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清?黄元御著,旨在弘扬四圣(黄帝、岐伯、越人、仲景)之伟业,阐发四圣典籍之精蕴。黄氏在此书中提出 枢轴运动 (圆 运动)之观点,并详加阐释,崇尚气化,首重中气(脾胃),兼及四维(心、肺、肝、肾)。方旨彰显,遣药简洁,配伍精当,符合临床。此书结构严谨、条理分明、文笔精炼、风格独特,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堪称黄氏诸书之精华。清代冯承熙对黄元御及其著作给予高度评价: 向读黄坤载先生《素灵微蕴》《四圣心源》诸书,奥析天人,妙烛幽隐,每谓自越人、仲景而后,罕有其伦。 本次整理,增加 黄元御轶事数则 及 方剂索引 ,丰富原书内容且方便学习及临床使用。 解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研习 四圣典籍 ,须读此书。
全书依次分为清修妙论、四时调摄、起居安乐、延年却病、燕闲清赏、饮馔服食、灵秘丹药、尘外遐举八笺,共19卷,含目录1卷,总20卷。 本书为养生学专著。作者广征博引,采摭宏富,内容涵盖儒、释、道籍,经史杂著,医药著述等丰富的文献。内容包括医药卫生、气功导引、饮食起居、山川逸游、花乌鱼虫。琴棋书画、笔墨纸砚、文物鉴赏等广博的知识,论述了身心调养、性情陶;台、生活调摄、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气功修炼、艺术欣赏等却病延年、养生防病的知识与方法,取材精当,方法实用,文笔隽永,意趣高雅,不仅可使读者增长养生知识,也可增长文学艺术欣赏情趣。因此,本书是一本流传甚广、脍炙人口的佳作。
《中医基础理论(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 十三五 规划教材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是系统讲授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材,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精神、经络、病因和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相较于上版教材,本教材突出了引导性和启发性,每章开篇专设导学部分,内容包括引言、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名词术语,让读者带着问题和重点展开学习。在每章篇末增加知识拓展,围绕本章内容推荐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和论文,突出了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时代发展和特色。 通过本教材的学习不仅能为本科学生系统掌握中医基础知识,学习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及临床各科打下必要的基础,而且也是爱好中医药学的国内外人士学习和掌握中医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入门教材。本教材适用于中医学(包括养生康复、中医营养学、全科医学
1 伤寒杂病论》(桂林古本),是伤寒论的诸多传世版本之一,系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先生的家传秘本, 相传共有十三稿 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 。后张氏将该书传于桂林左修之(盛德)。左于同治三年,在岭南遇到其师张学正(即张绍祖),张自称为仲景的四十六世孙,传授左盛德仲景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光绪二十年(1894年)左盛德将此书传于同邑罗哲初并为该书作序,且冠以 桂林古本 名。 该书论述详尽,内容丰富,文辞畅达,说理真实,用之有效。既可补宋本文献之缺失,又能借以订正不少条文因错简讹脱所致之谬误。如通行本太阳篇下谓: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按脉证不合,其理难通。长沙古本作 表有热,里无寒,白虎汤主之。 此说似较为胜。而本书作 里有热,表无寒,白虎汤主之。 比长沙本就更进一层。再如虚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播中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习中医各科技好基础。如果不学好中医基础理论,对中医其他各科,都是无法学习的。所以,中医学的各个行业,都把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一门主干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份。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中医养生和治疗疾病的原则。本教材中,将分别予以详细论述。
本书为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药理学》(第9版)的配套教材《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主要包含学习目标、习题及参考答案等几部分内容。本配套教材是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新版《药理学》的相关修订内容进行更新,并改进上一版习题的题目与备选答案的设计,使之更贴近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本课程和今后进行执业医师考试的指导和辅助作用。
全国高等学校预防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的配套教材,用于指导教学与学生复习。习题题型模拟院校考试与国家考试,便于学生复习参考全国高等学校预防医学专业第八轮规划教材的配套教材,用于指导教学与学生复习。习题题型模拟院校考试与国家考试,便于学生复习参考
《濒湖脉学》为明代李时珍所编著。采撷各家论脉的精华归纳成27种脉象。书中不仅扼要地叙述各种不同的脉象、相类脉的鉴别、脉象与病症的关系等,而且采用了歌诀体裁(七言诀),便于诵记,是学习中医脉学的一本好书,历来为广大医家所推崇。但是,由于书中的古词、术语较多,对于现代读者,特别是初学中医的人来说,有些内容是比较难以理解的。为此,任应秋先生在原书的基础上加以语译,除了阐明原意外,并结合作者的体会附以必要的说明和注解并结合个人体会附以必要的说明和注解,便于习读。 书后原附录的是南宋?崔嘉彦所著的《四言举要》,李言闻(李时珍的父亲)对其有所删补。任应秋看其颇具脉学概要之说,将其置于书首,名 四言诀 ;除了对其进行解释之外,还将其分类划段,以彰显原作者的思路。 由此,于1961年完成了这本《濒湖脉学
天来口腔科上班,这么多的器械怎么用? 学校里学的口腔护理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到临床实际操作中? 如何让患者安全、舒适的结束诊疗并让患者满意? 术前如何沟通与术后如何宣教才能减轻患者看牙的恐惧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在整个操作流程中如何让患者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治疗以减少医患之间的矛盾? 这一系列我们直面的问题,都由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专科护理组告诉您!
