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用了先进的3D建模技术来呈现173种不同的水生生物括养殖鱼类、外来鱼类、濒危鱼类、小型原生鱼类、软体动物以及淡水哺乳类。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使图书更具吸引力,也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观察这些水生生物,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它们。书中使用了大量的3D图片,这些图片可以提供比传统照片更为的视角,让读者仿能够亲自观察到这些生物的真实形态。通过这种方式,本书不仅能够吸引广大公众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水生生物多样的认知,还能为水生生物分类学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有用的参考资料。
本书共分为十三章,具体内容为:中国水产养殖与水产饲料,鱼类摄食与饲料投喂,鱼类的肝(胰)脏健康与饲料的关系,鱼类的肠道健康与饲料的关系,鱼体健康、饲料与鱼类体色的关系,动物蛋白质原料,植物蛋白质原料,淀粉类原料,油脂类原料,矿物质和维生素,鱼类饲料配方,主要养殖鱼类的饲料,鱼类饲料技术与饲料产品的发展等。 本书内容涉及水产饲料应用基础研究和相关技术发展,主要读者群为水产养殖业、饲料与饲料添加剂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以及有关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领域、水产养殖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师生学者等。
内陆天然盐碱湿地是 《湿地公约》中的主要湿地类型之一。本书面向湿地科学的 需求、学科前沿和 前沿,是作者基于多年来从事内陆天然湿地鱼类资源调查和盐碱湿地渔-农-牧综合利用试验示范所获取的资料,总结科研与生产单位的新技术成果和群众经验并参考有关文献撰写而成的,旨在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全书共两篇6章,内容涉及湿地 效益的两个方面——物种基因库功能和渔业功能,包括盐碱湿地鱼类种群多样性与群落多样性、盐碱湿地水环境与渔业的关系、沼泽湿地生态渔业、稻-渔-牧综合种养以及苏打盐碱湿地对虾的驯化移殖。书末给出相关附录6篇。
由于计算的性能改进和可移植性及小型化的发展,使用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程序支持渔业和资源管理活动仍在迅速扩大就好像它应用的研究领域具有的多样性。电脑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渔业研究是明确的。 我们描述的趋势,继续发生在整个 渔业研究社区、产生显著的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我们对自然系统的基本、了解,帮助渔业专业人士检测模式和开发工作假设,提供关键的工具理性管理稀缺的自然资源,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检索、文档数据和数据源,通常鼓励 清晰的思考和 周到的分析渔业问题。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介绍了人工鱼礁结构和组合的优化设计,以及建设选址等相关理论探索与技术研发成果;通过若干建设案例,阐述了人工鱼礁在岛礁海域、海洋牧场等不同类型或功能海域实现渔业资源增殖养护目标的建设路径和方式;系统归纳了人工鱼礁建设在投放工程质量、生态调控规模、影响空间范围、局部群落格局等方面的评价方法,并对人工鱼礁的建设与后期管理提出了建议。本书内容可为各海区的人工鱼礁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也可作为涉渔涉海专业相关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参考用书。
本书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详细描述了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的分类名称、特征特性、地位作用和开发利用等情况,是记录水产养殖业发展历程之作,是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成果展示之作,也是水产养殖的科普宣传之作。本书的出版将为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科学普及水产养殖知识提供有益参考,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龟鳖产业核心技术图谱》是一本图文并茂的技术经济类大型工具书。全书30万字、600幅彩图,图解中国龟鳖产业链和核心技术,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收藏性。特色是一个主干、两个翅膀和一个核心。主干是中国龟鳖产业链,介绍了中国龟鳖产业链系统,读者会发现,在这个系统中,无论是基础的养殖、观赏,还是高端的各个产业环节,我们所处的位置一目了然。整合产业链是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和价值的重要途径。两个翅膀是高端产业链和基础产业链。一个核心就是向产业链主干里注入核心技术。读者关注的不仅仅是产业链问题,而且还希望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核心技术,因为市场竞争说到底是技术竞争。
水虻总科包括木虻科和水虻科两个科,是双翅目短角亚目中比较原始的类群。水虻科是较大的类群,全世界已知3000余种;而木虻科种类稀少,仅138种。水虻总科分布广泛,大部分幼虫腐食性,可以用于处理禽畜粪便,并可作为动物以及提取生物柴油,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少部分植食性幼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 杨定、张婷婷、李竹编著的《中国水虻总科志》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研究简史、材料与方法、形态特征、生物学及经济意义、地理分布等内容,力求介绍木虻科和水虻科研究的 进展。各论部分系统记述我国木虻科和水虻科共计58属383种(包括38新种),其中木虻科3属37种,水虻科55属346种;编制属和种检索表,提供305幅插图和124图版。书末附参考文献和英文摘要。本志可供从事昆虫学教学和研究、植物保护、森林保护以及生物防治工作者
《2024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由 渔业渔政管理局组织编写,全书共分七个部分,包括经济核算生产生产要素、加工与贸易、渔政管理、科技与推广、灾害、附录,附录中有2023年全国渔业统计情况综述和附录(包括水产品产量数据调整说明,调整后历年水产品产量对照表,渔业统计指标解释)。统计数据中,远洋渔业数据按照远洋渔业管理办法进行统计,水产品贸易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统计,渔业科技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相关统计资料,技术推广数据来源于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其余数据来源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渔业主管部门和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