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语言,系统地阐明乐理基础知识;以图表、谱例分析,形象生动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全书分十二章,包括《乐理》全部内容。每章含《内容提要》《本章小结》和《习题与
每一个承载文化美学和艺术硕果的土地,都有着属于它们的音乐符号。梭罗曾说:“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寻找到生命的春光。”本书源自 音乐评论家陈立先生在 大剧院所作的“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系列讲座。作者将视角聚焦于维也纳、布拉格、伦敦、柏林、慕尼黑、萨尔茨堡、威尼斯等世界音乐名城,以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众多音乐大师的故事,并将各地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自然风光融入其中,展现出一幅幅充满艺术魅力的异国风情画。书中配有数百幅精美画作和照片,并以二维码附上经典音乐片段。图文并茂,音画交融,邀你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聆听音乐(第5版)》内容包括了:音乐的要素、中世纪和文艺复兴476-1600、巴洛克时期,1600-1750、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0、浪漫主义,1820-1900、现代和后现代艺术音乐1880年至今。
古琴演奏家、教育家李祥霆经过长达40年的教学实践,将原书进行调整修订,将指法及其运用的叙述加细并补充一些小曲作为练习,又附上简谱,以适应众多的、没有条件直接向老师学习的爱好者
《跟汤普森学哈农》将不拟教授各种运用肢体重量——“悬重法”和“压重法”等技法,也不涉及触键的深浅等技法,其主旨是让小琴手们对基本触键方法的运用有所感知,以便从容地用这些手法来弹奏和第二级课程的乐曲。由
本歌集分现代歌曲、民歌和古典歌曲三个部分。现代歌曲主要收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战后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国家的歌曲,其中苏欧作品占了很大比重。这些作品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历史歌曲,所反映的是那些国家人民的战斗生活、革命激情、自豪感受以及充满希望、艰苦创业的精神。后两部分是各国民歌、古歌以有18、19世纪或稍前的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歌剧选曲。本书在促进对外文化交流、提高人们的艺术素养、活跃群众音乐生活诸方面,起过积极的影响。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地位崇高,曾响彻古人的生活和内心。一张琴可以诉说无数美妙 伦的故事。《古琴丛谈》从古琴的制作谈起,说到琴音的品质特色、弹琴的讲究,说到伯牙和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嵇康与《广陵散》、范仲淹和《履霜操》;论及弹琴的讲究,琴的指法、题材、打谱以及琴曲的音乐特征。又以陶渊明与无弦琴为引,论说当代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刘景韶先生、成公亮先生的品行修养、风格气质;还对早期琴曲与晚近琴曲的手法差异进行了比较,对古琴的现代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书由古琴而深入古琴文化,深入中国古代琴人、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以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向度的共振,传达古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种高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