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一说为琅琊临沂人。玄宗开元进士,出为平原太守。肃宗时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刑部尚书,累进封鲁郡公。颜真卿家学渊源,精於书法,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格,是唐代的大书法家。此碑首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正书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此碑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刊石。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陕西兴平县千福寺,今存西安碑林。
《王羲之 乐毅论》内容包括:《乐毅论》是三国时期魏夏侯玄(字泰初)撰写的一篇文章,文中论述的是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及其征讨各国之事。该帖有题款(永和四年十二月廿四日书付官奴),有人考证说,官奴是其子王献之。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力就。送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草书具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后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之列。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
颜真卿(公元709-785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人,一说为琅琊临沂人。玄宗开元进士,出为平原太守。肃宗时迁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时官至刑部尚书,累进封鲁郡公。颜真卿家学渊源,精於书法,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格,是唐代的大书法家。此碑首题“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感应碑文。”正书三十四行,每行六十六字。原在唐长安安定坊千福寺,宋代移西安碑林。 楷书,高285厘米,宽 102厘米,此碑为岑勋撰文,颜真卿书,史华刊石。天宝十一年(公元 752年)刻於陕西兴平县千福寺,今存西安碑林。
《启功临怀素草书自叙帖》内容简介:坚净居是咨功先生的斋名,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名扬海内外的书法大师。他独树高标的书法成就,来自他的天分,更来自他的勤奋。先生对书法的勤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广泛的搜集历代法书数据,二是对数据进行深入的研究,三是坚持不懈的临习前贤法书。先生对法书资料的搜求可谓不遗余力,在经济极其困难的时期,或节衣缩食购置,或向友人求赐照片,或用书作交换。
赵孟頫(1254—1322),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中年曾作孟俯,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力就。送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来奉元世祖征召,历仕五朝,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信佛,与夫人管道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草书具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力。后人将其列入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之列。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认为他的书法直接晋人。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
坚净居是启功先生的齐名,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名扬海内外的书法大师。他的书法根基于中国历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又有本人鲜明的时代风格,结构严谨,体势劲媚,可谓出古入新,自成一体。本套丛帖收录的仅是先生收藏、研究或临习过的古代碑帖的一小部分,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代宗师在成就其业绩的漫长道路上所留下的艰辛与坚实的足迹,可以从字里行间领悟到为学为书的道理,学到在别处学不到的知识。对于从事书法学习和研究的朋友来说,或许更是一面可资对照的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