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日本人的娱乐、情感、生活、工作、阅读等方面都有细致入微的探讨解析,是作者长期阅读、观察、思考的记录;另一方面,这些文章虽不乏以中国人的关注角度为切入点,但仍然较多地采用日本人的自我认知的视野,来立体呈现一幅日本的生存状态的画面,所以全书行文既不失去日本的内部脉络,避免落入中国人对日本的惯性认知的窠臼,又可反映出中国人对日本的独到关切和见解。
《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4》由总报告和实体唱片、音乐演出、音乐版权经纪与管理、数字音乐、音乐图书、乐器、音乐教育与培训、音响、广播电视音乐、卡拉OK、音乐评奖和排行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以及音乐对外交流等13个分报告组成。报告既从微观层面,对音乐产业的创作、表演、生产、出版、发行、营销等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和定量剖析;也从宏观层面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态势及其政策建议。它是我国首份在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指导和支持下,由高等科研院校专业项目组完成的音乐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既填补我国音乐产业无年度报告的空白,也为音乐产业相关的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权威研究资料和市场信息,为政府部门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重要的参考。
《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1》是翔实记录和反映全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综合性、权威性、资料性年刊,也是我国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信息容量大、资料索引全、可供长期保存和反复查阅的大型工具书。《中国文化产业年鉴2011》力求全面监测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记录分析文化产业重大政策,全景展示文化产业发展轨迹,忠实反映文化产业领域的突出成果,服务于中央和地方政府决策、企业实践以及理论研究。
当你一想到爵士作曲家时,他们当中的哪一位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呢?莫顿(Morton)、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杜克·艾林顿(Duke Ellington)、比博普爵士乐队的创始人与小号手迪兹·吉莱斯皮(DizzyGitlespie)、钢琴手泰罗尼奥斯·蒙克(Thelonious Monk)、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以及鲍博·布鲁克迈威尔(Bob Brookmeyer)……介绍他们以及 多的其他爵士作曲家的作曲技法正是特德·辟斯著赵仲明编译的《爵士作曲(附光盘理论与实践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专业教材)》一书的宗旨。 自20世纪初起至今,爵士作曲已经成为了一门既有严格规则,又能充分表达人类情感深度与广度的音乐艺术。尽管长期以来,爵士音乐与爵士作曲仍然被人们神化。然而,伯克利音乐学院教授爵士作曲课程长达25年的特德·辟斯教授撰写的《爵士作曲——理论与实践》一书,使得爵士作曲不再神秘。 本书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重要部署。北京市正围绕 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定位,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迈上建设国际的和谐宜居之都新征程。随着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崛起,北京市产业格局势必会出现大的调整,而在这一轮调整中,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科技创新、文化基础和传播、可以对外交流的特质也成为实现产业功能的支柱产业。 截至2013年底,北京文创企业达54700家,其中非公企业48983家,占90%;规模以上企业约8000家,非公企业达6058家,占76%。2012年,按照国家文化产业统计标准,全市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8.2%,居全国首位。2013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收入达10022亿元,同比增长7.6%;实现增加值2407.6亿元
随着《大数据时代》①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大数据”瞬时成为社会热点话题,2013年也被称作“大数据元年”。 随意打开一家网站的读书频道,输入“大数据”一词,相关书籍已经数不胜数。国内各大出版社使出浑身解数,挤着登上“大数据”的这趟潮流列车。但是翻看这些图书目录,大部分内容都聚集在大数据的技术本身,以及大数据在商业中的应用。而《大数据 大文化》这本论文集,想表达的是直击文化本身,用大数据思维来解读和思考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以重构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路径。 大数据、大文化汇聚一起,绝非偶然。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催生着新型文化业态的生成与发展。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有何技术特征,大数据与大文化之间如何融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解读?文化产业和公共文化应以什
。。。
如果认识到版权理论既行不通又不合理,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人们立即会想到,版权保护了对卖座大片、畅销书和文化明星的投资,却扭曲了文化市场,将大量文化产品挤出人们的视野。同时,控制着版权的大型文化企业掌握着文化产品的生产、发行、推广和销售,从而垄断了文化市场。从民主和公平竞争的角度看,这种市场控制决不能容忍。因此,我们需要推测一下抛弃版权并毫不犹豫地将大型文化企业拆大化小会有怎样的效果。这样做,将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大量的艺术家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更重要的是,此举将复兴公共领域。
如何使体育场馆减少对财政的依赖是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遇到的世界性难题。舒兆良、童荣兵*作的《东亚传奇--上海东亚集团体育产业探索/文化产业经典案例丛书》讲述了上海东亚(集团)有限公司筹集资金建设上海体育场之后成立了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专门运营管理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东亚体育文化巾心有限公司通过频繁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多业并举、多元经营不仅使一场两馆摆脱财政(拐杖)还反哺体育推进了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东亚20多年的发展之路是一条破解世界性难题之路是一条传奇之路。
《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基于辽宁的实践研究》以辽宁省实践为重点研究对象,剖析了辽宁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其优势及劣势,找出了其制约因素,进而设计出辽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方案,提出了建设思路和建设目标,即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详细阐述了政策法规体系、市场运行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投资融资体系和人才开发体系共五个体系设计的相关内容。后,从创新能力、制度建设、市场运作、服务平台、融资能力、创新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辽宁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途径与保障措施。
本书内容介绍:西部文化产业的发展也突破了西部传统资源依赖型发展的老路,对生态保护发挥积极作用。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西部地区的经济过去长期地依赖于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煤、矿、森林等,而且由于加工技术的限制,这些资源大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供应给发达地区,产品附加值低,对生态的破坏日趋严重。文化产业开发的是民族文化资源,是人的文化创意,这就大大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使生态环境的保护有了新的支撑。
《创意产业集群价值网络竞争优势研究/海派时尚与创意经济系列丛书》从人工智能决策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竞争力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依照创意产业空间聚集特征构建了一个包含服务环境、经济效益、管理创新、社会影响、集群驱动这五个核心要素的指标体系。其次针对指标体系中定性问题设计信心指数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定量数据选取具代表性的上海实际运营的18个创意产业园区,依照其对应的经营状况收集相关数据。提出一个改进的协同量子进化算法,进而提高该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随后将其用于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的优化,从而构建出一个具有较强拟合能力的协同OEA BP决策模型,动态探析、评判我国创意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的演变情况。
本书基于实证,探索了文化、创意、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与实践推进举措,涵盖的案例遍及北美、欧、亚三洲,从而将研究视野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到跨地域的全球层面之上。每个案例都由熟知其始末的本土学者或规划师撰写,以确保探索的深度和准确性。案例整合在统一的结构框架之中,用以对比和呈现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的城市文化创意发展途径及其经验启示。著作旨在分享和传播文化、创意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关联的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策略,以推进我国城市规划的文化思考和创新实践。? 对于城市规划师、政策决策者和城市开发管理者以及创意人士而言,它是一本糅合各方前沿视角的深度读本;对于有意一睹欧美亚创意都市风尚的旅行者来说,它又是一本有趣的解码书。
这本《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由李佳著,全书分为六章,内容包括:乡村文化产业:一个全球化与乡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分析;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缺失及重构;分工、比较优势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微观生产组织方式选择;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性与演进性;乡村文化产业的成长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