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术》分上、中、下三篇,既相互关联,又可独立成章。 上篇是“许广平的华丽转身:从学生中的'害群之马'到教师中的训育主任”,试图说明,由于时代风气的影响和个人的局限,在北京女师大为期一年驱杨风潮中大显身手的学生领袖许广平,在做学生与做老师的角色转换中,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毕业前,她是北京女师大学生领袖,毕业后,她做广东女子师范学校训育主任;做学生,她被杨荫榆斥为“害群之马”,为人师表,她的表现跟杨荫榆并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做学生,她骂杨荫榆是恶婆婆,做老师,她又叹自己乃童养媳。观察许广平从学生到教师的心路历程及其角色转换,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中篇是“革命与被革命:鲁迅之身前事与身后名”,试图系统地梳理一下鲁迅的身前事与身后名。中心主题是:鲁迅革命吗?如果革
读本精选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邓拓多种体裁的名篇名作,加背景简注,人物评传,珍贵史料图片等,以飨读者。
本书内容简介:这些无意间所形成的关切,当然是受这个时代所赐,但它并不足以提供多少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也很难让后来者按图索骥,为思想探索定准方向。不过,如果这本集子聊可一读的话,充其量是因为它或许反映出这个时代、这一代人(或两代人)的某些普遍的精神症候而已。
《视觉》系列主题书是 Lens 杂志积蕴十年升级之作! 1. 突出影像,注重视觉体验,将原来 Lens 杂志素有口碑的影像阅读调性发挥到极致; 2. 内容架构延续 Lens 杂志成熟的内容架构,深度关注现实与人性,升级阅读体验。 3. 定位:人文影像读物 + 定义影像之美 + 传递人性温暖。 《 Lens ·视觉 004 :需要什么,年轻的身体便去找寻》包含了两组浪漫与现实并行的专题。 弗兰齐斯卡,她 40 几岁了,还像孩子一样生活在白日梦里; 乔纳瑞德斯,开着一辆野营车上路,从不设定目的地; 麦克奈尔,他逃离了曾经荣耀的家族,在火车旅途中寻找那些背井离乡却仍在坚持自己的人; 还有演员德尼拉旺,夜宿棚区、酗酒、忍受心理折磨,只为成就一个角色。 需要什么,身体便带他们去找寻…… 但另外一些情景下,
本书以古今中外为参照,在历史的长河中对中国文化的品格、得失与论争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最通俗又极专业的讲述,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它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简明系统地对中国文化精神突破性的概括,蕴含着历史的智慧与哲理的启迪,行文一气呵成,叙述引人入胜。本书是学习中华文化传统、理解中华精神品格最权威的很好普及读物,它对中国人继承优良传统、创造未来新文化有巨大的现实作用,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拥有的国民常识书。
《迎中国的文艺复兴(精)》为 批评家李长之先生探讨中国文化走向的文章集。由五四运动、儒家传统、大学精神等问题切入,所涉皆为文化认知与建设的宏旨大义,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迎中国的文艺复兴(精)》凝聚了长之先生的眼光与智慧,是以一个饱学之士理智的研究,加上爱国的热情,又稍带些许天真和浪漫来谈中国的文化。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名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 五四 运动的轴心人物,*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沈寂、汪晴编*的《胡适与新文学》以人物传记的笔法,突出胡适对新文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新文学运动的开路人 、 同《新青年》的合与离 等重点反映出胡适对于新文学的 尝试 之功; 白话新诗的鼻祖 、 诗为说理的工具 、 诗体解放是时代的要求 等,反映出胡适对新诗解放的贡献。胡适不仅是新文学发展理论的鼓吹者,同时也是新文学发展的实践家。
