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道山西段晋商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共有七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万里茶道文化线路的研究状况,首章为万里茶道产业的开发依据及意义,第二章为万里茶道山西段晋商文化产业开发基础,第三章为其可行性研究成果,第四章为其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路径选择,第五章为其开发的重点,第六章为其开发的个案设计。
《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2014》由总报告和实体唱片、音乐演出、音乐版权经纪与管理、数字音乐、音乐图书、乐器、音乐教育与培训、音响、广播电视音乐、卡拉OK、音乐评奖和排行榜、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以及音乐对外交流等13个分报告组成。报告既从微观层面,对音乐产业的创作、表演、生产、出版、发行、营销等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和定量剖析;也从宏观层面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音乐产业的发展状况、发展态势及其政策建议。它是我国首份在政府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指导和支持下,由高等科研院校专业项目组完成的音乐产业年度发展报告。既填补我国音乐产业无年度报告的空白,也为音乐产业相关的学术机构、企事业单位提供权威研究资料和市场信息,为政府部门相关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重要的参考。
本书为第5本文化建设蓝皮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组织编撰。本书着眼于2016~2017年以来我国文化的新发展,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六个方面,对2016~2017年我国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体上的描述和分析,对我国文化新近发展达到的水平和竞争力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发布了2017中国文化发展与评价指数,对2018年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中国文化建设发展进行科学预测,希望藉此为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以及社会文化管理提供宏观上的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以增加中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和预见性。 全书共分为总报告、指数报告、分类报告、专题报告、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数据五部分。指数报告以文化投入、文
《中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3版)》内容介绍:2011年,中国乡村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增 长3.68%,仅为城镇总量年增幅的18.33%;人均值增长8.08%,仅为城镇人均年 增幅的57.66%。以人均值 衡量,乡村文化消费年度增长极显著地低于产值增长、乡村居民收人增长和总 消费增长,显著低于积蓄增长。文化消费城乡差距比 上年扩增5.49%,乡村文化消费地区差距比上年缩减2.52%。 有14个省域乡村文化消费总量增长超过10%,其 中10个省域增长超过15%,7个省域增长超过20%;有16个省域乡村文化 消费人均值增长超过 10%,其中13个省域增长超过15%,8个省域增长超过20%。约半数省域增 长良好与全国总体增长欠佳形成反差,省域之间乡村 文化消费需求增长呈现两极分化一一浙江、吉林近乎零增长,贵州、上海、黑 龙江、西藏、海南负增 长,
我国自2013年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文化产业作为此重大战略研究的切入口,有利于驱动多方面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扩际影响力,进而展现我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国力。首先,本书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靠前外文化产业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中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陕西省、云南省为例,通过SWOT分析、多维导向性发展模式分析等方法,阐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靠前省市增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路径,并提出完善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制度、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发展的融合、拓宽多元文化产业投资融资渠道等方式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其次,本书分析了文化产业安全的和构建原则,阐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文化产业预警的重要意义,并从坚持
本书基于实证,探索了文化、创意、城市发展与城市更新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与实践推进举措,涵盖的案例遍及北美、欧、亚三洲,从而将研究视野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到跨地域的全球层面之上。每个案例都由熟知其始末的本土学者或规划师撰写,以确保探索的深度和准确性。案例整合在统一的结构框架之中,用以对比和呈现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下的城市文化创意发展途径及其经验启示。著作旨在分享和传播文化、创意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关联的城市建设理念与实践策略,以推进我国城市规划的文化思考和创新实践。? 对于城市规划师、政策决策者和城市开发管理者以及创意人士而言,它是一本糅合各方前沿视角的深度读本;对于有意一睹欧美亚创意都市风尚的旅行者来说,它又是一本有趣的解码书。
本书由总报告、行业篇、区域篇、调研篇、案例篇和附录组成,紧紧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一主题,全面总结了2014年南京文化改革发展的新成绩、新经验,分析了南京文化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推进南京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新思路、新举措。
