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是明朝思想家袁了凡所著的诫子书,他以自己一生如何改变命运的亲身经历,为我们奉献了一本透视人生命运真相的家训经典。因其作者真有其人,所述真有其事,流传称颂至今。然而,要真正理解《了凡四训》的内涵,需要有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基础才行。本书作者郭继承曾多次给青年学生、企业员工、政府机构公务员等群体讲授《了凡四训》,他的释义和阐发,融汇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精髓,同时针对现代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做了很多外延性的解读,深入浅出,精妙独到。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心性之学的宝贵,更让人明白了中国传统的命运观绝不是听天由命,而是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每个人都可以力争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走好人生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日本,人们普遍对社会性自我实现失去了信心,追求自我形象认可的 自闭家里蹲/心理主义 想象力风潮应运而生,《新世纪福音战士》便是其中最成功的标志性作品。进入千禧年后,这种想象力逐渐转变为 决断主义/幸存系 模式,即人们不得不在缺乏根基的情况下选择核心价值观,并在此基础上互相博弈,互相厮杀。 当代日本最为活跃的青年评论家宇野常宽从流行文化入手,以《死亡笔记》《大逃杀》《野猪大改造》等 〇〇年代 经典影视、动画和漫画作品作为切入点,梳理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头十年日本社会和文化领域所发生的深层变迁,重点探讨了这一时期想象力和亚文化的演变轨迹。宇野常宽指出,虽然一些作品已意识到 决断主义 的局限性,但要彻底超越还需要新的想象力路径。
亚文化的意义总在争议之中,而在对其风格的不同定义里,我们看到为激情的碰撞。 本书是关于青年亚文化的奠基著作之一,也是本以朋克文化为主题的系统性研究著作。从安全别针、尖头鞋、摩托车的流行到朋克、雷鬼乐、华丽摇滚的兴起,作者以生动的历史叙事结合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分析等理论方法,深入剖析亚文化的功能、来源、抵抗与收编方式,探索青年亚文化与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和对时代的意义。
文化是当今哲学关注的热点,文化问题是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文化及其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阐述,熔文史哲于一炉,富有哲学的崇高、史学的深邃和文学的优美,对于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紧紧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等重大议题,从 两个结合 的基本问题与核心要义、 第二个结合 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正确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深入理解新的文化生命体及其重大意义、文化的力量等十个方面展开,深入阐释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剖析了文化与文明的内在联系,并探讨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与影响。书中特别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书中丰富的创新性观点不仅能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中华文化的根脉精髓,也为文化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启示。
本书是著名教育哲学家格特 比斯塔教育三部曲之二。比斯塔深刻地洞察到,过分关注对教育结果的测量,无形置换了对于教育目的的讨论,好教育问题几乎不见了踪影。比斯塔回溯了当前的循证研究、问责文化和消费主义等如何影响了教育实践,邀请我们去反思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他发展出一个以教育的资格化、社会化和主体化为脉络的分析框架,并指出测量的使用看似提高了教育的质量,但实际是错置了教育目的。比斯塔探讨了为何当今好的教育难以实现的原因,并提出从教育的政治、伦理和民主的维度,以一种更包容、精确的新路径来参与好的教育的具体建议。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之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向何处去?这本《万古江河》即心怀中国文化的著名史家许倬云先生交出的一份答卷,也是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随着历史的进展,中国文化的内容与中国文化占有的空间不断发生变化:从考古发现所见的中国文化的发端,到“中原”的出现,中原变成了中国,“中原的中国”慢慢扩张变成“中国的中国”,然后超越中国之外,慢慢将四邻吸收进来,通过文化上的交往以及势力范围的扩大,变成了“东亚的中国”,然后在亚洲范围之内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亚洲的中国”,再经过百多年颠簸与蹒跚进入世界,成为“世界的中国”。在对这各个超越王朝、政权的长时段文化圈的叙述中,中国文化
