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学习治疗手记
    •   ( 7038 条评论 )
    • 宋少卫 /2021-08-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很多中小学生都暴露出来不能自主自律学习的很多问题,引起了家长的担忧。在国家倡导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的当下,孩子该如何高效的学习一直是家长们都非常关心的。《学习治疗手记》结合现实生活中36个具体的案例,介绍了学习治疗理论、分享作者从金牌家教到学习治疗师二十余年教育教学的经验和心得、学习治疗理论应用和案例分析等。深入浅出介绍学习治疗理论和实践应用,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看懂、理解、应用学习治疗。教师、家长、对学习治疗感兴趣的学生,均可通过本书,改善学习状态、提高学习成绩、建构学习系统的方法。

    • ¥40.2 ¥60 折扣:6.7折
    • 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
    •   ( 20767 条评论 )
    • 王立铭 /2016-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食物空前丰富的工业社会,反而成了引发疾病的导火索。当人们真正了解了王立铭所著的《吃货的生物学修养》一书中讲述的这段历史和历史背后的故事,也一定可以从中获得科学方面的收获。本书是以脂肪、糖和胆固醇代谢研究中重大发现为脉络,展示了这个领域的科学探索和发现、我们日常饮食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我们常见的一些药物如减肥药、他汀、胰岛素等药物的前世今生。作者以讲述历史故事的形式,把常人陌生的科学史娓娓道出,引人入胜,同时,对于公众了解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疾病也很有帮助。

    • ¥30.2 ¥45 折扣:6.7折
    • 法医报告:死亡教会我们什么
    •   ( 8735 条评论 )
    • 苏·布莱克 /2020-03-01/ 中信出版社
    • 苏 布莱克每天都要面对死亡,作为一名法医人类学家,她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实验室中的普通人骸骨、墓地、暴力、谋杀、分尸现场,以及因战争、事故或自然灾害引发的大规模死亡事件。 在这本书中,她为我们揭示了她亲眼见证的死亡的不同面目,通过自己参与的真实案例探索了法医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也将法医人类学这一学科对其工作及生活的影响与感悟和盘托出。 人们总以为关于死亡的书就会让人悲伤或惊悚,但这本书却不同。书中有悲剧故事,也有幽默风趣的故事,更有如悬疑小说一样的真实案例。虽然不能让我们了解死亡的所有面目,但是作为在死亡前线的专家证人,苏 布莱克是更智慧、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引路人。

    • ¥37.7 ¥58 折扣:6.5折
    • 偷走心智的贼:阿尔茨海默病的故事(理想国医学人文系列,一本书全面了解老年痴呆)
    •   ( 601 条评论 )
    • 于涵 著,理想国 出品 /2022-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在手机里输入 老年痴* 四个字,你会得到成千上万条相关资讯。有提醒注意阿尔茨海默病早期征兆的,有报道相关药物研制取得重大突破的,有建议你少吃主食多睡觉的,还有宣称念佛打坐有预功效的 部分信息耸人听闻且相互矛盾,让人难辨真伪、莫衷一是。 不仅许多普通人弄不清阿尔茨海默病到底是什么、能不能治、怎么治,相关医学研究者也为此众说纷纭。自20世纪初该病被命名以来,围绕它的发病根源出现了各种理论与假说:遗传说、 -淀粉样蛋白斑块说、3型糖尿病说、tau蛋白说、炎症说 相应的药物与疗法也层出不穷。到底哪个才是对的?这本书将带你回到阿尔茨海默病被发现的源头,循着医学界峰回路转的研究过程,一直讲到今天的前沿现状,告诉你哪个有可能是对的。

    • ¥43.6 ¥65 折扣:6.7折
    • 冷艳捕手:蛇与人类文明
    •   ( 230 条评论 )
    • [美] 德雷克·斯图特斯曼沈汉忠 译 著 /2022-03-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蛇的系统构造已运行了1亿多年,是基因工程的奇迹。与蛇相关的名字、纹身、徽章、传说、纪念品,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文化中的药用价值都被人们所熟知。本书探索了蛇的自然历史及其广泛存在的象征意义,从中夏娃的蛇,到中国的十二生肖、印度的耍蛇人

