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列择清代四大名医之一陈修园业经肯定的著作16种,由闽派著名中医临床家、医史学家重新整理点校。闽派著名中医临床医家、医史学家点校整闽派医家古籍,赋予了此套丛书双重的历史意义。 全套丛书内容比较完备,包括了经典的基础理论,诊断、方剂、药物和各种病症的治疗,利用浅注、歌括等形式,注疏经典,明白晓畅,深入浅出,是初学者案头所***,是中医普及教育教科书式的典范。
主要内容与特色: ①康治本伤寒论只有65条条文,几乎涵盖了宋本《伤寒论》中所有重要的条文和方剂,康治本65条是原始本的伤寒论,学习康治本就是追本溯源,返璞归真,把握经方医学的精髓。先掌握这65条,再学习其他的方证,就 容易抓住要点与核心。 ②康治本的条文之间都井然有序,还有条文之间的逻辑,上一条是下一条的前提,下一条又是上一条的补充,互相参考着学习,才能登堂入室。 ③逐条与宋本伤寒论进行对比学习,紧密联系临床,大量引入和条文有关的医案分析。 ④康治本中一共有50首方,涉及中药42味,通过100来节课进行逐一讲解。
《黄帝内经》,自问世之日便闪烁着耀眼的光环。历代医家皆尊奉其为医学入门书,各朝医学著述或直接援引其内容,或取其思想为自已的理论渊源。然而在一片光环之下,却是晦涩难懂的文字与拒人千里之外的深奥理论,让自非医家的广大读者望之却步。 其实,理解《黄帝内经》远没有读者想象得那么困难。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回归中国古代经典的怀抱,希图在经典的熏陶中获得片刻心灵的澄静。《论语》、《老子》等重又被翻出,成为了人们的随身读物,百读不厌。《黄帝内经》亦是如此,其神妙精微的医道阐述,亦令大众趋之不迭。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其记言方式与《论语》相似,采一问一答形式。就连书中的主旨思想,亦深受先秦经典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