这本书汇集了钱穆所做有关中国文化之十二次讲演的讲辞。先生就中国文化之 中心思想 进退升沉 终极理想 中庸之道 前途展望 等内容详加发挥,逐一阐述,指出心性修养乃中华文化传统精要所在,而心性修养之道当上溯于孔孟教义,此诚中华文化精义所在,需要我们每个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善加体会,善加推扩,方能体会和弘扬中华文化之大义, 惟此最为我中华文化传统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有其大贡献之处。 读此书,庶可见中国文化影响之悠久伟大,实有超乎一般想象之上者。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非凡百年》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网播出的同名百集节目官方授权图书,由百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员主持人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以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重要事件、典型人物及深远意义为线索,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和引领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征程中发生的感人故事,生动呈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激励广大党员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由于研究方法关涉众多的技术层面,人们很容易忽视其背后更大的图景,如我们为什么开展教育研究,研究在何处以及如何改进教育。本书将引导读者了解教育研究广阔的社会和政治背景,尤其关注一些基本问题,如什么是教育以及教育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本书对那些在教育研究理论和实践进行 正统 介绍时被忽略的主题进行了讨论。 格特 比斯塔的讨论涵盖了教育研究项目的一系列关键问题,如专业性、民主以及学术出版的社会和政治维度。本书每一章都包含一组设问,以激发读者进一步讨论。
你能想象中国菜里没有辣椒吗?在当今的中国,辣椒似乎无处不在,是中国菜肴精妙和多样化的关键。它反映了中国人的口味、地域和适应性,不仅影响了烹饪,还影响了医疗实践和社会生活。本书为辣椒在中国的传播、演变和文化影响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镜头,通过充分利用各时期的正史、地方志、文人笔记等资料,配以生动的插图和精心收集的食谱,作者探索了辣椒是如何从默默无闻变为风靡全中国的,辣椒的传播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了 辣 的含义和文化意蕴。
《传奇女书》将中国岭南地区这支 深山里的野玫瑰 在纸上完美呈现,令即将沉寂的女书又重新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分别讲述了女书的起源与发源地,女书的作用与价值及欣赏等。令读者全面了解女书,并从内心感受到女书积极向上的精神。《传奇女书》由清华教授赵丽明研究女书三十年写就。并得到季羡林、周有光的激情赞誉。
16世纪,意大利西北的弗留利地区盛行着一种奇特的夜间活动,传说生而有胎膜的农民在某些夜晚陷入沉睡时,其灵魂会 飞往 田野里与巫师 战斗 ,以保护庄稼收成。 这些男男女女,名为 本南丹蒂 ,字面意思即 慈善的行者 。本南丹蒂是些什么人呢?一方面他们宣称自己反对女巫、男巫和他们邪恶的阴谋,治愈了一些因巫师的加害而受伤的人;另一方面,和他们的假想敌一样,他们骑着兔子、猫或别的动物参加神秘的夜间聚会。然而,他们保卫自己的劳动果实、祈求丰收的仪式却被教会斥为异端巫术 历史学家金茨堡依据宗教法庭审判档案,着眼于审判官和被审问者之间的互动,不仅生动描述了这些农民如何在教会权威的压力之下,对自我身份产生混淆,进而把自己归为巫师的过程,还复原了这一时期民间文化和农民的心理世界。 在这部书中我研究了16世纪
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奖意味着什么? 广博、犀利、翔实 | 文化研究领域的学术经典 《纽约》杂志 年度学术图书 我们时代顶尖的批评作品之一。 《N 1》杂志 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但汉松推荐 ---- 本书是目前学术界唯一完整梳理了包括文学奖、音乐奖、电影奖等在内的文化奖的历史,并对现代文化奖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著作。从公元6世纪历史上最早诞生的奖项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扩散,到其自20世纪以来的飞速增长,作者詹姆斯 英格利希不仅展现了一幅文化奖历史的全景图,而且还分析了各种奖项的设置、管理及其文化影响,解释了造成文化奖盛行的各种内外部复杂因素。 此外,他还基于对奥斯卡奖、诺贝尔文学奖、威尼斯电影节等诸多国际重大文化奖、电影节案例的深度分析,探究文化声誉作为混合了新闻资本和文化资本的象征资本在当代文化经济体系
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按照一些习俗或默认的规则做一些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做的事,这正是民俗学大显身手的地方。 与我们以往的刻板印象相反,民俗学并不是为古老事物追根溯源的学问,而是一种反主流、反霸权和反中心的文化心态。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的民俗学入门书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如大学校园里流传着的七大怪谈;各个家庭内部实行的规则;消防员、铁路员工、法官、办公室白领的日常生活;作为社交场所的平民区咖啡店;动漫圣地创造出的新民俗;新冠病毒肆虐下的鱼身鸟喙人面的妖怪护身符的大流行;互联网时代稻荷神信仰的全球化; 座敷童子 的现代转型等等。 本书简明易懂地介绍了现代民俗学的知识,向读者展现出现代民俗学的魅力。让民俗学成为每个人都能学会并加以运用的技