    • ¥32.8 ¥49 折扣:6.7折
    • 人工智能极简说:人人都能读懂的AI入门书(AI如何改变我们,如何为我们所用)
    •   ( 99 条评论 )
    • [韩]张东仁(Dong-in Jang) /2023-10-1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自人工智能的先驱艾伦 图灵(Alan Turing,1912)开始,人们就对人工智能的研究非常感兴趣,人们常常会问: 人工智能像人类一样学习吗? 有可能制造出与人类相似的人工智能吗? 人工智能会写、会唱、会作曲、会表演吗? 未来我们应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自动驾驶汽车什么时候会出现? 我们应该如何从道德、法律和教育角度看待人工智能? 本书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准确地回答了大众普遍关心的关于人工智能的47个常见问题。本书图文并茂,体例新颖,作者用通俗易懂以及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人工智能,它可以做什么,人们该如何正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应该如何加以应用,以及应用前景如何。通过经验和案例研究,本书旨在指导大众读者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地学习和研究人工智能,以此帮助人们应对快速变化的现在,并为面向科技未来做好准

    • ¥45.6 ¥68 折扣:6.7折
    • 贪玩的人类3--改变世界的中国智慧
    •   ( 1347 条评论 )
    • 老多 /2022-04-01/ 科学出版社
    • 人类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回望几千年来中国科学的发展历史,我们惊叹无数普通人创造出来的科学文明史,更敬佩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本书以生动独特的语言、跌岩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批判反思的视角,讲述了中国几千年的科学发展历程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并以时间为线、人物为索,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讲述了一部除秦皇汉武之外的中国科学文化史。此外,作者还亲手绘制了精彩插图,直触心底地传达了科学的乐趣、玩的智慧。

    • ¥32.2 ¥48 折扣:6.7折
    • 人人都该懂的脑科学:简单有趣的脑科学入门;一本书读懂宏大的脑内宇宙以及脑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   ( 3295 条评论 )
    • 阿马尔·阿尔查拉比 马丁·特纳 沙恩·德拉蒙特李岩松 莫媛 /2020-09-30/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人类对脑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为什么说神经系统的发展反映了人类进化的历程? 为什么说人的行为和反应倾向都是被预设好的? 为什么天生失明的人也能对事情做出恰当的表情? 为什么有人试图用量子物理学来解释意识? 为什么人在生病的时候更难以忍受疼痛? 为什么很多盲人能够以视力正常的人的速度工作? 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独有的技能? 为什么说边缘系统使人类从所有动物中脱颖而出? 我们的所有行为以及所思所想都是在脑的控制下产生的,脑就是理解人类行为的一把钥匙。从早期的颅相学用颅骨的隆起来评价他人,到如今的脑成像技术能够清楚地看到脑的各个部分;从还是一个胚胎时的渺小,到发展出脑复杂的世界;从意识、记忆、情绪、睡眠、运动、感觉等方面,到对永生的追求与推测,本书涵盖了有关脑科学的方方面面,用

    • ¥44.2 ¥65.9 折扣:6.7折
    • 器官之书:作家讲述的身体故事
    •   ( 634 条评论 )
    • 英国惠康博物馆Wellcome,Collection) /2022-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在我们的皮肤和骨骼之下是不同的器官,从提供养分的消化道、膨胀的肺部到过滤的肾脏,这些和其他器官一起维系着我们的生命,然而,我们对它们知之甚少,本书就将讲述这些关于身体的故事。 希冀通过检验人体的独特部分来厘清人的境况。虽然每篇文章的作者不同,但都围绕着一个相同的主题:究竟这些不同的人体部分(器官和腺体)是如何让我们成为现在的自己? 15位世界作家与医学专家一起,分别选择不同的器官,以优美迷人的文字,将生涩的医学知识娓娓道来。包括百利女性小说奖得主娜奥米 阿尔德曼拆解了消化道和人类对美食的痴迷; A. L. 肯尼迪带领人们进入鼻子和嗅觉的世界;菲利普 克尔追溯了脑外科手术的非凡历史;毛姆文学奖得内德 鲍曼讲述了阑尾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无用;托马斯 林奇赞美了子宫创造的奇迹 本书将是一次动人、

