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古典音乐百科(全彩)》内容简介:同洞穴绘画、壁画和文物古迹一样,音乐文明作为人类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从至少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凸显于每一种文明。古典音乐是一种重要的音乐类型,它充满着丰富的情感,让伟大的作品经久不衰,使当代作曲家仍在努力挑战 。从莱奥南、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到詹妮弗?西格顿,本书带你了解伟大音乐家创作背后的精彩故事。从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到当代,本书带你领略不同时期古典音乐的魅力,让你在聆听音乐时增添一份新的感悟。
音乐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科学的现象;既是个体的体验,又是历史的呈现。《音乐之错》是软件开发从业者、管风琴演奏者马慧元对音乐本质的一次打破边界的探寻。她分享音乐演奏中的挑战与顿悟,剖析重复练习、合奏共鸣的音乐实践;她追问是什么生理构造让音乐跨越国界,是哪个脑区在演奏或倾听中发挥作用;她回溯音叉的诞生与发展,标准音高的提出与争议……在演奏、科学与历史的交汇点,马慧元用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她相信,音乐不仅关乎情感与技艺,也关乎物质与规律。当我们理解音乐的“错”,也许就能 接近它的真实。
《声音的言说:通往音乐理解的崭新之路》是奥地利 指挥家尼古劳斯·哈农库特的一本关于早期音乐理解和演奏的里程碑式著作,他探讨了如何理解和演奏早期音乐(特别是巴洛克和古典时期的音乐),也 新了我们对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的传统观念。哈农库特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语言”,它能够表达情感、描绘画面、讲述故事,甚至进行哲学思考。为了 好地理解和演奏早期音乐,我们需要深入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时期的音乐语言和风格特点。同时,音乐家应该像学习外语一样学习不同时期的音乐语言,并努力将作品背后的意义表达出来。他还强调,音乐表演需要音乐家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想象力,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热爱。只有真正理解音乐,才能将其魅力传达给听众。 本书不仅是一部关于音乐理论和演奏技巧的著作, 是一部关于音乐哲学和
高甲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明朝闽南地区。为主要流播于福建漳厦泉等地、台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华侨居留地的地方戏曲艺术。 本书概述了高甲戏的历史沿革、乐队乐器,以及音乐遗产传承、创新的情形,详细整理了高甲戏的唱腔曲牌、器乐曲牌、乐器曲目曲谱及代表性传承人。全书共收录唱腔193首(早期传统唱腔17首、常用传统唱腔161首、新创唱腔15首),器乐116首(大吹乐63首、小吹乐53首)及锣鼓介数十首。
“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包括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与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两个部分。其中,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部分是有史以来 次对我国自古代、近现代直至当代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成就及其经验进行系统化的、全面的收集和整理,力求以客观的阐述给我国艺术教育工作者以借鉴,同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个比较可靠的基础。外国学校音乐教育研究部分主要介绍国外学校音乐教育的成就和经验,可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借鉴。书中选择了学校音乐教育有特色的几个 和几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广泛影响的音乐教育学派为研究对象,即美国、德国、日本、苏联、匈牙利五个 ,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卡巴列夫斯基四个学派,对他们的经验和成果做了一次系统的归纳和总结。 本书为其中一册。
车尔尼《钢琴初级练习曲》(作品599)是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车尔尼为钢琴初学者创作的经典作品!作为一本初级钢琴练习曲集,它的价值已被历史所证明,已基本成为我国每位琴童钢琴学习初级阶段的必学作品。
《摇滚乐的历史与风格发展》全面介绍了摇滚乐的声音和社会影响。作者介绍了这种经久不衰的音乐风格的元素,同时强调了50多年来该流派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在整个过程中,作者专注于所讨论的音乐的声音,以帮助您培养分析性的听力技能和全面的音乐词汇。本书第8版相比第7版,所有文本内容都已更新,包括最近的事件、录音和其他更改;每章的音乐特写深入探讨特定的音乐元素、风格和音乐家。时间线将艺术家或团队职业生涯的重要记录、成就和其他方面按时间顺序排列。
《世界音乐史:从诞生到20世纪音乐》梳理了从远古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主义时期以及20世纪的音乐历史,描绘了主要的音乐流派、音乐理念、乐器的发展历程,揭露了音乐历 的重大变革,列示了 代表性的音乐家,并提供了经典曲目的聆听建议。全彩插图丰富地展现了每个时代的音乐风采,动人的音符将从书页里飘出, 你敲开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大门。
本书是欧洲 汉学家钟鸣旦先生的又一部探讨礼仪之争的力著。作者的研究缘于欧洲所藏一批新披露的撰写于1701~1704年间的中文和欧语文献,礼仪之争过去通常被视为一个纯粹的欧洲事务,因而大部分对于中国礼仪之争的研究都倾向于欧洲一方,然而这批文献表明当时中国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参与了这场争论,因此提供了这场争论中的一个独特视角。本书基于这批文献,从旅行文本、社会网络以及文化间论证三个主题出发,探讨了17世纪至18世纪礼仪之争中中国人的“声音”,着重讨论了当其时关于中国礼仪的知识是如何产生、传播和交换的,以及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对古代经典进行了怎样的新理解与新诠释。除了学术性研究外,作者还将这批珍稀文献的原件全部予以影印附于 ,使本书成为一部集学术性和资料性于一体重要汉学著作。
