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古典音乐百科(全彩)》内容简介:同洞穴绘画、壁画和文物古迹一样,音乐文明作为人类文化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从至少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凸显于每一种文明。古典音乐是一种重要的音乐类型,它充满着丰富的情感,让伟大的作品经久不衰,使当代作曲家仍在努力挑战 。从莱奥南、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到詹妮弗?西格顿,本书带你了解伟大音乐家创作背后的精彩故事。从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现代到当代,本书带你领略不同时期古典音乐的魅力,让你在聆听音乐时增添一份新的感悟。
一本给孩子的全球音乐史,讲述我们为什么又如何制造音乐。本书以叙事风格进行音乐探索,超越了古典和西方传统,将音乐作为人性的一种充满活力的表现加以讲述,让孩子们踏上通往世界各地的音乐之旅。从“什么是音乐”开始,聆听万物之声,探索从古至今不同时期、地区的音乐。讲述创造音乐的方法,探索音乐创作、即兴、欣赏、记录和传世等激动人心的多元形式。同时介绍世界各地的奇妙乐器与表现形式,遇见全球的音乐家与作曲家,从传统、民间、古典、歌剧、爵士乐、布鲁斯、摇滚、朋克、流行和嘻哈等多种体裁中发现音乐之美。
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摇滚乐简史,通过文字、照片和信息图的结合讲述了摇滚乐的历史。书中以清晰的图例展现了摇滚乐各个分支的发展历史与沿革关系,评述了不同类型中的代表性乐队,从披头士、大门、皇后乐队、绿洲直到蠢朋克。而在乐队故事和大幅精美照片之外,书中以极具设计感和信息含量的信息图展现了音乐人或乐队的关键数据,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展现了经典乐队的音乐历程与非凡成就。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福建南音 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提升等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全书包括 概述 南音的主要乐器及其演奏特点 南音在泉州、厦门的传承现状及其对策 曲谱 人物介绍 五大部分,其中 曲谱 为重头部分,它包含 指(指套) 谱(器乐曲) 曲(散曲) 三大内容。 南音 是福建的曲艺明珠,是闽台两地共有的传统曲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植根于闽台群众艺术的沃土之中,历史悠久,在台湾、香港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聚居区里,都有人在表演此曲种。本书收集、整理、分类、归纳了所有的与 南音 有关的音乐材料,能较好的呈现 南音 的全貌,让读者对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起一定的作用,它的出版可以为福建的传统音乐保护与交流起到积极的意义。
本书教你如何把传统配器方法与当今作曲家能够使用的现代音序编写技巧与工具结合起来。通过讲解这两方面内容,两位作者Pejrolo和DeRosa奉上了一本系统介绍学习经验的指南,读者能够从中学到多种配器和音序编写技巧,并提高作品的制作水平。本次更新的第2版,可以让有经验的作曲家和制作人了解那些能够运用在传统音乐写作和编配风格上的音序编写技巧。本书也能帮助年轻音乐人以非常实用的方式学习传统配器法。本书将继续提供系统且可靠的学习经验,并已进行了修订,更新了工具和技术方面的内容。
《完全音乐理论教程》一开始就全面介绍了基础知识,包括探讨旋律的写作与分析、等级制,以及对位类型。除了自然音与变化半音规程外,调性传统的其它因素也得到了全方位的论述,包括很小的曲式结构(即:动机、乐句、乐段,以及句式)和大型的曲式(二段曲式、三段曲式、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以及十八世纪与十九世纪调性音乐实践之间的风格差异。 所有的概念都是出现在其常见的音乐语境中,然后立即通过大量的演唱、写作、分析、听曲,以及演奏练习进行强化。这些练习从被动的写作、听曲,和实际操作(如辨识、改错,以及对比)到主动的理解(如非数字低音、旋律的和声配置,以及模句写作),精心设计,拓展这些技能引导学生从认同直到创作。 理论性上来说《完全音乐理论教程》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基础乐理、复调、曲式理论等内容
《西方歌剧史》图文并茂、听赏融合,可读性 。以西方歌剧史时间发展为脉络,讲述从17世纪到20世纪初欧美 主要歌剧作曲家、体裁、作品、风格及人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包含歌剧的起源、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早期浪漫、盛期浪漫、晚期浪漫主义、20世纪初和歌剧术语,共8个部分内容。涉及歌剧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每个重要歌剧体裁形成的内在原因,体裁的风格特点和发展脉络,内容丰富,史料和分析详实;着眼点侧重于对作品风格的理解和演绎,注重理论与表演实践相结合,体现专业性、准确性和趣味性。此外,本书中提及的歌剧唱段,力求配套音视频内容,供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直观感受到歌剧带来的魅力。
孩子们的哈农 孩子们的拜厄(共两册),上海音乐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 作者 陈福美 原价 ¥114.00 出版社 上海音乐 出版时间 2012-05-01
德国音乐学家、马勒专家康斯坦丁·弗洛罗斯代表性研究成果,“古斯塔夫·马勒系列”第II卷。书中深入解读了马勒与19世纪交响曲的多重关系,将马勒的交响曲创作与贝多芬、舒伯特、布鲁克纳、瓦格纳、柏辽兹、李斯特等人的作品展开全面的比较分析,揭示了马勒交响曲的创作方法、思想及其艺术观念的来源,尤其指出标题性思维在马勒交响曲创作中的重要性,对于理解马勒交响曲作品乃至19世纪交响音乐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流行钢琴的演奏理论,下册为与上册所讲相应的练习曲集。演奏理论由浅入深分为四个阶段,旨在讲解流行钢琴的演奏与练习的方法、套路,以及即兴、编配流行钢琴曲子的具体做法。其中作者还以专业且不失幽默的文笔穿插讲解了各种练习演奏中好用的小技巧。下册则围绕上册的理论内容编写了练习曲目,各种流行歌曲、乐曲的钢琴演奏改编。
《爵士乐标准曲》是一本全面介绍爵士乐经典作品的指南,讲述了266首经典曲目背后的故事,对两千多张唱片进行推介,并包含爵士名家轶事,是爵士乐爱好者的常备书籍。 作者泰德·乔亚凝结毕生思想精粹,带领读者了解爵士乐经典曲目。身为爵士钢琴家,他演奏这些歌曲已有数十年之久。身为音乐史学家和乐评人,备受业界认可的爵士乐专家,他将自己对爵士乐的深刻理解倾注纸上,迷人节奏在字句中摇摆,灵动音符在纸页间跳跃。
本书选取了明代《琴书大全》中关于古琴制作的相关章节,以及北宋琴家石汝砺和崔遵度撰写的琴材斫制文献,共分三部分。 部分注译了石汝砺撰写的《碧落子斫琴法》,包括定材尺寸、琴身尺寸、削面法、调声法、较古琴大小法、琴色样法、斫匠秘诀等内容。其中不仅有较为详尽的宋代古琴琴面、琴背以及槽腹中各部位的相关尺寸,还保存有唐代斫琴名家雷震、张越之琴的实际尺寸记录,及其与宋代斫琴尺寸的比对性文献。 第二部分注译了崔遵度撰写的《琴笺》,阐述和探索了琴面上的十三个徽位的用法,并突破性地提出了十三个徽位不同声音的出现是事物客观规律的看法,否定了汉、唐以来将琴的音律附会为节气月令的唯心主义。 第三部分为《琴书大全》节选注译。《琴书大全》为现存收录古代琴学文献 多的一部类书,全书共二十二卷,本书中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