本书运用“全国文化消费景气评价体系”,对全国主要城市及省份(港澳台除外)的文化产业供需情况进行了评估。书中基于1991~2012年增长,以扩大人民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和促进城乡、区域共享为目标,检测2012年全国城乡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应有空间”,认为,正是文化消费需求增长不力导致了文化生产供给增长不足,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必须从增强“内生动力”中拓展出来。
动漫蓝皮书致力揭示动漫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中国动漫的发展进程,为推进国产动漫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多层次研究分析精准把握其发展环境,在对中国动漫各领域全年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同时,也对中国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判断。书中对中国动漫产业全年的总体及细分板块、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而透彻的分析。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7-2018) 以首都城市发展战略,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文化中心核心职能为背景,以2017年首都文化年度发展为重点,以2017年为前瞻,围绕2017年首都文化发展动态与现状等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北京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建设新进展和新动态、城市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经济、文化保护与文化传播等内容,对北京文化发展做出具有权威性、时效性、实证性、原创性、前沿性的梳理、分析和预测,科学有效地发挥年度文化发展的咨询和前瞻性预测作用,服务于首都文化建设与发展,为首都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卷蓝皮书通过调查研究,认真总结2017年北京文化事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经验,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本课题对于推动首都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具有重要的咨询参考
本书聚焦新型城镇化重塑四川文化产业版图,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文化产业的相关性,城市与农村文化产业的新机遇,四川四大城市群: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攀西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文化产业的新格局;追踪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沿,分析了四川的全媒体建设、大网络产业、区域广播电视、民营文化产业、老年文化产业、文化主题餐饮、乡村旅游、城市工业遗产开发等。
银幕里的中国 ,是内政外交等宏阔视野下的中国,也是碗里的一片肉、记忆里的一首歌、藏羚羊的一次迁徙,还有大山里的孩子、湄公河上的一次拯救 从1978到2018,每年一部电影好似时光机,带我们去回溯40年来银幕内外那些难忘的瞬间。光影与回忆交织的,是4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一朵朵奔腾着的小小浪花心中的中国。
本书是无锡本进入蓝皮书系列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由“总报告”“专题篇”“区域篇”“园区篇”“企业篇”和附录六个部分组成,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无锡“十一五”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本面貌、运营情况、取得成果和缺憾不足。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是 文化产业重大课题研究计划 支持的研究成果;是国家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由中国社科院立项并向全国各大高校和研究机构公开招标的*研究课题的成果之一。这项成果作为 皮书研究 的核心价值就在于通过年度时间维度的持续观察,实现横纵两向的动态比较,获得区域空间 边界 的变化趋势,把握文化产业区域演化发展的轨迹,实现科学性、实证性、创新性、前沿性、时效性的权威社会影响力和智库咨政力。2016年完成的《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2015)》(ISBN 978-7-5097-9179-0)已作为 上海研究院智库丛书 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得到了学界和社会的认可和关注。《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在《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2015)》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框架和体系,拓展相关研究视野,以2015-2016年中
本书分为总报告、综合篇、融合篇、丝路篇、案例篇、借鉴篇、专题篇、区域篇八个部分,在全面反映广州2014年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之上,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动态、文化产业融合、丝绸之路下文化产业发展、优秀个案解剖、先进城市和先进做法借鉴、区域发展状况等不同角度,对广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中国中心城市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3版)》选取了35个中心城市,利用“文化消费景气评价体系”,对各个城市的文化消费状况进行了测算。通过城市间无差距理想值横向测评,广州、西安、南京居“2011年度城市景气领先”前三位;历年自身基数值纵向测评,南京、呼和浩特、广州居“1991~2011年城市景气提升”前三位;合肥、昆明、福州居“2005~2011年城市景气提升”前三位;武汉、昆明、呼和浩特为“2011年度城市景气提升”前三位。
当你一想到爵士作曲家时,他们当中的哪一位会浮现在你的脑海里呢?莫顿(Morton)、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杜克·艾林顿(Duke Ellington)、比博普爵士乐队的创始人与小号手迪兹·吉莱斯皮(DizzyGitlespie)、钢琴手泰罗尼奥斯·蒙克(Thelonious Monk)、查尔斯·明格斯(Charles Mingus),以及鲍博·布鲁克迈威尔(Bob Brookmeyer)……介绍他们以及 多的其他爵士作曲家的作曲技法正是特德·辟斯著赵仲明编译的《爵士作曲(附光盘理论与实践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专业教材)》一书的宗旨。 自20世纪初起至今,爵士作曲已经成为了一门既有严格规则,又能充分表达人类情感深度与广度的音乐艺术。尽管长期以来,爵士音乐与爵士作曲仍然被人们神化。然而,伯克利音乐学院教授爵士作曲课程长达25年的特德·辟斯教授撰写的《爵士作曲——理论与实践》一书,使得爵士作曲不再神秘。 本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