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 席勒(1759~1805),伟大的德国诗人、戏剧家、美学家,是德语文学中富活力的形象之一,其作品深受中国读者喜爱。本书描绘了席勒的一生,讲述了席勒如何(与歌德一起)在1790~1805年的十多年间成为德意志精神生活中的那颗位居核心的恒星。所有人都登上了舞台:诺瓦利斯、荷尔德林、施莱格尔兄弟、费希特、青年黑格尔、蒂克、布伦塔诺。这部关于一个伟大人物的生平、著作与时代的书,或许正可以开启一场 席勒复兴 。
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章乃器先生是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人物。但近年来很少有人研究他,特别是他的经济学术思想。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政治上的声誉使他被视为政治人物,而忽略了其经济学术成就;二是1957年的反右扩大化使他从中国的政治舞台上长期消失,因言而废其人,又因其人而废其言,当平反时人已辞世。
郑哲敏主编的《佩瑜怀瑾纨质蕙心——李佩先生的世纪生涯》这本照片精美、内容丰富的影集是通过六个篇章向读者叙谈李佩先生百年人生足迹的: “书香闺范 砥砺德行”篇(1923~1946)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李佩与她父亲李保龄、母亲王惠芝和三个妹妹李佩珊、李佩珠、李佩环以及弟弟李佩璋的合影,保存了她在灯市口贝满女中和沙滩红楼北京大学求学时的青春风茂,锁定了她抗战时期到西南联大继续学业、参加进步社团活动和随后到中国劳动协会重庆分会工作的若干场景。在巴黎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和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李佩充分显示了她出色的社交能力。 “琴瑟和鸣 比翼连枝”篇(1947~1955)记录了李佩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的学习经历。李佩在一次西南联大同学聚会上邂逅学长郭永怀,这时他已经因突破声障的理论成果蜚声学术界
2023年是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教育家李学勤先生(1933-2019)90岁诞辰,12月9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在京举办了“纪念李学勤先生90诞辰学术座谈会”,
杨泓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编委会成员包括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院长杭侃、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郑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室主任朱岩石、韩国梨花女子大学教授苏铉淑等,皆为考古、艺术史、历史领域
2023年是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古文献学家、教育家李学勤先生(1933-2019)90岁诞辰,12月9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在京举办了“纪念李学勤先生90诞辰学术座谈会”,
......
生于1909年的作者恩斯特·恩格尔贝格,无疑成长于一个坚定的反俾斯麦圈子。他见证过俾斯麦政策的余威,在父辈引荐下结交了众多社会民主党人,后来甚至亲历纳粹迫害,自然决不会否认军国主义与第三帝国之间的联系。但是,铁血宰相工作中的矛盾冲突和复杂性引起了他的研究兴趣,这也使他反对单纯视俾斯麦为希特勒之先驱,从而为20世纪灾难开脱的做法。 恩斯特·恩格尔贝格意识到,俾斯麦是一个笼罩着浓厚悲剧色彩的人物,其一生 的成就是建立了德意志帝国,却扬弃了所扎根和深爱的旧普鲁士。他花费20年查访欧洲各处档案馆和事件原址,尽可能多层次地展现这位德意志宰相的性格和信念,钩织其人际网络,还原其政策发展的背景,从而写下了一部不朽的人物生平兼政治评传。 1985年,作为 一部在东西德同时发行的历史著作,恩格尔贝格的俾斯麦传
傅明伟,现代知名文史学家苏渊雷先生学生,曾出版《走近国学大师——苏渊雷评传》《不忘初心 让作品说话——王宏喜评传》等。本书介绍 山水画家苏春生的艺术创作成就和艺术教育理念。苏春生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教授。自幼受其父 文史学家苏渊雷影响,立志绘画艺术。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中国画大师潘天寿、陆俨少、方增先等。擅长山水画,取法传统,别出新意,笔墨精湛,画风典雅,尤擅为黄山传神。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著有《黄山写生要法》《中国水墨山水画教程》等,桃李满天下。
傅明伟,现代知名文史学家苏渊雷先生学生,曾出版《走近国学大师——苏渊雷评传》《不忘初心 让作品说话——王宏喜评传》等。本书介绍 山水画家苏春生的艺术创作成就和艺术教育理念。苏春生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教授。自幼受其父 文史学家苏渊雷影响,立志绘画艺术。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中国画大师潘天寿、陆俨少、方增先等。擅长山水画,取法传统,别出新意,笔墨精湛,画风典雅,尤擅为黄山传神。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著有《黄山写生要法》《中国水墨山水画教程》等,桃李满天下。
傅明伟,现代知名文史学家苏渊雷先生学生,曾出版《走近国学大师——苏渊雷评传》《不忘初心 让作品说话——王宏喜评传》等。本书介绍 山水画家苏春生的艺术创作成就和艺术教育理念。苏春生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教授。自幼受其父 文史学家苏渊雷影响,立志绘画艺术。1964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中国画大师潘天寿、陆俨少、方增先等。擅长山水画,取法传统,别出新意,笔墨精湛,画风典雅,尤擅为黄山传神。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事业,著有《黄山写生要法》《中国水墨山水画教程》等,桃李满天下。
郑哲敏主编的《佩瑜怀瑾纨质蕙心——李佩先生的世纪生涯》这本照片精美、内容丰富的影集是通过六个篇章向读者叙谈李佩先生百年人生足迹的: “书香闺范 砥砺德行”篇(1923~1946)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李佩与她父亲李保龄、母亲王惠芝和三个妹妹李佩珊、李佩珠、李佩环以及弟弟李佩璋的合影,保存了她在灯市口贝满女中和沙滩红楼北京大学求学时的青春风茂,锁定了她抗战时期到西南联大继续学业、参加进步社团活动和随后到中国劳动协会重庆分会工作的若干场景。在巴黎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和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李佩充分显示了她出色的社交能力。 “琴瑟和鸣 比翼连枝”篇(1947~1955)记录了李佩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的学习经历。李佩在一次西南联大同学聚会上邂逅学长郭永怀,这时他已经因突破声障的理论成果蜚声学术界
郑哲敏主编的《佩瑜怀瑾纨质蕙心——李佩先生的世纪生涯》这本照片精美、内容丰富的影集是通过六个篇章向读者叙谈李佩先生百年人生足迹的: “书香闺范 砥砺德行”篇(1923~1946)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李佩与她父亲李保龄、母亲王惠芝和三个妹妹李佩珊、李佩珠、李佩环以及弟弟李佩璋的合影,保存了她在灯市口贝满女中和沙滩红楼北京大学求学时的青春风茂,锁定了她抗战时期到西南联大继续学业、参加进步社团活动和随后到中国劳动协会重庆分会工作的若干场景。在巴黎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和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李佩充分显示了她出色的社交能力。 “琴瑟和鸣 比翼连枝”篇(1947~1955)记录了李佩来到美国康奈尔大学工业与劳工关系学院的学习经历。李佩在一次西南联大同学聚会上邂逅学长郭永怀,这时他已经因突破声障的理论成果蜚声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