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全球史的九炷香:哪吒、龙涎香与坦博拉 杨斌 著 古代中国与世界被遗忘的文化、贸易互动史 书写人与社会的全球史 中信出版
    •   ( 11 条评论 )
    • 杨斌 /2024-10-10/ 中信
    • 本书以几个富有特色的历史主题与文化意象作为线索,串联起世界多地在历 开启互动的广泛历史。作者向我们呈现,哪吒所代表的“莲生/莲化”意象并非中国特有,而是埃及经由西亚和印度传到中国的;商周时期中原内地的海贝,也并非从本土的南方沿海地区传来,而是从马尔代夫经印度自西传入我国西北和北方。而元明时代江南官仓中的海贝则大多来自琉球,以此为切口,作者向我们展现了琉球在此时所发挥的连接东亚、东北亚、东南亚乃至南亚的重要枢纽职能。除此之外,作者还以海底磁山传说、龙涎香贸易为线索,揭示其背后的中国和印度洋(阿拉伯)世界的文化贸易交流史;并揭示了1815年,位于南半球的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号称人类文明 的 火山爆发),及其引发的 气候异常,如何对 ,特别是19世纪的古代中国形成意想不到的阻碍力量。全书内容形散而

    • ¥59.8 ¥98 折扣:6.1折
    • 林语堂的跨文化遗产
    •   ( 191 条评论 )
    • 钱锁桥 主编 /2021-09-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收录了钱锁桥、周质平、陈子善、罗福林等十余位中国及国际上林语堂研究专家的评论文章,从历史、文学、语言、哲学、翻译、美食等角度,对林语堂的生平及其著述进行了精彩而专业的论述,将林语堂作为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的不同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书分为四章,章着重考察林语堂在现代中国知识思想史上的独特地位;第二章着重探讨林语堂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化实践;第三章集中讨论林语堂穿梭于中西之间的跨文化实践;第四章集中阐释林语堂在美国的著述。

    • ¥51.4 ¥79 折扣:6.5折
    • 宴飨万年 文物中的中华饮食文化史 广西人民出版社
    •   ( 39 条评论 )
    • 王辉 /2024-02-01/ 广西人民出版社
    • 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曾经说过:“达到一个文化核心的很好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它的肚子。”饮食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的餐桌见证了中国古代上万年的饮食革命和文化流变。本书由中国国家博物馆资深策展人在其承担设计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基础上,充分挖掘史料,以文物为叙述线索,梳理了中国万年来的饮食文化发展脉络,从“食材”“烹饪”“器具”“礼仪”“艺术”“人物”等多个角度阐释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将传世文献、典型文物、封泥简牍、画像砖石、壁画帛画等多种材料融于一体,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读者还原一幅幅鲜活而生动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图景。

    • ¥52.8 ¥88 折扣:6折
    • 碰撞与交融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杨巨平 著 /2018-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杨巨平著的《碰撞与交融(希腊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讲述了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希腊联军统帅亚历山大挥师东征,开启了古代东西方文明抢先发售大碰撞、大交流、大汇合的序幕。虽然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他的帝国迅即分裂,但他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却在从东地中海到印度河的广袤大地上延续了约三个世纪之久。面对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东方文明,希腊征服者不得不在保持自己政治统治和文化优势的同时,对当地的文化心存敬意,有条件地加以吸收、改造和利用,从而和部分希腊化的当地人一起创造了以希腊因素为主、兼容东方因素的、混合文化——希腊化文化。该文化源远流长,经罗马帝国影响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方向,经丝绸之路与远东的中国文明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接触和交融。

    • ¥65.1 ¥98 折扣:6.6折
    • 古代朝鲜汉籍与中国汉籍文化关联研究 人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季南 /2025-01-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以宏观的视野探究中朝典籍交流,着重聚焦儒学典籍、史部典籍与文学选本三大关键领域。作者通过细致的研究和综合性分析,勾勒出古代朝鲜汉籍的整体样貌,彰显了古代朝鲜汉籍在体例及编纂层面对中国汉籍的模仿与创新,借此展现了汉文化的深厚内涵及其在东亚区域的深远影响力。

    • ¥59.8 ¥98 折扣:6.1折
    • 再见异兽 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邹振环 /2021-11-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本书主题关涉“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讨论的时空范围大致以1405年郑和下西洋为起始点,下限在18世纪的乾隆时期。再见的“异兽”指广义的珍禽奇兽,包括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文化动物。所谓“再见”一是在时空意义上接续汉唐时代的“狮子”“大象”“汗血马”等,再次亲见输入中土的长颈鹿等异兽;二是所研究的动物并非自然界的实体动物,而多是文献中的动物;三是指并非直接认知具象动物,而多是间接地对带有符号性文化动物的探析。本书不追求“明清动物文化与中外交流”这一论题体系的完整性,而旨在通过对明清间《坤舆万国全图》《职方外纪》《坤舆全图》《坤舆图说》《狮子说》等汉文西书,以及《澳门纪略》《兽谱》《海错图》等一系列明清动物文献的细读,展示有关来华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知识人参与的各种动物知识文本的生产,以及不

    • ¥78.4 ¥118 折扣:6.6折
    • 四部医典 西藏人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玉妥.云登贡布 /2015-01-01/ 西藏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公元8世纪著名藏医大师玉妥·云登贡布所著作藏医药学的经典大论,内容包括《根本部》、《详述部》、《口诀部》、《外论部》四大分,分156个章节叙述了人体的生理、解剖、病因、病理、病症形态的分类、治疗方法、药物的分布及种类、辩证论治疗、制药的过程等。