    • ¥46.2 ¥69 折扣:6.7折
    • 不用绞尽脑汁也能看得懂的漫话科学:原子弹诞生篇(奥本海默相关真实历史,美国“曼哈顿计划”全记录)
    •   ( 383 条评论 )
    • [美]乔纳森·费特沃尔姆 著/绘; /2021-03-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科学难以一言以蔽之,但可以用一本漫画的时间轻松掌握!】 不用绞尽脑汁也读得懂的漫话科学 系列漫画,直击人体感官、脑神经、哲学、生命、演化、原子弹诞生六大主题。从个体运转到群体命运、从历史兴衰到预见未来,科学的蓬勃与自由带来前所未有的广袤视角,引领读者用更立体全面的眼光思索人生、社会与世界。 - - - - - - - - - - - - - 二战 时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一个绝密试验场里,由罗伯特 奥本海默领导的科学家们正在探索原子的力量。他们用前沿的核裂变原理,争分夺秒地研制着当时世界上威力*的武器 原子弹。凌晨,空旷的试验场上,代号为 三位一体 的核弹成功引爆。人们意识到它必将成为结束战争的制胜法宝。当它在日本广岛、长崎的上空炸开,全世界见识了它的威力,研发者们也终于明悉了这项创造引发的深远后果:人

    • ¥32.2 ¥48 折扣:6.7折
    • 生命之源:40亿年进化史(科学的力量”丛书)
    •   ( 86 条评论 )
    • 唐纳德·尤金·坎菲尔德杨利民 译 /2022-08-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生命之源 40亿年进化史》(OXYGEN: A Four Billion Year History)一书介绍了生命的演化和地球化学发展的关系。我们呼吸的空气中21%是氧气,这个含量比任何已知的其他星球都高。虽然,我们现在感觉理所当然地呼吸空气,但是地球并不总是一个充满氧气的行星。它是如何变成这样的?作者Donald Eugene Canfield(一位权威地球化学科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南丹麦大学生态学教授和丹麦国家研究基金杰出研究中心主任)引导读者通过科学证据的各种线索,突出科学家找到的在该研究领域的关键发现。氧气显示地球的大气层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起来的,它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生存的星球上氧气历史的非凡旅程。本书曾获2014年国际大气科学馆员选择奖、科学杂志2014年读物排行榜前20、科学星期五2014年科普读物等奖项。

    • ¥32.8 ¥49 折扣:6.7折
    • 尸检报告 一个殡葬师的手记 中信出版社
    •   ( 594 条评论 )
    • (英)卡拉·瓦伦丁(Carla Valentine) /2019-08-01/ 中信出版社
    • 卡拉·瓦伦丁为死者工作。 在成为世界上“超恐怖”的巴斯病理学博物馆(就是BBC剧集《神探夏洛克》里福尔摩斯做实验和跳楼的那座博物馆)的馆长之前,她做了多年的尸检工作,完成了大约5000次尸检。在这本书中,她以尸检过程为叙事主线,分享了她的专业知识。 从尸体的第一个切口开始,我们将跟随作者,着手进行尸体的外部检查,随后依次进入尸体内部,解剖单独的器官,直至最后的尸体缝合。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会随着作者的笔触,了解尸检的过程和知识,了解人类生与死之间的历史和不断变化的文化关系,了解生命究竟是什么。 她对我们的身体最终会发生什么,有生动的洞察。书中的每一章除详细描绘尸检的其中一个环节,也描述了作者生活和工作的细节,纠正了我们从综艺节目、剧集上看到的关于尸检的错误认知。她的文字触及了我们对死亡的

