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它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对汉以后的医学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全书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特别是对脉诊的论述,尤为精要,有创造性的立说。对三焦和命门的学说,提出了新的论点,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症以及五腧穴、原穴、俞穴和募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等。本书,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收集了上海丁仲英、朱鹤皋、沈琢如、祝味菊、郭柏良、徐小圃、徐丽洲、陈存仁、薛文元、顾渭川等16位名医验案,精选编纂而成。书中充分反映了上海有代表的 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上海是名医汇集之地,在近代中医发展 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对于临床、科研、教学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难经》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它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对汉以后的医学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全书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特别是对脉诊的论述,尤为精要,有创造性的立说。对三焦和命门的学说,提出了新的论点,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症以及五腧穴、原穴、俞穴和募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等。本书,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佚名编著《黄帝内经素问(中医传世经典诵读本)》简称《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是我国现存 早的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之名 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该书以黄帝和岐伯等人对话的形式写成,其成书时间大约从春秋战国至两汉之间。《内经》不但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而且在疾病认识、诊断方法、治疗原则等方面也初步构筑了后世中医发展的支架。本书不做繁琐考证,不做白话译注,全书版面层次清晰,便于读者时时诵读,是中医药院校师生及临床工作者 的中医经典书籍。
《外经微言》是“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读本”系列之一。 《外经微言》全书九卷,卷各九篇,共八十一篇,清·陈士铎著。第一卷论述养生、天癸、月经、子嗣、寿夭等;第二卷论述经络终始、标本顺逆;第三、四、五卷论述五行生克、脏腑气化;第六、七卷论述五运六气、四时八风;第八卷论述伤寒、温疫;第九卷论述阴阳寒热等。重点对养生和五行理论以及临证应用进行了阐发,从安心、守神、保精等方面论述了养生之道。肺金篇、肝木篇、肾水篇、心火篇、脾土篇、胃土篇等十三篇专门论述五脏六腑的生克关系和宜忌常变的原理以及脏腑病变的治疗原则,发展了《内经》的五行生克思想,将《内经》的理论与临床辨证密切结合起来,对《内经》的经络学说、六气学说均有独特阐发。
段馥亭老大夫是有名的中医外科医师,有独到的经验,生前在中医研究院工作,以中医带徒弟的方式,把自己的毕生经验传授给了他的学生。 本书即根据段老大夫讲授的资料整理而成,虽然是临床经验的总结,但又是一本系统的参考书。靠前章介绍外科的一般知识,包括外科疾病的分类、病因、诊断等方面;以下诸章分别讨论外科常见的各种病证。在叙述中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也反映了段老大夫的经验,我们从其所附的医案即可窥其一斑。本书整理者又能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提出自己的体会,可供参考。本书适合于临床外科医师阅读。
医学特见记分为论文与脉法原理两部分。论文指出了当时只注重汤头歌诀而不精研医理之弊,并对温病条辨及陈修园某些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沈绍九医话有论有案,所涉内妇儿诸科;论及方剂与用药,在医学泛论中,对伤寒温病等以及先贤诸家,均反映了某与众不同的见解。
医学特见记 本书分为:论文与脉法原理两部分。论文指出了当时只注重汤头歌诀而不精研医理之弊,并对《温病条辨》及陈修园某些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所附4个临床验案,见解独到,很有参考价值。邹氏在论脉法原理中介绍了其多年的诊疗体会,所论有据,令人耳目尤新,确有“特见”之感。 本次以祥记彬明印刷社1937年初版为底本,进行整理出版。 沈绍九医话 本书有论有案,所涉内妇儿诸科;论及方剂与用药,虽略略可数,无不是沈氏独到的体会。在医学泛论中,对《伤寒》《温病》等,以及先贤诸家,均反映了其与众不同的见解。沈氏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惜幸存有限,书中所收载的临床诊疗案例,弥足珍贵,对于从事临床人员,很有参考价值。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辨春温、暑病、中热等病;中卷论辨伏暑、秋燥、冬温、温毒等病;下卷论辨伤湿、伤风、风温、斑疹、痧胀、阴证等病。全书条分缕析,理法赅备,深入浅出,简明实用。是书成后,曾被“本邑人士奉为圭臬,传抄殆遍”。陆氏潜心玩索,临证数十年,于书中发遑古义,参附己见,脉象病原,用药加减,病证传变,靡不斟酌尽善,因此,本书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饮膳正要》是我国 部营养学专著,初刊于元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作者忽思慧,生平无考,兼通蒙汉医学,曾于元仁宗延祐年间被选为宫廷的饮膳太医。他根据任职期间积累的丰富的营养卫生、饮食保健及烹饪技术等经验,选择历朝食疗精粹和民族食疗方法著成是书。 《饮膳正要》共分为三卷,卷一载有三皇圣纪,养生、饮酒避忌,妊娠、乳母食忌及山珍海馐所做的羹、粉、汤、面、粥、饼等聚珍异馔。卷二记载了诸般汤煎、食物治病、食物相反及食物中毒的救治等。卷三是可供食疗的天然食品,如米、谷、果、菜、鱼、禽、兽及料物等,详细叙述了每味食品的性味、良毒、功效、主治、宜忌等內容。《饮膳正要》集营养学、药物学、养生学及康复学之大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