本书探讨的主题是地质学对人类思想的重大贡献 深时 的发现及其理论渊源。 地球历史是一段古老、浩瀚而我们只能通过隐喻来理解的历史。本书围绕 时间之箭 (叙事历史,方向性和独特性)和 时间之环 (内在规律,周期和重复)的二分法,结合图像学的阐释,重新审视和解读了 深时 思想在西方地质学领域三位先驱及其经典著作 托马斯 伯内特的《地球的神圣理论》、詹姆斯 赫顿的《地球理论》和查尔斯 莱尔的《地质学原理》,由此重构了地球历史的发展脉络。 -------------------- 关联书目 《科学哲学导论》(第四版) Philosophy of Science,Fourth Edition 《技术哲学导论》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观念的发明者》(第三版) Inventors of Ideas,Third Edition 《物理学的概念》(第五版) Physics:concepts and connections,Fourth Edition 《时间之箭,时间之环》 Time s Arrow,Time s Cycle 《
重磅推荐: 这是一本讲述品味的书 蒋勋鼓励大众从生活细微面出发,将美拉近到食、衣、住、行的层次,从而能过一个有质感、有品味的生活。在小吃里发现信仰;感受服装的体温;如何营造一个家;怎样将急躁、焦虑的心情转化成缓慢的生活节奏;如何从生活细节中找到快乐,享受悠闲的文化 蒋勋希望忙乱步调下的现代人,可以放缓生活步调、舒缓生活压力,从*平易的生活面来伸展感知的触角,从美中获得心灵释放和宁静。
人们常用四书五经概括儒家思想,但从学术角度看它们乃是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一个相信天生万物,一个认为理在气先;一个主张成己成物参赞化育,一个执着于道心人心成圣成贤。在文化自信文明自觉成为共识的今天,显然有必要对二者关系加以清理、分疏,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认为,儒学是一个以天为中心建构起来的天人之学有机整体:《周易》彰显天道,《中庸》论述天人之间的理论关系,《大学》则在现实层面对则天而行的实践活动加以阐扬。在这样一个核心或基础的结构之上,儒学的其他著述,如《春秋》《孝经》以及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等,都可以得到比较合适的安顿和解释。该书写作上以传统的文本注释为经,以现代论述为纬,对《周易》《中庸》《大学》三部经典文本进行全面注释解读,并对重要的概念、命题等进行深入讨论,
《遇见最美的上海》从导游资格考试科目五 导游服务能力(上海市) 的英语口试需求出发,以现场导游讲解为预设背景,分为 上海概况 旅游资源 特色文化 热点话题 四大部分。本次修订对全书旅游资源的信息数据进行了再次核实更新。首先,基于城市发展现状与规划, 上海概况 部分同步更新。其次,在完成 旅游资源 部分五大游览区内容更新的基础上,在文后注释中引导考生研读解析考纲,厘清考点,以帮助考生高效备考;对于普遍反映较难掌握的玉佛禅寺游览区,特设导考讲解Plus版,扫描书中二维码即可查看;另外,新增了 中共一大纪念馆 和 一江一河 两个文旅热点内容。最后,结合新形势、新热点,更新 特色文化 与 热点话题 两大部分,力图反映时代变化和市场需求。 本书希望能够助力导游人员讲好上海故事,展示美好的上海形象。
面对疫情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旅游需求侧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旅游供给侧同时承受生存、创新、转型等多重压力。随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目标实现,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正式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效果明显,旅游经济将从全面复工复业走向消费、投资全面复苏。通过完善扩大旅游市场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本书主要介绍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特征,国内旅游目的地市场特征,国内旅游流动特征,国内节假日旅游特征等内容
本书精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关于怎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深入论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及其具体实践。具体内容包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等。除理论探讨外,本书还附延伸阅读,以具体事例来论述怎样继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实结合,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意义。本书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理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和优越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