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书院系列·名碑名帖完全大观:赵孟頫·洛神赋》收录多篇楷书书法作品。书法是中华民族古老而辉煌的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众多名家名作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书法文化的宝库,且代代承启,递嬗演进,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艺术品种,表现出浓郁的东方神韵。 改革开放30年来,传统书法艺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随着书法创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望能深入细致地理解古人留下的碑刻法帖名作。而先贤们留下的碑刻法帖大多为长篇的祭文、文论、书札、碑文、铭记等,其内容、形式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且由于千百年来风雨侵蚀、捶拓剥落等原因,其中的许多碑帖漫漶或蛀蚀严重,碑帖上有些字已很难辨识。再则许多传世书迹字径很小,其中又夹杂着大量的异体字、古体字甚至早已废弃不用的字,致使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太宗文皇帝制,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因碑前刻有7尊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三绝碑》、《千王碑》等。唐朝玄奘自贞观三年(629)到印度取经,历时17载,杖策孤征,行程5万里,游历西域十六国,取得大乘真经回归中土;到长安后,翻译经、律、论三藏要经共657部。为表彰其事,贞观二十二年(648),唐太宗李世民亲笔御题《三藏圣教序》。翌年,皇太子李治根据唐太宗的序题写《述三藏圣教序记》。《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收刻了唐太宗序文、皇太子李治记文、唐太宗答敕、皇太子李治答笺及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内容,由弘福寺和尚怀仁集右军墨迹钩摹,文林郎诸葛神力勒石,武骑尉朱静藏镌刻。
本册收录了书坛泰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神龙本《兰亭帖》。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已是举世公认,他的诗文水平也颇为了得,本篇就是一篇写景优美,简约隽永的赋文佳作,表达了一个艺术家面对人生离别产生的惆怅之情。《兰亭帖》真迹虽尚未现世,我们选择公认最忠于王羲之的真迹的摹本神龙本以飨读者。
米芾,中国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精于鉴别。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善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梁培先编写的这本中国书法大师精品系列丛书之《米芾》为我们评述了米芾的生平,分析了他的艺术成就,摘抄了他的书画理论,辑录了后人对他的评价。其中还附录了其主要传世作品年表一份。
沈尹默先生(一八八三—一九七一)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大家。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与同时代的诸多书家相较,沈尹默是紧紧把握书法史上的主脉,最核心、最精良的二王一系『法脉』,而尽一生努力参究实践的书家。这条『法脉』自魏晋钟王至唐宋元诸大家传承以来,至二十世纪初,基本上湮没失传,因沈尹默得以恢复,并进而总结提高。所谓『法』,即书法之灵魂,最核心的技艺法则——笔法!沈先生毕生通过自学实践能透出此关,并将其科学笔法理论无私奉献于世人,实在是对中国书法史的重大贡献! 自古以来,书法家与善书者是不易辨别的。前人虽有『古之善书,往往不知笔法』之语,对于一般学者仍是懵懂难晓。沈先生云:书家必须是『谨守笔法』者,而善书者虽能写出丰神逸趣的好字,但以笔法较之,多有未合,即是善书而非书家。说明前人
李海珉编著的《南社书坛点将录》从1180多位南社社员中选择了75位书家,收集了500多件书法作品,先总论南社书法,接着分别以南社书法大家、南社书法家、南社善书者(上)和南社善书者(下)四个部分,对南社成员的书法作出介绍及评析,由于南社善书者人数较多,故而分为上下两章。本书对每位南社书家的论述,先列人物小传,再作评论或鉴赏。对的书法家,评判他们对书坛的贡献;对一般的书家,鉴赏他们书法的渊源、师承和特色。本书分析书法,不仅仅注重其艺术。更注重其所书内容。南社的书家,多有积极用世之心,他们的书法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珍贵史料,产生了积极影响。
怀素(725—785)唐代僧人、书法家、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少时在经禅之暇,就爱好书法。他性情疏放,锐意草书,更喜饮酒交结名士,与李白、颜真卿等都有交游。其书法以 狂草 名世。其狂草继承张旭又有新的发展,谓 以狂继颠 并称 颠张醉素 。对后世影响极大。怀素善以中锋笔纯任气势作大草,如 骤雨旋风,声势满堂 ,到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的境界。虽然如是疾速,但怀素却能于通篇之中,极少失误。与众多书家草法混乱缺漏相比,是在高明得多。怀素的狂草,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这确实要归功于他的极度苦修中得来。怀素传世的书迹较多:计有《千字文》、《清静经》、《圣母帖》、《藏真帖》《律公帖》、《脚气帖》、《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四十二章经》等。就怀素作品
《怀仁集王羲之书心经》在编排上忠实于原碑,较好地再现了原碑的面貌,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法临习范本。王羲之的原帖、集字帖是最直接的学习书法的方法,《怀仁集王羲之书心经》对于王羲之字的用笔方法和间架结构,提高个人的书写水平有很大帮助。
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堪称是千古名篇,为历代书法家所喜爱,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文征明、祝允明等名家都留下了传世墨迹,现有当代楷书大家刘小晴先生以小楷的形式书写此文,通篇一气呵成,字字珠帘。《刘小晴小楷》以高精、原大印刷出版,体现了刘小晴在小楷上的功力之深厚,也给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学习、借鉴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