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历史的明暗(今天的一切问题,都能在历史中找到参考答案)
    •   ( 2786 条评论 )
    • 南怀瑾 著,磨铁文化 出品 /2024-12-05/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历史大人生,人生小历史。南怀瑾讲中国智慧系列之《历史的明暗》,从社会制度、政治谋略、人生哲学、权力本质、王朝兴替、开基立业和帝王治术七个维度,讲透中国传统体制下的发展、管理和生存哲学,揭示历史大智慧! 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先懂得我们古代的历史,明白我们的国家是怎样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观察历史上个人与组织的成功失败,这本《历史的明暗》便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编成的。 南师认为,任何学问都有两面,历史也是如此。越是明亮的地方,也越有黑暗。看不见的、黑暗的里头往往都有东西。本书精选南师读史心得,展现国学大学眼中的历史正面与侧面。

    • ¥39.5 ¥59 折扣:6.7折
    • 都嘟(第一季)
    •   ( 7972 条评论 )
    • 马未都 著 /2015-11-01/ 新星出版社
    • 这是收藏家马未都的同名自媒体节目精选,该节目在优酷上线不到一年,点击过2亿,粉丝超五十万。衣食住行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知识,有见解,更有人生心得。内容丰富,态度诚恳,趣味横生,读之增广见闻,亦可获得宝贵的生活经验,可谓老少皆宜,男女通吃。可做休闲读物,亦可作文化百科。全书收录近五十篇精心整理的脱口秀,每篇附有一件难得一见的文物实图,并有作者透彻的讲解。

    • ¥32.2 ¥48 折扣:6.7折
    • 陈寅恪语录:突破阅读门槛,方便通览领会
    •   ( 2675 条评论 )
    • 胡文辉 /2021-08-01/ 上海文艺出版社
    • 《陈寅恪语录》从陈寅恪先生的全部著作及旁人对于陈氏讲课的记录、关于陈氏言谈的回忆中选录文字,以编者个人的趣味和眼光做取舍,非敢谓竭泽而渔。选录内容侧重适合 语录 的通论,更加突出陈寅恪的史识。录文不避重复,相反特别着重将同类的零散材料汇辑一处,有意做成 语录长编 ,以期起到 材料类编 之用。本编所选录文字,按 语录体 根据题材分治学方法、文明与社会、历史 种族、历史 阶层、历史 文化、历史 其他、文学、自述与回忆等八大类六十五个小类编排,并选摘陈寅恪具有思想代表性的诗作,逐一注明出处,简体横排,以期更好地提炼陈寅恪的学术精华,还原陈寅恪的精神风貌,方便读者阅读、学习,真正领会陈寅恪的学与思、言与行。

    • ¥32.8 ¥49 折扣:6.7折
    • 舞台下的身影(增订本)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越剧观众访谈录 霓虹与水袖系列丛书
    •   ( 47 条评论 )
    • 李声凤 /2023-04-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本书以观众的视角观照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越剧在上海的生存与发展,为越剧史研究添上了极为重要的一块 拼图 :对越剧观众群体的考察。作者以受访者在上海观剧的起始时间为首要标准,兼顾分散性与多样性,筛选出访谈十余篇。这些访谈共同构成了一部活泼而亲切的越剧观众口述史,包括当时越剧演出、观众构成、辐射面、与现代传媒的互动、审美风格的形成、观众组织形式等诸多方面的丰富信息。访谈录采用口语语体,并保留了部分沪语表达,读来生动亲切。本书不仅为越剧研究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也可作为通俗读物,让普通读者或越剧爱好者对当时上海越剧的生存状况有更直观的了解。 本书初版在越剧研究者和爱好者当中反响颇佳,且受到海外研究者的关注。本次增订版除修改初版中的错误、增补注释、替换部分高清图片之外,还新增一篇2023年的

    • ¥38.8 ¥58 折扣:6.7折
    • 跨域视角下的文化政策研究
    •   ( 80 条评论 )
    • 任珺 著 /2014-03-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当代社会,文化作为治理的“客体”和“工具”的双重属性非常明显,文化政策领域获得前所未有的扩展。文化政策研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不是一种封闭性的文献研究,研究方法上它更倾向于一种具有公共性的实践与思辨,并致力于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文化策略。本书以文化政策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重点对文化治理、文化测量、文化参与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力图呈现当代文化政策研究的概况和焦点。

    • ¥39.5 ¥59 折扣:6.7折
    • 文化名家谈文化自信——《环球时报》记者访谈录
    •   ( 39 条评论 )
    • 张妮 著 /2021-04-08/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作为近年的高频词汇, 文化自信 这个词对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但面对五千年浩瀚的华夏文明,以及它与时代、世界从未间断的碰撞交融,理解中国文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文化博在哪儿,深几许?它与每个人的心灵、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到底有什么关系?《环球时报》资深文化记者张妮就这一重要时代命题,用4年多时间采访了数十位文化名家,希望借助他们对中国文化、中华文明的理解,让国人找到自信的理由。