    • ¥37.7 ¥58 折扣:6.5折
    • 法医报告 死亡教会我们什么 中信出版社
    •   ( 211 条评论 )
    • (英)苏·布莱克(Sue Black) /2020-03-01/ 中信出版社
    • 苏·布莱克每天都要面对死亡,作为一名法医人类学家,她将自己的目光投向实验室中的普通人骸骨、墓地、暴力、谋杀、分尸现场,以及因战争、事故或自然灾害引发的大规模死亡事件。在这本书中,她为我们揭示了她亲眼见证的死亡的不同面目,通过自己参与的真实案例探索了法医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也将法医人类学这一学科对其工作及生活的影响与感悟和盘托出。人们总以为关于死亡的书就会让人悲伤或惊悚,但这本书却不同。书中有悲剧故事,也有幽默风趣的故事,更有如悬疑小说一样的真实案例。虽然不能让我们了解死亡的所有面目,但是作为在死亡前线的专家证人,苏·布莱克是更智慧、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引路人。

    • ¥37.7 ¥58 折扣:6.5折
    • 未来人类:探索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自然选择
    •   ( 294 条评论 )
    • [美]斯考特·所罗门 后浪 /2021-05-01/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饮食习惯的改变、跨境旅行的盛行、药物和避孕措施的使用,这些生理现象与行为模式的改变,会在多大程度上左右我们未来的演化?网络约会和剖宫产的推行,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和其他全球性流行疾病的肆虐传播,各种新兴技术与文化因素都开始加入人类未来的演化历程,这令我们的生命面对更多没有前迹可循的挑战,也使未来前所未有地难以预料。 我们是否还在演化?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将演化成什么样?大家都不敢给出答案。但我们是否真的对人类演化的方向一无所知?现代人类持续的演化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过去的演化历史趋势是否还会延续?是否可以从当下的生物学证据中看出未来演化的某些端倪?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作者采访了众多从事相关研究的人类学家、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医生和心理学家。通过一手采访、实地

    • ¥40.2 ¥60 折扣:6.7折
    • 猎药师(发现新药的人)
    •   ( 7 条评论 )
    • (美)唐纳德·R.基尔希//奥吉·奥加斯|译者:陶亮... /2019-06-01/ 中信
    • 世界 场麻醉手术竟是为了拔牙?曾席卷欧洲、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的霍乱病菌如何被消灭?小儿麻痹症与食用精制糖有关系吗?口服避孕药的成功研发对社会、政治产生了怎样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神奇、冒险,却足以改变世界的职业。 从史前时代开始,深受寄生虫困扰的祖先们,就尝试咀嚼树根或叶子以减轻病痛,他们是 古老的猎药师。直到19世纪,人们才 以比较科学的方式发现了药物。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有着35年职业经验的老猎药师,他笔下记录的,是一群凭借直觉、毅力和运气发现真理的猎药师,以及他们寻找新药的坎坷旅程。 、抗生素、胰岛素、避孕药、抗抑郁药……每一种新药的问世,都有着猎药师们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他们将自己暴露在已知或未知的危险中,在不计其数的化合物中反复筛选、试错,才让治疗疾病、挽救生命成为可能。

    • ¥38.5 ¥58 折扣:6.6折
    • 人类为何奔跑:那些动物教会我的跑步和生活之道/自然文库
    •   ( 45 条评论 )
    • [美]贝恩德·海因里希 /2022-05-01/ 商务印书馆
    • 在《人类为何奔跑》一书中,生物学家、自然写作者、 马拉松跑者贝恩德·海因里希通过研究不同物种在将人类的奔跑与演化 结合,讲述运动在博物学中创造的奇迹。奔跑时速度、耐力、呼吸、热量传递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及影响的因素,探索人类进化的新视角,尤其在身体构造、精神和原始的求胜动力研究方面做出了惊人的发现。本书既抒情又科学,是一部将生物学、形态学、人类学、心理学和哲学融为一体的标志性作品。书中既体现了科学家严谨思考的一面,又充满马拉松跑者的热情,作者的双重身份使得这部探索人类为何以及如何奔跑的作品兼具可读性与科学性。