本书是香港作家、诗人廖伟棠近十五年所写书评及读书随笔的精选集,全书分为四辑,辑关于六十年代西方文化、垮掉派文学及理想主义;第二辑关于现当代西方文学;第三辑关于西方现代诗歌;第四辑关于中国诗歌及文学。这都是作者廖伟棠擅长的领域,写之如亲身经历、娓娓道来,他的文字也与一般书评文字不同,更像是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理想主义与想象力是这些文章共同的主题,既有张扬亦有反思,对当代青年有书评以外的启蒙意义。
四季果蔬,三餐荤素,米面粥汤,油盐酱醋,瓢盆锅碗,煎炒烹炸,蒜豉葱姜,酸甜苦辣……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先生用传统学问训诂解读中国烹饪饮食文化,从饮食总名、烹饪原料、烹调方法、炊食器具讲到文化传统,看汉语的博大精深如何诠释中华美食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看“绝学”训诂如何“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走出书房方寸之地.走进市井人间烟火。
《国学十讲》是黄济先生于望几之年所作。先生自幼习学国学,对国学经典有着独特而深刻的理解。《国学十讲》共分十讲,从蒙学读物到四书五经,从诸史到诸子。从诗词文章到谜语对联,都有涉及。先生着眼下普及,各讲都以简明通俗为务。同时。辅以先生丰厚的生活阅历及多年来的思号,文中常有发人深省的论述和独辟蹊径的解读。为了方便热心国学的读者找到学习的门径,先生特于书后附义数篇。以期有益于读者。有意于国学者,完全可以以此书作为探求国学精义的入门。
本书是作者在《中华读书报》所开专栏的首次结集。之所以选择“问题转换机”作为文集的标题,仅仅因为作者喜欢这个名字。当然,“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被视为永恒的问题,确实可以成为各种转换的终点。问题转换机一旦运行到系统崩溃之际,立刻可以开启新程序,把永恒的问题重新转换为当下面对的现实。”这种只提出问题,从不尝试解决问题的思考是作者的一贯风格,“问题存在,答案便已存在”是作者给自己的忠告。所以,问题越积越多,而答案越来越少。
文化的真谛——人化; 文化的两大永恒课题——“人应当如何生活?”“我们如何在一起?” 文化如何用生用世——透过“意义世界”的建构,为人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超越“生存困境”; 中国人和中华民族跨越时代的文化基因——血缘、情理、入世三大文化胎记; 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为人们提供安身立命的基地——儒、道、佛三位一体的自给自足的文化精神形态,建构和造就了中华民族进退互补、刚柔相济的极富弹性的意义世界和心灵构造,使中国人尤其中国知识分子在任何境遇下都不致丧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基地;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前途和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命运——通过文化对话实现“人化”的“理一分殊”,透过人文素质生态的建构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
《墨竹工卡县文化史》由拉巴扎西著
《一个哲学家的旅行日记》成书于 1919 年,首版后即引起轰动。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包括埃及、锡兰、印度等,下卷包括中国、日本、美国等。在这本书中,凯泽林以较浓的笔墨叙述了自己在中国的旅行经历及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一个德国哲学家的中国日志》即摘取了该书下卷第四章《远东行》之中国篇。适值辛亥革命刚刚结束,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大致路径为香港-广州-澳门-青岛-山东其他城市-济南-北京-汉口-长江-上海,即由南至北,再由北至南,后由上海离开中国,前往日本。 凯泽林初到中国,即感受到了弥漫中国的革命气息。作为出身贵族家庭的保守派人士,他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和共和制度的怀疑,以及对席卷世界的民主革命之风忧心忡忡。 纵观凯泽林的整个中国之行,也是他对中国哲学世界由浅入深、不断探索的过程。通过
本书撷取一代文宗鲁迅与胡适的人生片段,以优美细腻的文笔讲述他们的读书、求学、工作、日常生活,乃至情感及文字生涯,作者追随大师的脚步,选取鲁迅在绍兴、北京、日本,胡适在美国的漂泊经历,身临其境,细致入微地探究其内心世界,展现二者不一样的人生际遇,却是一样的人间情怀,均在刹那尘世留下了永恒的思想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