的实践与完善,债务人财产制度的实践与完善、跨境破产与破产审判信息化建设等重要议题,共同推动破产法的市场化法治化常态化实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
《中国彩塑艺术文集》汇集彩塑艺术研究的各方力量,由专家、学者、艺术家等多元化组合,从不同角度对彩塑艺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总结。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汇集老艺术家谈艺录与口述史、各地区典型性彩塑作品的造
宗祠是血缘聚落里 高等级的公共建筑,祠堂成了家族具有凝聚力的象征。坐落在福建省晋江陈埭镇丁氏肇基地岸兜村的丁氏宗祠,是陈埭丁氏族群形成、发展和兴盛历史的写照,以福建省历史 悠久、规模 宏大、保存 完整的单姓祠堂而著称,2006年公布为 文物保护单位。书稿叙述陈埭丁氏宗祠的创建年代、历史沿革、建筑结构、祖先祭祀活动特点、地位与影响,体现陈埭丁氏族群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引起海内外瞩目的经济迅速成长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具有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的参考价值和出版意义。
老子他说(修订版) 定价 24.00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12月 开本 32开 作者 南怀瑾 著述 页数 451 ISBN编码 9787309032383 内容介绍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 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台湾 学者南怀瑾先生关于《老子》的讲记。作者以深厚的文史功底,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老子》的内涵作了充分的阐解、辨正和引述。具有深入浅出,明白通畅的特点。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使深奥的古籍通俗化,专门的学术大众化方面,作
《江村经济》是中国社会调查方面的学术著作。该书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 初以英文发表,1939年在英国出版。全书计16章,分为前言、调查区域、家、财产与继承、亲属关系、户与村、生活、职业分化、劳作日程、农业、土地的占有、蚕丝业、养羊与贩卖、贸易、资金、中国的土地问题。该书详尽的资料和客观系统的描述,为 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及其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中国士绅》的 初版本是费孝通先生发表于《美国社会学学刊》的长篇论文,题为《农民与士绅:中国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一种解释》,后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结合费先生的口述编撰出版了全本,成为英语世界研究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难以忽视的参考文献。本书论述了传统社会中士绅与文人、乡村与城市的关系,对中国社会的整体结
本书全面系统地以图文表并茂的方式,翔实地记载了2022年度厦门大学的事业发展及重大活动的基本情况,包括校领导的重要讲话与出席的重要活动,各个院系、重点实验室的具体发展情况、获奖情况以及基金申请情况等,按照时间条目给出具体信息,再按照事项的重要程度编排顺序,可为本校教职员工提供学校的基本文献、基本数据、科研成果和 新工作经验,也可成为其他院校和社会各界了解厦门大学的窗口,当然也同时可以让校友了解自己母校的发展情况。
本书选取了江苏全省13个地市总计50项代表性的手工技艺,涉及服饰、饮食、家居、出行、文物保护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印染、刺绣、烹饪、酿造、编织、木作、修复等多种技艺,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常州留青竹刻、常州梳篦、苏绣、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兴化传统木船制作技艺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常州象牙浅刻、扬中竹编技艺、盐城老虎鞋制作技艺等。每种技艺看似各有玄妙,但它们不变的精髓永远都是时间和人赋予的精工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