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中医外科证治经验(5) 段馥亭 讲授
    •   ( 11 条评论 )
    • 段馥亭 讲授 /2008-01-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段馥亭老大夫是有名的中医外科医师,有独到的经验,生前在中医研究院工作,以中医带徒弟的方式,把自己的毕生经验传授给了他的学生。 本书即根据段老大夫讲授的资料整理而成,虽然是临床经验的总结,但又是一本系统的参考书。靠前章介绍外科的一般知识,包括外科疾病的分类、病因、诊断等方面;以下诸章分别讨论外科常见的各种病证。在叙述中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也反映了段老大夫的经验,我们从其所附的医案即可窥其一斑。本书整理者又能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提出自己的体会,可供参考。本书适合于临床外科医师阅读。

    • ¥6.1 ¥10 折扣:6.1折
    • 岭南卫生方/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14 条评论 )
    • (宋)李璆//张致远|主编:刘从明|校注:张效霞 /2012-06-01/ 中医古籍
    • 《岭南卫生方》由李璆、张致远原辑,释继洪纂修,凡三卷,主要内容成书于宋元时期,比吴又可《温疫论》早300余年,提出瘴疟与伤寒不同及岭南“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元气不固,感而为病,是为之瘴”的病因说,并主张治疗上必须因地制宜,与《温疫论》有互通之处,但在治法上由于时地差异等原因,而一主苦寒,一主辛温,可以互参。此外,《岭南卫生方》纂集了岭南地区的早期医学著作,对了解岭南医学的学术发展,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7.18 ¥12 折扣:6折
    • 难经校释 第2版(第2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77 条评论 )
    • 南京中医学院 /2024-02-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难经》是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之一。它继承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并对汉以后的医学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全书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用问答的体裁,辑为八十一难。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特别是对脉诊的论述,尤为精要,有创造性的立说。对三焦和命门的学说,提出了新的论点,并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奇经八脉的循行、功能与病症以及五腧穴、原穴、俞穴和募穴在针刺治疗上的作用等。本书,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 ¥9.7 ¥15 折扣:6.5折
    • 金匮要略方论/中华传统医药经典古籍
    •   ( 1 条评论 )
    • (汉)张仲景|校注:艾军//钟妮//黄碧玲 /2015-09-01/ 广西科技
    •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金匮》)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东汉张机(仲景)著,约成书于公元3世纪初,原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一部分。晋代时,经王叔和整理,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一度散佚。北宋时,校正医书局孙奇、林亿等根据当时所存《金匮玉函要略方》残简本,以其中杂病为主要内容重新整理为3卷,改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全书3卷,共25篇,载病症60余种,列方262首。 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为全书总论,提出治末病以防疾病传变的原则,论述病因病机、诊断、预后、疾病分类、治疗原则等问题;第二至十七篇,分别论述内科诸病的辨证治疗,包括痉、湿:喝、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等30多种病证;第十八篇论述疮痈、肠痈、浸淫疮等外科病的脉证并治;第十

    • ¥9.36 ¥15 折扣:6.2折
    • 岭南卫生方/100种珍本古医籍校注集成
    •   ( 3 条评论 )
    • (宋)李璆//张致远|主编:刘从明|校注:张效霞... /2012-06-01/ 中医古籍
    • 《岭南卫生方》由李璆、张致远原辑,释继洪纂修,凡三卷,主要内容成书于宋元时期,比吴又可《温疫论》早300余年,提出瘴疟与伤寒不同及岭南“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元气不固,感而为病,是为之瘴”的病因说,并主张治疗上必须因地制宜,与《温疫论》有互通之处,但在治法上由于时地差异等原因,而一主苦寒,一主辛温,可以互参。此外,《岭南卫生方》纂集了岭南地区的早期医学著作,对了解岭南医学的学术发展,也有重要参考价值。

    • ¥7.15 ¥12 折扣:6折
    • 幼科推拿秘书 (清)骆如龙 著
    •   ( 13 条评论 )
    • (清)骆如龙 著 /2016-05-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书五卷,又名《推拿秘书》,清·骆如龙著于1691年,1784年刊行。卷一列保婴赋等歌赋,杂论儿科诊法;卷二述推拿穴位;卷三论各种推拿手法;卷四为多种病症的推拿治法;幼科药方附于卷末。推拿手法历代皆有不同发展,明代被列为专科,学术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明清时期推拿治法向其他学科渗透发展,疗效更为突出,其专科已较成熟。该书首录“保婴赋”等歌括,杂论儿科病诊法,次列推拿穴位及各种推拿手法,诸病推拿法,为中医儿科外治法之经典,可供中医临床医师借鉴。

    • ¥6 ¥10 折扣:6折
    • 汤头歌诀 (清)汪昂 著
    •   ( 9 条评论 )
    • (清)汪昂 著 /2016-08-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本书为中医四小经典之一,为清代名医汪昂老年所作。全书选录中医经验成方200余首,编成七言歌诀,并从方剂主治、组成、配伍、剂量等方面予以简要注释。其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便于初学者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书末附《续编汤头歌诀》,已补充《汤头歌诀》之不足。本书适合于中医师承、中医院校科班学生、民间中医师带徒、中医世家、西医学习中医者以及广大的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 ¥6 ¥10 折扣:6折
    • 四诊抉微 (清)林之翰 著
    •   ( 7 条评论 )
    • (清)林之翰 著 /2016-05-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清)林之翰《四诊抉微》诊断学专著,八卷,清代林之翰撰于1723年。作者博采《内经》、《难经》、《脉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理论及后世诸家之说,类例相从,更参一己之所得,编撰而成。其中望诊包括面部气色、五官、口齿、爪甲、舌诊、体表诸部以及小儿指纹、虎口纹等的瓣识;闻诊以听取患者的气息为主,察悉其元气之盛衰及病痛之所面;问诊以阐析张介宾“十问”为主,并问人品起居、嗜欲苦乐,使人知受病之本源;切诊详述部位、方法,以及辨脉总论,并仿《濒湖脉学》体例,列述二十七脉的形状、鉴别、主病等。末附《管窥附余》一卷,介绍原脉体用,重点分析浮、沉、迟、数等脉之常变。新中国成立后有排印本。

