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当下园艺的最热门技能 嫁接,每种植物的嫁接步骤都讲解得非常清晰,并配了相应的图片,一看即懂,一学就会。书中还有一些的小贴士,提醒读者要注意的小细节,十分贴心。配图清晰、精美,阅读门槛低,容易上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园艺爱好者的必*书。在进行具体讲解时,首先介绍培育难度、嫁接类型、建议砧木等,然后分步骤讲解,十分详具体。无论是从事嫁接工作的初学者还是园艺嫁接爱好者,都能通过此书有所收获,初步掌握嫁接的方法和技巧。
本书面向园艺爱好者,选取了当下园艺的最热门技能 扦插作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可以扦插的植物超过百种,如一些多肉、绿萝及其他草本花卉,一些乔木类植物也有涉及,每一种植物都有详细的插图及操作步骤,图片清晰、精美,阅读门槛低,容易上手,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园艺类工具书收藏和经常翻阅。本书后附专业术语解释,方便零基础的园艺爱好者阅读。另外,书中还附带一份分类索引,作为目录的补充,能够让读者快速找到不同类别的植物,非常好用。
面向我国粮食安全保障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重大需求,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和投入机制研究,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区、地形地貌、口粮作物品种,因地制宜、因品种而异,明确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标准,明晰不同类型高标准农田的 万亩片 千亩方 工程配套定额和亩均投资标准,并创新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和地、技、艺融合技术投入机制,为打造符合农业强国建设要求的高标准农田,铸造我国粮食安全的 钢锚 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探索。
全球95%的粮食产量依赖于土壤,然而土壤正在以不可持续的速度被侵蚀。21世纪内,全球的大部分农田将失去表层土壤。气候变化造成的侵蚀加剧,加上世界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对粮食的需求与日俱增,迫切需要解决这场危机。当代著名微生物学家汉德尔斯曼面向非专业读者,颂扬土壤的能力,揭示气候变化、土壤侵蚀、粮食和水安全以及药物发现之间的复杂联系。她讲述了土壤的起源故事,解释了土壤如何被侵蚀以及随后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她从几千年来持续耕种同一土地的原住民那里吸取经验,为大规模农业发展提出了建议。本书是一部令人振奋的作品,它将启发我们重新思考现代化农业,并告诉我们该如何走出正面临的土壤困境。
本书在中国作物生产与资源要素数据服务云平台基础上,以1985-2015年我国10余类作物布局为主线,系统分析了1985-2015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的时空变化,阐明了近30年来我国主要农作物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趋势,明确了近30年来我国种植结构演变规律特征,为未来我国作物布局优化提供了科学支撑。全书是基于编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整理分析完成的,可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和学生以及关注我国种植结构变化的相关人员参考。
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通过遗传改良提高作物的养分效率,选育高产与养分高效协同的作物新品种。《作物养分高效的生理基础与遗传改良》以作物生产中 重要的3个元素——氮、磷、钾为重点,论述了作物高效吸收利用养分的生理基础,作物适应养分胁迫的形态、生理与分子机制,作物养分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作物养分高效性状的遗传机制与数量性状位点,作物养分高效的遗传改良与转基因育种等。《作物养分高效的生理基础与遗传改良》总结了该领域 外 研究进展,可供从事植物营养学、环境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及作物育种学相关研究人员参考。本书由米国华等编著。
本教材是作者在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吸取其他教材之长,针对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茶艺服务课程而编写的教材,还可供茶艺师职业等级考核培训使用。 全书分为五章,主要介绍了有关茶的历史文化、茶叶的基础知识、泡茶的基本技法与操作规范、常见茶类冲泡方法等内容。理论与实训教学内容完备,理论知识点符合高等院校学生实际需求,实训内容便于理解操作,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课程附带的慕课资源均拥有原版版权,可辅助相关软件进行课堂演练。 本书遵循行业规范标准,对学生进行六大基本茶类(白茶、黄茶、绿茶、红茶、青茶、黑茶)及其再加工茶的冲泡训练;使其掌握茶艺服务的要领、标准、流程及礼仪要求;掌握茶艺师技能鉴定所需的各种茶艺知识要点;具有自行设计茶席的基本能力,了解服务程序;能熟练介绍茶具,针对不同茶品进
闫长生主编的《广适性小麦新品种鉴定与评价(2017-2018年度)》为2017—2018年度 小麦良种联合攻关广适性品种试验结果汇编。主要内容包括2017—2018年度 小麦良种联合攻关广适性品种试验黄淮冬麦区南片、黄淮冬麦区北片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试验总结,以及小麦抗病性、抗旱节水性、抗寒性、冬春性、耐热性、耐湿性、穗发芽抗性、品质测试、关键养分测试、氮磷高效利用测试、DNA指纹检测等重要性状测试。 本书的出版对筛选适宜不同区域种植的广适性小麦新品种,建立小麦品种评价体系和测试网络,加快优良品种审定和推广步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