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天文年历的主要内容包括太阳表、月亮表、大行星表、天象及日月食等,可供一般天文和测量人员使用,大地测量、航海、航空等工作部门用的历书可以采用基本数据编算。天文年历从1969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历算研究室编算,经历了两次大的改动,第一次是1984年,第二次是2005年。自2009年起,岁差模型采用IAU2006年第26届大会决议推荐的P03模型;自 2010年起,天文年历增加了大行星的主要天然卫星历表;自 2012年起,太阳球面位置依据IAU工作WGCCRE2006年工作报告推荐的模型计算;自 2013 年起,天文年历刊登的天文常数取白 IAU 2009 天文常数系统;自 2014年起,太阳系大天体历表根据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的 DE421/LE421教值历表计算。天文单位采用1AU2012决议推荐的新定义。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系统介绍射电天文干涉测量与综合孔径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下册(第9~17章):第9章对VLBI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介绍;第10章介绍如何测量可见度函数并反演亮度分布;第11章主要分析图像处理算法,包括压缩感知技术;第12章介绍取得极大进展的天体测量技术;第13章介绍传播路径上的湍流等中性介质对干涉测量的影响;第14章介绍传播路径上的电离层等电离介质对干涉测量的影响;第15章介绍范西泰特?策尼克定理,以及空间相干和散射;第16章介绍射频干扰的来源、影响以及分析抑制方法;第17章扩展讨论了干涉测量的其他应用。
天文学是一门探索宇宙中天体起源和演化的基础学科。《中国天文学 2035发展战略》面向 2035年,在对天文学的战略地位、发展规律与研究特点、发展现状与态势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天文学的关键科学问题、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以及优先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论述,并提出了加快天文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议。本书还分别阐述了星系宇宙学,恒星、银河系及星际介质,太阳物理,基本天文学,新兴方向,天文技术方法等天文学主要分支学科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
本书讲述了恒星形成理论的基本思想和一些基本观测事实。主要讲述的是银河系内的恒星形成的观测现象、物理过程及理论模型。内容包括小质量恒星形成、大质量恒星形成,以及其他地方很少会讲到的中等质量星形成。这是一本关于恒星形成的比较全面的教科书,虽然年代有一些久远,但书中的内容多数并未过时,是为数不多(如果不是唯一的话)可用的恒星形成教科书。
本书以吟诵中国星象的著作《步天歌》为线索,配以作者 的中国星官形象,以及在陈一得先生创作的步天规基础上创制的新版步天规,通过图解的形式向读者揭示了中国古代星官体系的秘密。书中涵盖了历史典故、诗词歌赋、书画碑拓等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又融合现代天文知识,既饱含文化色彩,又不失科学性、趣味性和生动性,是一部科普与人文相结合的佳作。
本书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第三版天文学名词,内容包括第一部分的天文学、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天体物理学、天文学史、天文仪器与技术、星系和宇宙学、恒星和银河系、太阳、太阳系10类,以及第二部分的星座、黄道十二宫、二十四节气、恒星、天然卫星、月面、流星群、火星8个专用名和天体名表,共5046条。本书对1998年公布的《天文学名词》做了少量修改,增加了一些名词,并对第一部分的名词基本上都给出了定义或注释。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天文学规范名词。
《家政服务员(基础知识)》 本套选题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编写,从内容和整体设计要求均按该标准进行整体设计和编写。面向对象以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的人员为主体目标。主要包括职业院校及应用型本科学生、从业人员或转岗人员等需要参加培训的人群。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程共包括《家政服务员(基础知识)》《家政服务员(初级)》《家政服务员(中级)》《家政服务员(不错)》《家政服务员(技师)》5本。《家政服务员(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各级别心理咨询师均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其他各级别教程的内容涵盖《标准》的“职业功能”“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相关知识”。 《家政服务员(初级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教材)》 为大力推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实
本书是一部来自 空间站、由俄罗斯英雄宇航员拍摄的独特的地球特色摄影集。从太空中欣赏我们称之为“家”的蓝色星球真的 惊艳,在太空中没有什么可以与它的外表相比。沙漠、城市、山脉、火山、河流、海岸和岛屿,这些平时在地面上见到的景观,这次您将借宇航员的视角,从太空轨道的角度看到不一样的它们。俄罗斯传奇宇航员谢尔盖·梁赞斯基在太空为读者捕捉了地球充满奇迹感和艺术性的大量珍贵照片。 这颗旋转不休的美丽行星,它那奇妙的成千上万种颜色,将在本书中以一种 惊人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身处太空中观察地球,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机会,在这本书中,宇航员带来了他在太空中精心拍摄的高质量的图像,其中8幅图片以可展开的全景拉页形式排版。翻开书页,从那浩瀚宇宙中,观赏这个令人惊叹的“千色星球”,欣赏地球的千色百
《Introduction to Cryospheric Science/冰冻圈科学概论(英文版)》系统地介绍了冰冻圈科学,其内容涵盖冰冻圈组成各要素的形成发育、演化和研究方法,冰冻圈与气候系统其他圈层及人类圈的相互作用,涉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地缘政治等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