    • ¥57.5 ¥88 折扣:6.5折
    • 汉画中的礼文化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2024-09-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在两汉以砖石为主要载体的画像中,有许多礼文化方面的内容,既有对礼仪活动的直接描绘,也有暗含礼义主题的画像场景。本书在对礼文化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礼制与礼俗进行了区分,侧重探讨礼文化的三个方面:一是仪节规范层面的礼仪,二是精神层面的礼义,三是物质层面的礼器用具。本书从礼文化相关画像涌现的社会背景展开探讨,重点研究了汉画中的政治军事之礼以及各种社会活动中体现的礼文化内容。本书在精神层面研究了汉画中反映的主流礼义精神和普遍礼俗观念,在物质层面具体探讨了汉画中的建筑及礼器用具。通过结合汉画与史料,本书还对汉代礼文化和汉画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研究,并对汉画解读过程中出现的过分解读与不当解读问题进行了反思。汉画中的礼文化内容生动彰显了两汉的文明、强盛、有序以及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 ¥96.3 ¥139 折扣:6.9折
    • 人间瓷话 中国古陶瓷的文化解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彭善国 /2024-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在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史中,瓷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是历代审美雅趣的集中体现,是当时社会风俗的具象注脚,也是承载着千年文明的石火结晶。作者深耕古陶瓷研究领域多年,从专业学者的角度出发,以流畅的文笔,辅以精美的瓷器插图,为大众读者解读瓷器背后的文化深意。书稿从厚重的古陶瓷发展史中,撷取20余个精彩“片段”——有“柴窑”之传奇,有《水浒传》中的定器、兔毫与青花,有隋唐时的辟雍砚,也有瓷器上的杜甫诗意……从瓷器品类、造型、纹饰等不同维度,结合文献记载与出土材料,细致解读中国古代陶瓷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此管窥古人生活中的大千陶瓷世界。

    • ¥58.5 ¥88 折扣:6.6折
    • 中华君子文化 第4辑 九州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何善蒙钱念孙 /2022-03-01/ 九州出版社
    • 《中华君子文化》辑刊是由中华君子文化基金主办的系列学术出版物,以历届君子文化论坛为依托,以弘扬以君子文化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旨,是中华君子文化研究者交流思想、发表研究成果、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传统君子文化的重要学术平台。中国传统的树人体系,特别是君子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不仅是一种积淀丰厚、影响深广的历史文化现象,更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本书作为第六届君子文化论坛的论文精选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与君子文化"这一主题,全方位探讨了传统君子文化融入基础教育实践的意义、途径、经验、成功案例等,为进一步挖掘君子文化内涵及其当代意义提供了新的视域,对培育时代新人、塑造美好人格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59.8 ¥98 折扣:6.1折
    • 生物符号学的文化意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3 条评论 )
    • (英)保罗·柯布利 /2023-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启蒙运动以来的诸多被奉为圭臬的信条正在因其导致的诸种后果而被重新审视。人类中心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被反思。面对全球关切的生态问题,人文学科迫切需要解释人与其他生命体之间的共同与差异,阐发文化和自然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符号学被认为步入了“总体符号学”(Global Semiotics)的新阶段,其发展伴随着三种转向——生物转向、伦理转向、认知转向。在此背景下,本书作为生物符号学领域的代表著作,以人类文化与自然之间的连续性为基础,对作为文化和自然世界的“环境界”中符码、伦理的产生进行了深入探讨。

    • ¥64.1 ¥98 折扣:6.5折
    • 种族与文化 中信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美)托马斯·索威尔 /2023-12-01/ 中信出版社
    • 《种族与文化》是作者托马斯·索威尔15年研究和旅行的成果,也是作者“文化三部曲”系列作品之一。索威尔曾两次环游世界,多次到访地中海、波罗的海和环太平洋地区,他希望通过研究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帮助我们理解在今天和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种族文化在塑造各国人民和世界文明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命运方面所起的作用,重新审视当下与未来。从古代城墙环绕的耶路撒冷到高度现代化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每个地方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种族与文化》中,索威尔的核心观点认为,无论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还是漫长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某一次转折,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历史的剧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理解文化资本对一个民族或一个文明社会的经济命运的影响为何远远超过政治、偏见或基因,而认

    • ¥57.5 ¥88 折扣:6.5折
    • 文化遗产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张景明 /2023-11-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从考古学、民族学与人类学、艺术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学科、多领域的视角,对中国文化遗产进行理论阐释和个案研究。考古学篇,包括北方草原地区的旧石器时代、汉代、十六国、辽代、金代、元代的考古遗址和墓葬以及出土文物,并对此进行历史视域的分析;民族学与人类学篇,包括汉文古籍中的北方民族、契丹的饮食文化和人口特点、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北方草原饮食行为习俗等,涉及民族学、生态人类学、饮食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艺术学篇,主要是古代民族的造型艺术、民间美术的分类与特征、民间美术遗产的文化生态观等内容,通过艺术表象挖掘隐藏在美术背后的多样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篇,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具体的个案分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和传承保护及发展趋势,就其现象和本质进

    • ¥85.8 ¥129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