    • ¥9.3 ¥15 折扣:6.2折
    •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学苑出版社
    •   ( 13 条评论 )
    • (宋)骆龙吉 /2011-01-01/ 学苑出版社
    • 《黄帝内经》中的方剂,仅13首,而且基本上是一些小方、偏方。这对于应对形形色色的疾病,是远远不够的。其实,《黄帝内经》中方剂固然不多,但其中追溯病源、分析病理、列举治法之处,比比皆是。中医是靠思想治病的,《黄帝内经》给后人提供的,正是这种思想。正如庄子曰:“吾所好者,道也。” 骆龙吉撰述的《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就是其中杰出的著作。该书选取《内经》中的病证,附其原文,逐—解释,配上方剂,并详解方义。通过医理分析和方药的呈现,有助于读者对《内经》中所列病证有更切实的理解,也有助于理解古人处方用药之妙。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将中医的精微用经、论、方、法四者层层展现出来,历历在目,累累入心。学者如融入其中,细细品味,自可得其真趣。

    • ¥10 ¥15 折扣:6.7折
    • 温病条辨 (清)吴瑭 著
    •   ( 3 条评论 )
    • (清)吴瑭 著 /2016-08-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的一部代表著作,不仅系统讨论了温病学的理论,而且对各种常见温病提出了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该书不仅是诊治温病的重要参考书,而且历来作为中医的“四大典籍”之一,是学习和掌握中医学的推荐阅读之书。本书为白文本,不载历代注文,读者可直接领悟原著的风貌,适合有一定中医学习基础者、临床医师深入学习。

    • ¥9.3 ¥15 折扣:6.2折
    • 汤头歌诀 (清)汪昂 著
    •   ( 26 条评论 )
    • (清)汪昂 著 /2016-05-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汤头歌诀》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括。并于每方附有简要注释,便于初学习诵,是一部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刊印后相应地出现了多种后人续补、增注或改编的作品。其中1961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汤头歌诀白话解》,就是本书较为详明的注释本。现存清刻本、石印本、铅印本50余种。

    • ¥6 ¥10 折扣:6折
    • 医学特见记(第5辑)沈绍九医话 成才中医学院
    •   ( 15 条评论 )
    • 成才中医学院 /2010-09-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医学特见记分为论文与脉法原理两部分。论文指出了当时只注重汤头歌诀而不精研医理之弊,并对温病条辨及陈修园某些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沈绍九医话有论有案,所涉内妇儿诸科;论及方剂与用药,在医学泛论中,对伤寒温病等以及先贤诸家,均反映了某与众不同的见解。

    • ¥6.7 ¥11 折扣:6.1折
    • 医学特见记沈绍九医话/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
    •   ( 2 条评论 )
    • 邹慎 /2008-01-01/ 人民卫生
    • 医学特见记 本书分为:论文与脉法原理两部分。论文指出了当时只注重汤头歌诀而不精研医理之弊,并对《温病条辨》及陈修园某些观点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所附4个临床验案,见解独到,很有参考价值。邹氏在论脉法原理中介绍了其多年的诊疗体会,所论有据,令人耳目尤新,确有“特见”之感。 本次以祥记彬明印刷社1937年初版为底本,进行整理出版。 沈绍九医话 本书有论有案,所涉内妇儿诸科;论及方剂与用药,虽略略可数,无不是沈氏独到的体会。在医学泛论中,对《伤寒》《温病》等,以及先贤诸家,均反映了其与众不同的见解。沈氏从事中医临床4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惜幸存有限,书中所收载的临床诊疗案例,弥足珍贵,对于从事临床人员,很有参考价值。

    • ¥7.1 ¥11 折扣:6.5折
    • 脾胃论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 18 条评论 )
    • (金)李东垣 著 /2016-05-01/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

    • ¥6 ¥10 折扣:6折
    • 六因条辨 陆廷珍 著
    •   ( 18 条评论 )
    • 陆廷珍 著 著 /2010-09-03/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辨春温、暑病、中热等病;中卷论辨伏暑、秋燥、冬温、温毒等病;下卷论辨伤湿、伤风、风温、斑疹、痧胀、阴证等病。全书条分缕析,理法赅备,深入浅出,简明实用。是书成后,曾被“本邑人士奉为圭臬,传抄殆遍”。陆氏潜心玩索,临证数十年,于书中发遑古义,参附己见,脉象病原,用药加减,病证传变,靡不斟酌尽善,因此,本书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6.7 ¥10 折扣:6.7折
    • 上海名医医案选粹/现代***名老中医名***重刊丛书
    •   ( 22 条评论 )
    • 冯伯贤 /2008-02-01/ 人民卫生
    • 本书收集了上海丁仲英、朱鹤皋、沈琢如、祝味菊、郭柏良、徐小圃、徐丽洲、陈存仁、薛文元、顾渭川等16位名医验案,精选编纂而成。书中充分反映了上海有代表的 医家的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上海是名医汇集之地,在近代中医发展 占有重要地位,本书对于临床、科研、教学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 ¥8.4 ¥13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