    • ¥32.2 ¥48 折扣:6.7折
    • 琳琅集:海外汉学家访谈录
    •   ( 30 条评论 )
    • /2023-08-15/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本书系南方都市报对活跃于中国研究相关领域的海外学者的系列采访结集。本访谈录由书及人,由学术及人生,既梳理海外汉学家的学术历程、研究成果、视野方法,也书写其中国情结、人生故事,展现了不同的人生境遇、性格禀赋、学术信仰和研究志趣。本书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当代海外汉学留下一卷璀璨鲜活的人物群像,为读者公众勾勒出当代海外汉学的发展概貌,展现出不同文明之间的相遇、交流、融通与碰撞,抉发了中外学术蕴藏在多元景观中的 貌异心同 。本书以海外汉学为切口,提炼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有助于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助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 ¥38.9 ¥58 折扣:6.7折
    • 上海作为方法——探索一种“反思性上海学”的可能性
    •   ( 12 条评论 )
    • 曾军 等著 /2012-10-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上海作为方法--探索一种反思性上海学的可能性/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编著者曾军。 这套“转型期中国(上海)文化生态研究丛书”是上海大学“2ll工程”第三期项目“转型期中国民间的文化生态”课题的部分成果。 中国转型时期的文化生态是当前国内学术界及海外中国研究专家共同关心的领域,它吸引了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参与。研究多集中在精英文化与官方文化的讨论上,近年来对民间文化生态研究也已开始多起来。随着社会转型加剧及全球化的深入,民间社会的文化生态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现代、中国/西方、国豸己/社会、主流/边缘等多种文化资源与价值取向交融竞争,使民间文化生态更趋复杂,也引发以“信仰/价值的缺失与重构”为核心的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要求

    • ¥45.6 ¥68 折扣:6.7折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
    •   ( 107 条评论 )
    • 王京生 著 /2014-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从文化与城市兴衰的关系研究入手,分析文化与经济、社会、技术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能力,对古希腊、近代欧洲、美国和中国文化进行了分析,以南宋时期的临安和古罗马为对外,提示自我消弭性文化的主要特征,从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市民文化权利的实现、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文化与市场的关系、阅读与城市的关系等层面,分析创新型、智慧型、包容型、力量型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 ¥46.2 ¥69 折扣:6.7折
    • 堕落论
    •   ( 1273 条评论 )
    • 坂口安吾 著; 高培明 译; /2018-07-01/ 新星出版社
    • 坂口安吾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人物,《堕落论》是其代表作品。本书收录其17篇代表性随笔和评论文章,既有对日本文化的自我感受,也有对战后日本社会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文学的严肃探讨。

    • ¥32.2 ¥48 折扣:6.7折
    • 敦煌的光彩 天地出版社
    •   ( 22 条评论 )
    • 常书鸿,(日)池田大作 /2021-05-01/ 天地出版社
    • 本书是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先生与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先生有关敦煌艺术及东方文明的长篇对谈录。对谈从池田大作于第五次访华时(1980年)与常书鸿相识开始,收录了两人在北京、东京两地间往返的书信。两人围绕敦煌,谈古说今,讲东道西,就中外艺术史、东方文明、世界和平等展开讨论,新见迭出,精彩纷呈。此外,他们还谈到各自的志趣理想、人生经历和彼此的友情。言谈话语间,表现了两位作者让人感佩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展露出敦煌艺术的崇高之美和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

    • ¥42.8 ¥68 折扣:6.3折
    • 蒋凡讲世说新语
    •   ( 441 条评论 )
    • 蒋凡 /2019-05-01/ 东方出版中心
    • 本书是一本经典品读类通俗读物。作者从继承发扬传统经典文化的视角,将《世说新语》娓娓道来,全书分绪论、人物篇、专题篇三部分,讲述了《世说新语》表达的魏晋时代社会风情和士人轶事。较全面的讲述了世说的精神内涵,语言通俗易懂,讲说与实例结合,极具可读性和趣味性。

    • ¥38.9 ¥58 折扣:6.7折
    • 我讲述的铁路遗产故事 当代中国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亢宾 /2019-07-01/ 当代中国出版社
    •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铁路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越发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为向社会公众阐释保护铁路遗产的意义,传播中国特色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文化遗产故事,作者根据自己长期从事铁路遗产保护的实践,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以纪实手法,讲述作者亲历的铁路遗产保护经历。

