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辞典系介绍中国篆刻史事及篆刻艺术的专业性辞书。全书分辞部、字部及附录三部分,旨在为研究者提供有关篆刻辞汇的解释和相关资料,以及汉字在历代印作中的不同篆体、章法和刀法。本详词典可供印学研究者、篆刻家、篆刻爱好者使用,亦可为书法、金石学、考古学、文字学以及艺术史等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本辞典条部分包括篆刻史事、篆刻术语、篆廖理论、篆廖著作、印章制度、印章类别、篆刻技法、篆刻流派、篆刻家、篆刻材料及用具以及相关交叉学科的部分条目,共收四千七百余条。 本辞典所收篆刻词汇皆以史书、美术论著及笔记杂考等多种原始资料为基础,结合书证、溯源、并吸收现代辞书注释进行释义。 本辞典计收入常用汉字印字约二千字,古玺、汉印及其以下历代印拓约三万余方。 为保持印章的完整性,本部所收印字均
《中国篆刻流派创新史》以系统的架构、翔实的史料,辨析入里地阐述了篆刻艺术的复兴时代——明清以降的流派时代及其艺术精神,堪称是作者韩天衡、张炜羽数十年学术思想的结晶。 《中国篆刻流派创新史》主要有以下四点特色: 一、以“推陈出新”的史学观念,建构五百来篆刻流派发展史的框架。 二、以篆刻发展和流派孳变视角遴选篆刻艺术家。 三、体例严谨,脉络梳理清晰,编排主次分明。 四、引入新见资料,体现研究成果。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书法史论丛书:秦汉篆隶研究》收录的约20篇论文基本涵盖了与秦汉篆隶有关的各个方面:书法理论、书体演变、书法艺术特点、书写材料等的综述性研究或个案研究,基本反映了书法理论界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
徐正濂先生当代篆刻家、书法家。其印章风格建立在独特而张力十足的篆字造型,和简明率直的刀法之上,强烈独特的图式让人过目不忘,自成一格。近几年又于篆书用力尤勤,于甲骨、金文以及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广泛涉猎,独标新致,其书法与篆刻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今将其最近的篆书作品与一些篆刻作品结集出,以飨广大书法篆刻爱好者。
这套书以历代篆刻形式发展为脉络,分为先秦古玺、秦汉官印、秦汉私印、明代流派印、清代流派以及近代名家的篆刻赏析,每本选100方印张,图文并茂, 内容分两部分:一、立体图(或边款)和印面图。 二、从历史背景角度解析印的由来、印面文字的含义以及大小尺寸;从篆刻创作角度分析印章布局、章法、刀法的处理等赏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