基本乐理,李重光,湖南文艺 【新华正版书籍】 作者 李重光 原价 ¥38.00 出版社 湖南文艺 出版时间 2009-06-01
口风琴(Melodica)是一种键盘式吹奏乐器,简单易学, 适合用于小朋友的音乐启蒙。 《少儿口风琴入门一本通》分为教程篇和曲集篇两篇,教程篇从“认识口风琴”开始,用简单的方式讲解实用的指法,通过顺指、穿指、跨指和扩指音阶训练以及多音、吐音、装饰音练习逐步提升演奏能力;教程篇和曲集篇精选了87 首经典、流行曲目,适合零基础学员学习和练习。本书配有演奏示范及伴奏(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方便学习使用。 《少儿口风琴入门一本通》可供5~12 岁儿童及家长、音乐教师、培训机构使用。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福建南音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书包括 概述 南音的主要乐器及其演奏特点 南音在泉州、厦门的传承现状及其对策 曲谱 人物介绍 五大部分,其中 曲谱 为重头部分,它包含 指(指套) 谱(器乐曲) 曲(散曲) 三大内容。 南音 是福建的曲艺明珠,是闽台两地共有的传统曲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植根于闽台群众艺术的沃土之中,历史悠久,在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聚居区里,都有人在表演此曲种。本书收集、整理、分类、归纳了所有的与 南音 有关的音乐材料,能较好的呈现 南音 的全貌,让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一定的作用,它的出版可以为福建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意义。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本书试图以流行音乐为中心,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流行音乐的实践与前卫实验或左翼的实践不同,面对资本和权力,采取的通常是二重性立场,在拥有对抗性的同时,也隐藏着被同化的可能。这一特质在让(自称)激进的政治中心主义者感到焦躁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实现大众性动员和组织的可能性。这样的二重性本身,才是建立真正良好政治秩序的关键,也是流行音乐的魅力所在。流行音乐既不是与资本主义进行对抗的东西,也不是什么独立于资本主义存在的东西,它是从资本主义制造出来的无用的、过剩的、废弃的事物中被创造出来的。它曾经是资本主义的副产物,而现代社会的讽刺之处,便是这种副产物现在逐渐改头换面,变成了主要产物。而在此之后,流行音乐扮演的角色仍然会不
潮州音乐包括潮州锣鼓乐(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潮州弦诗乐、潮州细乐、潮州佛道乐、潮阳笛套乐、潮州外江乐等群体性种类。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信仰的坚守,使群体性的潮州音乐种类成为潮州人文化记忆的重要部分。该书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潮州本土人关于潮州音乐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做出分析;并在分析潮州本土音乐传承的音乐民俗活动、民间乐社与家庭雅集群体活动中,揭示潮州人利用这些形式获得的音乐通识,以及对自身特定社会角色、群体性格的文化塑造。
第二十版不再附带光盘,取而代之采用防伪二维码。这样做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止盗版作用。为方便使用,带伴奏音频的曲目均在目录中用“*”号标注。
舒伯特的《冬之旅》是其 的声乐套曲,也是浪漫早期 有代表性的音乐杰作之一。 本书以引言和后语为外框,主体内容分为二十四章,每一章即以《冬之旅》的一首歌曲(共二十四首歌曲)为标题名和研究课题对象。全书的写作,涉及广泛的音乐、历史、生平、文学、美术、哲学、科学等相关领域的话题和知识,由舒伯特的这部名曲出发,邀请读者畅游当时欧洲浪漫主义文化和社会的整体世界。 作者从《引言》中关于《冬之旅》这部套曲和 舒伯特的一般性介绍开始,回顾自己结识这部作品 和进入德语艺术歌曲之门的个人经历,从全书肇始 就立下基调—这是一本 从个人角度出发、并 将自己的表演诠释体会全面卷入作品解读的“经验 之谈”。虽然只聚焦一部作品,但书中的议题极为广泛,不仅涉及流浪、疏离、异化、荒诞等存在主义式的哲学命题,也深刻探
阿拉·古兹利米安编著的《平行与吊诡(丹尼尔·巴伦博依姆爱德华·萨义德对话录)》记录的是当代文化界两位著名人物之间的谈话――音乐家丹尼尔·巴伦博依姆和学者爱德华·萨义德。他们始自1995至2000年的六次谈话构成了本书的基础。他们特殊而富于激情的关于政治与文化的讨论触及了广泛的话题――地域感的重要性;散文写作与音乐的不同;指挥家富特文格勒与托斯卡尼尼;作为伟大的奏鸣曲作曲家的贝多芬;演出瓦格纳的困难所在;拜罗伊特的音响效果;巴尔扎克、狄更斯、阿多诺等作家;伟大教师的重要性,等等。尽管巴伦博依姆和萨义德持有非常不同的观点,但他们彼此相互启发,使本书颇具思想的原创性,既易理解、又强烈震撼着所有对21世纪文化感兴趣的读者。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1840-2000)》分上下篇,内容包括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1840-1949)、西洋音乐的传入和中国“新音乐”的萌芽(1840-1919)、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初期建设(1920-1930)、“救亡抗日”时期的中国音乐(1930-1940)等。本书给供相关学者参考阅读。
该书以浙派古琴的教学与曲目为基础,是古琴学习者的基本教程,适合古琴爱好者自学,也可作为介绍浙派古琴的概貌的资料。
《尺八简易入门》是 本尺八教学或自修教材。尺八起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并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一个流传至今、且不分男女老少人人皆可学习和演奏的乐器。这一乐器曾经一度近千年被国人遗忘,直到近几年才在 逐渐流行起来,全书配以电脑清晰绘图,简明而系统地介绍了尺八的器型、结构、演奏姿式、历史和基本演奏技巧,并附有大量相应的练习曲目,广泛适用于从初学者到已掌握一定技能的尺八演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