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由吴玉如先生书写的三幅作品组成,分别是草书《离骚》,小楷《黄庭经》,小楷《乐毅论》。其中《离骚》全文是吴玉如在莫斯科期间,在彩笺上用草书书写而成。吴玉如在莫斯科期间,还临写了王羲之的小楷《黄庭经》。这些作品作为信物送给了其爱人,保留至今。 吴玉如生前还曾临写王羲之的小楷《乐毅论》数本,此次出版的为留在其爱人处的手迹。此临本是一九三一年(岁次辛未)春天所写,当时吴玉如先生春秋正富、精神饱满,功力却已臻于人书通会之境,显得神完气足。如果对照原碑帖,会发现此次出版的《黄庭经》《乐毅论》与其极其相似,这也正是他所倡导的 临古人书必先极似,能似得其貌,而后任己为之,可言得其神 。这一理念能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提供借鉴。
\"孔子被称作“圣人”。一部《论语》道尽人生百态,思想穿透千年,其文约意丰的言辞语句,蕴含着鲜活的中国智慧和包罗万象的人世道理,可助人修身、为学、齐家、治国。这《论语》一共20篇约500章,每天只需读懂、 读透一两章,一年便可读完整部《论语》,用每日一读的简约方式,享受 硬核的中华文粹,建立终身学习的思维模式。 本书一大特色是把书法和《论语》有机结合, 书法家、中国书协 孙晓云女士用精致小楷抄写整部《论语》,力求把枯涩的文字变为书香墨趣,这本书饱含着她独特的艺术情思,通过书法墨迹传颂出国学的精髓,传统的要义。同时由府建明教授对原典原文斟词酌句且饶有趣味地进行了细致、简明的解读,既可以帮助初涉古文的学生翻译古文,也为深入阅读提供知识性的注解和引导。这部《日读论语》是一部极为独特的“国学书法
朱省斋是一个学者型的鉴藏家和书画商人,他先后撰写和出版了五本有关书画鉴赏方面的书籍:《省斋读画记》、《海外所见中国名画录》、《画人画事》、《艺苑谈往》和《书画随笔》。由于朱省斋曾出任过国民政府的高官,又曾主编过著名的文史杂志《古今》。加之他又是出生于书画世家,精于鉴赏,所以他在当时的香港收藏界中颇具人脉渊源,也与大陆文物机构和日、美公私藏家关系甚密,他因此见证了许多中国书画名迹的流转海外或回归大陆的经过。本书即是对其著述的汇集整理,并在其内容的基础上,配置高清大图,以期符合读者鉴赏之需求。
遴选当代中青年书法家中卓有成就者,收录其代表书作60 余幅,并录其 论书文字及业界评论文章计万余言,全面展现其理论观念及创作成就。
在二十世纪的百年历史中,阳泉地域性书法艺术发展不到三十年,郭兴邦先生字慧生、云舫,晚号铁石,在书法界其独特的艺术风貌颇具影响。高宪明编著的《郭兴邦》从二十世纪社会纷繁喧嚣的空间中悉心搜集并梳理出郭兴邦先生书作作品百余幅,收集成书,可供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
历代兰亭序墨宝——虞世南临兰亭序 经明代著名书家董其昌鉴定,这件被称为“兰亭八柱”的墨迹,系唐代著名书家虞世南勾摹本。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曾为著作郎兼弘文馆学士,授秘书监,封永兴县子,故有“虞秘监”、“虞永兴”等称。 比帖由元代张金界奴进呈给元文宗,钤一“天历之宝”,故后有“天历兰亭”、“兰亭张金界奴本”之称。卷前有清乾隆帝题写的“兰亭八柱册并序”,卷俊有宋代魏昌、杨益题跋,明代宋濂、董其昌、张弼、陈继儒等人题跋,清代乾隆帝题跋和观款。钤有宋内府、清内府诸收藏印记。 此帖纸本,纵二十四点八厘米,横七十五点五厘米,藏于故宫博物院。 历代兰亭序墨宝——褚遂良临兰亭序 这件题有“褚摸王羲之兰亭帖”的珍迹,传至清代,又有“兰亭八柱第二”之称。褚遂良,唐
《浙江圖書館藏名人墨跡精選》原由浙江圖書館選编,作為浙江古籍保護工程——古籍民國文獻系列出版物之一,二00九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當時按照選擇具有較高學術史料價值與藝術觀賞價值的清康雍乾嘉時期碩翠大家手跡,的原則,從浙江圖書館典藏文獻中遴選出林佶、錢陳羣、袁枚、梁同書、姚鼐、阮元等六人的手書詩稿,匯為一编,展示館藏精品,提供学界參考。
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陆一飞书法集》辑录了陆一飞先生近二十年来的书法精品,尤以近年变法之作居多。读者在欣赏其书法作品的同时了解陆一飞先生的艺术发展之路对从学相关艺术者也是有许多借鉴意义。 陆一飞先生是当代书坛少有的既具备深厚传统学养,同时又把研究领域扩展到书法现代性探索的杰出学者型艺术家。近年来,陆一飞先生深感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思考如何有效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艺术传播给大众成了他重要的探索方向。他将艺术实践扩展到许多与公共空间相关的设计研究领域。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艺术理论。与之相对应的是其书法艺术的日臻成熟,在汲取秦汉篆隶与魏碑结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种以自然朴茂、天趣流露的书体风格。长期禅修的经历,又使其作品充满了禅意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