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通史》是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持的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全国农史界权威专家参与研究、编写工作,是一部开创性的大型学术著作。 《中国农业通史》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农业发展历史的巨幅画卷!以时代为经,以史事为纬,经直纬平,源通流畅,突出了每个阶段农业发展的重点、特征和演变规律,真实、客观地反映了农业发展历史的本来面貌。《中国农业通史》共10卷的编辑出版是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共同主持的农业部重点科研项目,从1995年12月开始启动,经数十位农史专家编写,《通史》各卷先后出版。《通史》的出版,为传扬农耕文明,服务 三农 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业界和广大读者的欢迎。 本册是《原始社会卷》,共十章。
本年鉴较系统地记述了我国有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划等贯彻执行情况;有关领导、专家对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论述;本领域内相关行业的发展综述;简介了相关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名、优、特、新产品;登载了农产品加工业的 外统计资料;记载了相关的 标准、行业标准、专利以及本行业的大事记。本年鉴资料新颖、准确、科学、翔实,内容丰富,可供政府管理部门、协会、学会、中介组织、生产企业、科研教学单位的管理人员、策划人员、教育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本报告全面地反映了2023年国内外经贸环境变化、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基本情况、2023年农产品贸易前景展望、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基本形势,分品种、分地区地介绍了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专题部分介绍了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农产品贸易政策变化,2023年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跨国公司与农产品贸易、农业贸易谈判、农业贸易救济、农业产业安全等,附有2023年农业贸易大事记和年度贸易相关数据。
.
未来10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由高速增长适应性调整为中高速增长,农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以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饲料、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为对象,对未来10年的生产、消费、价格、贸易进行了展望,主要结论如下:一、谷物自给率稳定在97%左右二、油料生产稳步增长,进口增加明显三、棉花产量和进口呈下降趋势四、食糖消费继续增长、自给率下降五、蔬菜需求继续增加、供给有保障六、水果生产增速放缓、消费增长较快七、肉类生产能够基本自足八、禽蛋产量和需求继续增长九、奶类生产放缓、进口增加十一、饲料产需将出现缺口十、水产品产需缺口有所扩大
根据**农村* 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 和 质量兴农、科教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 部署,围绕全*农*品质量安全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农村*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开展禁限用农药和兽药的跟踪与评价工作。针对我国的68种禁限用农药(禁用46种,使用22种)、进行跟踪分析,根据拟定的技术模板,查询农药理化*质、毒理学和环境归趋等信息,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潜在的管控建议;重点针对我国自2002- 2018年的***176号公告、193号公告、1519号公告、2292号公告、2638号规定的内容罗列出了目前禁限用
山西农业大学杜俊杰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率先开展欧李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存与利用研究,30多年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将这一资源开发利用,取得很好的结果。 杜俊杰教授从青年时开始便立志研究欧李,克服重重困难,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其中,带出了一支欧李研究队伍,建立了欧李种质资源库,选育出我国di一个欧李品种以及后续多个品种,完成了配套的繁育和栽培技术,研发了十多种欧李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链,支撑着欧李产业发展。他将这种鲜为人知的野生果树发展到产业化开发阶段,是我国近些年野生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成功案例。杜俊杰教授退休之后,仍然热衷于欧李的研究与开发,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形成了《中国特有林果 欧李》一书。