作为一本深受读者喜爱,也是年轻超声医师的参考书,《超声正常值测量备忘录》初版5年后,终于迎来了第2版的出版。第2版沿袭初版的写作体例,对前5章内容做了局部调整和增删,根据临床应用增设了新的,即第6章肌肉骨骼系统的内容,使其更加贴近临床需求。《BR》 全书共六章,分腹腔脏器与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妇产科、心脏、血管及浅表器官、肌肉骨骼系统六个方面,阐述了正常情况下,腹部各脏器的标准测量切面、正常测量值、扫查方法、解剖知识复习及相关知识链接等内容;子宫、卵巢的正常测量切面和测量值及妇科多普勒超声的相关知识;早期妊娠、中晚期妊娠的各个测量切面正常值,以及胎盘和脐带、羊水、宫颈等的测量;二维、M型、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显像、心功能评估以及肺动脉压的测量知识;腹部血管、颈部血管以及乳
《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傅青主女科》是一部颇有建树的妇科专著,其内容体例及所用方药,与其它妇科书都大不相同。全书分为: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等。每一病分为几个类型,每一类型先有理论,后列方药。在论述中,先叙述一般人对这个病症的理解,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加以辨析。 傅青主集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于一身,对医学方面造诣颇深,在当时有 医圣 之誉。
《石室秘录》为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编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石室秘录》是中医古籍中*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全书分6卷,依次分为礼、乐、射、御、书、数六集,各集之中以治法为目。其中,礼集中载14种治法,乐集载30种治法,射集中载39种治法,御集中载33种治法,书集中载12种治法和17论,数集中载有7大类疾病(7门)和16种杂病。全书论述总计128法、17论、7门、16杂病, 内容闸述了内、外、妇、儿、五官等100种左右疾病的证治,收古今成方及作者自定方500余首,其中大多处方为自裁,是中医古籍中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俱备的治法专著。
阴阳五行,可分为 阴阳 与 五行 ,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 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 木、火、土、金、水 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
第7版《流行病学》配套教材《流行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2版)出版以来,得到全国各医学院校师生的认可和厚爱,均以其作为教学参考书和备考执业医师、硕士生、博士生的主要参考书。因此,有必要编写第8版《流行病学》配套教材《流行病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第3版)。 该配套教材的编写坚持以总论为主;坚持紧紧围绕"三基"的原则;坚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原则,注重实例与应用的介绍。 本教材突出的特色是绝大多数章节的作者将是第8版《流行病学》教材相应章节的原作者,这为读者深入理解相应部分内容,掌握本章节的主要知识提供便利。
高式国,宇石果。生于1896年,卒于1998年,享年102岁,其穷毕生精力精研中医学及针灸学。 《高式国针灸穴名解》内容从督脉开始到肝经止,对十四经三百六十个穴位的命名进行了解释,并对各穴位的作用和证治也做了说明。《高式国针灸穴名解》综合古代各方面知识,揣度古人对腧穴命名时的构思而撰成。穴名解释有的根据典籍记载,有的根据局部解剖特征,有的根据深部脏腑,有的根据腧穴效用特点,也有的根据经脉所属或与附近经脉的关系,还有的根据养生家的体会等。作者综合了古代各方面知识,揣度古人对腧穴命名时的构思,尽量准确表达古人之意愿。作者在全书的行文中使用了古典词章,文字十分精炼。为了便于广大读者理解,作者又把现代人的认识和自己在临床中的体会,巧妙地结合进去。全书内容丰富,说理性强,适合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
《药性赋》原书未著作者,据考证应为金元时期作品。因该书以赋体行文,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历来为初学中药者***之书。本书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药性赋》的原文,并附有十八反、十九畏、六陈歌、妊娠用药禁忌歌等。第二部分为《药性赋》原文的逐条白话解释,本白话解针对中医初学者编写,以实用、简洁为原则,针对原书论述不尽正确处,在白话解中直接改正,后面附有其他医家的代表性论述,以与《药性赋》互参。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学生、临床中医师、西学中和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全图谱共辑采图100幅,其中先天性色觉检查图60幅,后天性色觉检查图40幅。组成的阿拉伯数字图、英文字母图、动物及其它物形图设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实用性强。图形均可清楚认读,有的还可颠倒认读或竖读。适合国内外各民族、各类人群使用。 《新编色觉检查图》集先天性色觉检查和后天性色觉检查于一书。不仅适合青年应征入伍,大学、中专招生,各行各业招工时之先天性色觉异常检查,而且还适合因患视神经病,视网膜脉络膜病、视中枢病、青光眼等所致色觉障碍的后天性色觉异常检查。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各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八纲辨证、病性辨证、病位辨证、诊断综合应用等内容,并附有中医古籍经典原文摘录。全书体例简明,层次分明,内容通俗,重点突出。
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癌症免疫治疗科普读物。本书从癌细胞与免疫系统的复杂关系入手,带领读者探索免疫治疗的科学原理与发展历程。从诺贝尔奖的突破性发现到现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疗法的应用,再到未来癌症疫苗、溶瘤病毒等前沿技术,书中全面展现了免疫治疗如何改变癌症治疗的格局。同时,本书还揭示了化疗、放疗、靶向药物与免疫系统的深层联系,并提供了通过饮食、锻炼、情绪管理提升免疫力的实用建议。无论是癌症患者、家属,还是对免疫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与希望,了解免疫治疗如何为人类战胜癌症带来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