    • ¥45.2 ¥68 折扣:6.6折
    • 芥子须弥:大科学家的小故事
    •   ( 2002 条评论 )
    • 超模君 /2019-02-19/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芥子须弥: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精选60位殿堂级数学、物理学家,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述他们的人生科学探索故事,让我们立体地了解他们的人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熟悉科学发展的脉络,重温科学发现的历程。

    • ¥39.5 ¥59 折扣:6.7折
    • 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连系
    •   ( 36 条评论 )
    • 斯蒂芬·R·凯勒特朱强 著 /2008-05-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价值内涵,以及通过恢复性设计来创造和体现这种内涵。《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讲述了童年时代的重要性,还着重讲述了如何通过合理设计来重建自然界与人类生活环境的有益联系。书中特别强调的是,现存的环境危机是因为设计的失败,而不是现代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现今的科学技术发展可以更好地协调自然与人类生活环境的矛盾。《生命的栖居:设计并理解人与自然的联系》主要涵盖了3个方面的内容。首先,通过多方面的实验证明同自然世界广泛接触以及保持自然界的多样性对于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次,童年时代被认为是同自然接触、相互联系的关键时期,它影响人类身心的发展和成熟,甚至会影响人一生的学

    • ¥33.5 ¥50 折扣:6.7折
    • 人脑如何学数学(教育神经科学译丛)
    •   ( 2858 条评论 )
    • 【美】戴维?A.苏泽David A. Sousa 赵晖 等译 /2019-11-01/ 上海教育出版社
    • 本书并不是一本介绍从学前到高中的各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参考书。它是一本介绍基于认知神经科学所研究的人脑处理数字和数学关系理念的教育方法的书。主要包括发展数感、学习计算、回顾学习的基本要素、教学龄前儿童学数学、教前青春期学生学数学、教青春期学生学数学、认识和解决数学学习困难以及从学前到高中的数学课程规划。本书是 教育神经科学译丛 的一本,该系列具有科学专业性、实践指导性强等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发现及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 ¥39.5 ¥59 折扣:6.7折
    • 人类的未来 移民火星星际旅行永生以及人类在地球之外的命运 从星际穿越到流浪地球 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需要哪些元素
    •   ( 9 条评论 )
    • 加来道雄 /2019-07-01/ 中信
    • 我们长期生存的 机会不是继续潜伏在地球上,而是探索太空……但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如果我们能在未来的两个世纪里逃过一劫,那么我们的物种就应该是安全的,因为我们已经扩张到了太空中。一旦我们建立了独立的移民地,那么我们的整个未来应该是安全的。 ——斯蒂芬?霍金从前只在虚构作品中出现的“将人类文明推向地球之外的星球”这一情节正日益成为一种科学的可能,也将成为一种必然。无论是在不久的将来,由于气候变化和有限资源的枯竭,还是在遥远的未来,由于灾难性的宇宙事件的发生,我们都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终有 将不得不离开地球,并作为一个物种生存下来。 加来道雄在这本《人类的未来》中将人类逐渐离开地球并建立外太空文明的这一过程进行了细化,揭示了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及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是如何让人

    • ¥45.8 ¥68 折扣:6.7折
广告
閺傛壆鐛ラ崣锝嗗ⅵ瀵偓閺冪娀娈扮喊宥堫嚛閺勫酣銆夐棃锟�,閹稿trl閸旂姵灏濆ù顏堟暛閹垫挸绱戠€佃偐娲稿Ο鈥崇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