本书系统总结了中国植保机械装备与施药技术研究领域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技术与新成果,特别是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植保现状以及新世纪以来实施的农药减量计划,重点介绍了当前适合于不同专业作物的自动对靶喷雾技术与机具、自走式水稻风送喷杆喷雾技术与机具、循环喷雾技术与机具、防飘喷雾技术与机具、静电喷雾技术与机具、植保无人机低空低量航空施药技术与装备等新型高效减量现代化的 的施药技术与装备。 本书可供植保机械科研人员、高等学校师生作为阅读,也可供广大农业生产人员、农药生产制造商、农药使用者以及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考。
本书全面介绍了中国稻米生产的概况,对生产、贸易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国际比较。内容包括中国水稻分类、中国水稻区划与耕作制度、中国水稻情势分析、 中国水稻种植主体□迁、全球水稻生产概况、全球主要国家水稻生产特点、中国水稻消费情况、稻米交易市场发展情况、稻米市场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 水稻生产成本效益国际比较、中国大米品牌发展现状、全球稻米贸易格□演化、 中国稻米进出口贸易与国际竞争力、中国水稻生产支持政策等。该书适合作为稻米生产、贸易从业者,以及稻米产业链相关研究学者的参考书。
秋海棠属植物是 维管植物数量排名前五的大属之一,原生种超过2100种,培育的品种 是数以万计。对于一个物种多样性如此丰富的大属,识别与鉴定并非一件易事。植物的鉴定往往涉及精细的形态结构描述,但鉴于秋海棠属植物种类繁多,早年发表的大部分种类 是缺乏详细的形态图片,不管对专业人士还是爱好者进一步探究都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秋海棠属植物形态解剖图鉴》是目前 上 一本有关秋海棠属植物形态解剖的专著,全书 展示了 95种秋海棠属原生种类及32个栽培品种,每个种类包含了植株的整体形态、茎、叶、花等各个器官的细节。为了保证科学性,全书根据秋海棠属植物的全球分布情况,并基于目前使用 广泛的马克·休斯(Mark Hughes) 分类系统(2024)对原生种进行了分组编排。本书不仅适用于植物学、园艺学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大中专院校师生,普
本书总结了作者40年来的科研、教育和社会活动,包括科研教育社会活动、团队建设和回忆三篇。第一篇试图从组织或参加这些活动的初衷、收获和心得等诸多层面真实再现当年的活动实景和心理感受,铭记作者学术成长过程中诸位先生给予的指导、关爱和支持,回顾检讨指导研究生、博士后和青年学术骨干的收获和不足,总结团队创建、研究方向选择与拓展以及团队文化的形成过程。第2篇汇编了作者指导的博士后和研究生的学术论文摘要,旨在从人才培养视角呈现作者学术思想和理念的萌发 初成 锤炼 再发展过程。第3篇是团队成员对共同从事科研工作和一起生活的回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当年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听专家田间讲课 定价 25.80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01月 开本 32 作者 赵广才 著 页数 ISBN编码 9787109261204 内容介绍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听专家田间讲课》基于作者长期一线工作积累,以问答的形式详细介绍了优质专用小麦概念及其品质特点,尤其是重点介绍了我国小麦以及优质专用小麦品种及其高产优质栽培实用技术,书稿内容简洁、科学实用,很适合广大农民读者学习掌握。 目录 出版者的话 讲 小麦生产基本知识 1.小麦有多少个种? 2.什么是小麦的生命周期? 3.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 4.什么是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
作为丛书分册之一,徐妍,刘广文主编的《农药液体制剂(精)/现代农药剂型加工技术丛书》主要从理论和工程技术两方面分别系统地介绍了当前各种主流农药液体制剂如微乳剂、悬浮剂、乳油、可溶液剂、静电喷雾、生物农药制剂、超低容量剂、悬乳剂、水乳剂、油悬浮剂、气雾剂、液体蚊香、微胶囊剂以及种子处理剂的加工技术。并对每种剂型的理论基础、研究现状、开发方法、开发实例进行了详细介绍。 另外,为便于读者查阅,部分章节还设有农药制剂的分析方法等内容。 本书可供广大农药剂型研发及农药生产企业有关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本书从固体制剂开发的基础理论、助剂的作用机理、制剂的开发与生产技术等多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粒)剂、干悬浮剂、可乳化粒剂、粒剂、水分散粒剂、片剂、除草地膜、烟(雾)剂、固体蚊香、饵剂
《石元春全集·自传卷》以石元春院士的个人经历为主线,时序为轴,记录了他一生的经历,全书共十四章。第一章至第四章写成长与感恩;第五、六两章写建曲周试验区和参加黄淮海科技战役;第七、八两章写校长十年;第九
稻麦两熟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一种水旱轮作作物耕种制度,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流域并向黄河流域发展。本书以建设现代稻麦产业为宗旨,围绕更加科学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和人为投入资源,达到稻麦两熟周年平衡高产、优质高
【新华书店旗舰店】 农药安全使用手册(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著 原价 ¥180.00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12-01
The China Agricultural Outlook Report (2021-2030) released by the China Agricultural Outlook Confere
本书从固体制剂开发的基础理论、助剂的作用机理、制剂的开发与生产技术等多个角度,详细介绍了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粒)剂、干悬浮剂、可乳化粒剂、粒剂、水分散粒剂、片剂、除草地膜、烟(雾)剂、固体蚊香、饵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