    • ¥32.1 ¥48 折扣:6.7折
    • 茶事 中国旅游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刘玉凤 /2022-12-01/ 中国旅游出版社
    • 本书分为茶事掌故、名茶趣说、名人茶事、茶俗故事四个部分。透过故事,记录和传播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茶事掌故,正是通过对过去茶事的讲述,描述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形态;名茶在制作和发展过程中,各茶区流传着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名茶趣说一方面承载了人们美好的愿望,另一方面也构成并丰富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传说为名茶耀辉,名茶为传说添雅;一些士大夫和文人雅士与茶结缘,他们非常重视茶的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讲究饮茶用具、饮茶用水和煮茶艺术,并且把茶与儒、道、佛哲学思想交融。他们在与茶的结缘中留下了大量的闲闻逸事,在名人茶事中可见一二;饮茶习俗是民间长期生活积累、演变、发展而自然积淀起来的与饮茶相关的文化现象,是先人们饮茶故事的流传,茶俗故事更能体现先人的智慧和茶文化内涵的传

    • ¥40 ¥59.8 折扣:6.7折
    •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丛书 遵义市卷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1 条评论 )
    • 王仕佐,黄珍,李小毛 /2018-09-01/ 知识产权出版社
    • 遵义市经济发达,人文汇翠:有以茅台为代表的酒文化、以湄谭为代表的茶文化、以道真为代表的傩文化、以赤水河流域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新舟沙难为代表的“沙滩文化”,以及以海龙屯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等,蕴藏在这些文化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内涵丰富。《遵义市卷/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丛书》在田野调查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对全市省级以上非遗项目从起源、成因、演进、影响及变易等进行了全面介绍,并对地区项目申报、内容遴选、文字整理及传承保护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38.6 ¥56 折扣:6.9折
    • 知识与进步
    •   ( 12 条评论 )
    • 曹建文 著 /2014-12-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从“卢梭问题”入手研究知识与进步内涵,反思了知识发展的社会内涵与代价,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 ¥37.5 ¥56 折扣:6.7折
    • 儒家文化的困境 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的碰撞 山西人民出版社
    •   ( 19 条评论 )
    • 萧功秦 /2022-05-01/ 山西人民出版社
    • 本书从近代中国正统士大夫的文化心理、认识心理与社会心理三个层面上展开分析,考察他们对于异质文化的排斥态度、特别保守和少数先觉者内心的苦闷与压抑。作者认为,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为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与危局。由于观念与现实的严重悖离,近代儒家文化从而陷入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

    • ¥41.4 ¥68 折扣:6.1折
    • 甲骨文丛书·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 王笛著 中外文化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经济理论
    •   ( 235 条评论 )
    • 王笛 /2019-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历史来找回这座城市的记忆。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妓女、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 ¥47.6 ¥69 折扣:6.9折
    •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07~2008)(附光盘)
    •   ( 4 条评论 )
    • 张泉 主编 /2010-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报告将北京奥运会与城市文化形象作为主题。总报告从奥运与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形象与文化发展、文化消费和文化安全几个方面,回顾2007年北京文化发展和奥运准备的情况,并总结经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报告的部分,论述了奥运与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的有关问题。 报告的第二部分,论述了2007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 报告的第三部分是有关城市形象和文化发展的内容,包括北京文化发展与城市形象建设的综述,以及对2007年北京文学艺术以及话剧百年展演情况的回顾。 报告的后部分涉及的是文化消费和文化安全问题,对北京青少年文化接受模式和文化消费模式进行了非常系统和详细的调查,分析了电脑游戏产品与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 ¥39.5 ¥59 折扣:6.7折
    • 域外中国文化形象研究(第1辑)
    •   ( 48 条评论 )
    • 齐珮陈橙 编 /2014-12-01/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域外中国文化形象研究》学术思想集刊*辑,主要包括中国文学经典译介与传播、比较文学视域下的东亚文化交流、域外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研究三个专题,分为 共收录文章13篇,全部为首次发表。文章作者大多是中国大陆、日本、芬兰、法国等国家的学者。文章讨论的对象关涉了文学、历史、社会、宗教等不同领域,不同文章间形成了多元和多重对话的结构特征,而且文章作者的身份和文化立场本身就构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异质性对话和文化的碰撞。

    • ¥32.8 ¥49 折扣:6.7折
    • 两岸文化蓝皮书: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报告(2012)
    •   ( 21 条评论 )
    • 胡惠林肖夏勇 主编 /2012-06-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文化部两岸文化研究基地”主持编撰的专题性研究报告。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文化同根同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目标。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提高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是两岸共同愿望。反映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形势,研究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政策,提供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交流平台,促进两岸文化产业共同繁荣发展是本报告的宗旨。《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报告》(2012版)设“总报告”、“两岸文化论坛”、“地区文化产业合作与交流”和“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与交流大事记”等专题。“总报告”由大陆和台湾的研究报告组成,这是本报告的特色;“两岸文化论坛”是一个交流对话平台,由两岸有代表性的人士发表见解,就共同主题展开论述;“地区文化产

    • ¥39.5 ¥59 折扣:6.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