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集约化养殖条件下畜禽有机肥安全利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畜禽有机肥质量特征,重金属、抗生素、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典型污染物在农田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环境风险,基于污染物阻控的有机肥生产工艺优化技术,基于农田土壤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机肥合理施用技术和案例,还介绍了当前有机肥生产的主要技术工艺。
本书涵盖了昆虫不育技术的各个方面,从历史到未来应用的前景,在主要章节阐述了昆虫不育技术的原理、技术组成和应用;昆虫不育技术的四个主要的策略—拟制、根除、遏制、预防一以及这些策略的实例;其他章节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管理的角度加以论述,并分析了整合昆虫不育技术的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书提供了大量有关的信息和参考资料,这将成为该学科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资料参考标准。来自十九个不同国家的作者在这一领域都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的研究反映出昆虫不育技术的国际性特征。 至今仍无一所大学开设有关昆虫不育技术的课程,因此,本书主要面向选修普通动植物保护的学生,然而该书对昆虫不育技术全面深入的探讨以及该技术在大面积害虫综合治理项目中的应用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师、动
编者以三年多的不懈努力,从几千张农机图片中筛选出几百幅精彩的农机照片,配以翔实的文字说明,编辑成该册《中国农业机械化图鉴》。本书不仅收集了中国古代农器图谱,而且以纪实的照片展示黑龙江省、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中国现代农业机械化进程的闪光点。全书共分为十四章,包括: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第二至第十章,九大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小麦、马铃薯、棉花、花生、油菜、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包括耕整地、种植、中耕、植保、航化作业、谷物收获、烘干等各生产环节;第十一章,经济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第十二章,精准智能农业技术装备;第十三章,近现代农机发展轨迹;第十四章,古代农器图谱汇集。
根据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农业部部署了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北京市农业局积极响应,在各区县农业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各传统农业系统所在乡镇的通力配合下,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技术支持下,顺利完成普查工作,共整理出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符合农业文化遗产概念与标准)50项、要素类农业文化遗产资源485项、已消失的农业文化遗产资源316项。
本书是著者30余年来在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方面潜心研究的结晶,结合国内外作物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和实践,系统总结凝练了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原理与技术。本书主要阐述了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含义与范畴,系统介绍了种质库、种质圃、离体库等保存方式的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的原理与技术,主要包括种子、植株、块根、块茎、茎尖、休眠芽、花粉等保存载体的寿命延长机制、活力丧失机制和遗传完整性维持机制,种质入库圃前处理、监测预警和繁殖更新等技术,以及库圃设计与建设的工艺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