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为大开本,翻阅方便,便于携带。 在内容上,本书选择了经典红歌,还有经典老电影的主题曲、插曲,以及近年来比较经典的影视歌曲和通俗歌曲,数量之多,能够满足音乐爱好者对歌曲的需求。将不同风格的歌曲分类,便于音乐爱好者的检索。
[德]吉多?,德国音乐家。1966年出生于德国施塔恩贝格,曾在理查德?施特劳斯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并在慕尼黑音乐和表演艺术大学学习指挥。曾在多家歌剧院担任合唱团指挥和艺术总监长达十年,并曾在奥格斯堡和慕尼黑的音乐大学担任讲师,后于音乐戏剧学院和格拉芬、慕尼黑等地的音乐学院教授音乐课程。除此之外,他还为德国巴伐利亚地区音乐家协会教授音乐理论和听力训练课程。
这是一本关于德奥音乐史的书,在历史的维度下,这些音乐既不“严肃”也不“古典”。我们在书中关注伟大的音乐家们,他们像一个个神祇供我们膜拜,但其实也十分平凡。他们组成的历史有真实的一面,也有被构建的一面。他们的作品是不朽的,然而这些不朽不但出发于个人在大时代中不得不然的沉浮,也建立在后世不同环境下人们的投射。一个音乐家死去了,他的艺术遗产不得不被百年后的另一个艺术家诠释,而当这位百年后的艺术家死去,又继续被另一群艺术家用或者精辟,又或曲解的方式回望。在整个漫长的过程中,很能把握话语权的,正是德奥地区的艺术家,以及学者们……本书依照历史顺序,以德奥音乐家为中心,分别介绍了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柏辽兹、瓦格纳、勃拉姆斯、施特劳斯、马勒、德彪西、勋伯格等众多音乐巨匠的人生经历
音乐就在呼吸里,就在身体里,就在人生里,就在历史里。 古典音乐从来不会拒人于门外。再复杂的音符形式,只要有一些背景的准备,只要对人的某些根本际遇有所共鸣,我们就能进入作品里。在这辑随笔集中,杨照不仅仅是去赏介那些经典的音乐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要带领我们走进那个时代,走进音乐家的人生,知晓那些让音乐变得如此有魅力的秘密,从而能更好地感受乐曲中的动人之处。 这本《呼吸》是一份明确的邀请,请大家来看看这明明广大且自由开放的音乐花园。没有围墙,有无数多条路都通往这座花园,从哪条路都进得来,进来之后,任何一条路又都会将你带往更多藏着惊喜的路。 ——杨照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部完整的李叔同音乐创作纪事 一部另辟蹊径的弘一大师传记 内附50首丰子恺手书歌谱 寻访李叔同艺术淑世之旅
本书是铃木镇一教授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回顾了自己职业生涯中很多饶有趣味的经历,以及发现才能教育方法的过程。全书收录了八章,第一章解释了人的能力是如何发展的,第二章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孩子是如何发展成为一
本书精选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200首经典爱国歌曲。这些歌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包括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历次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红色歌曲、革命历史民歌,还收入了一些主题积极,健康向上的抒情歌曲、流行歌曲等。本书的编排构思力争做到选曲精华荟萃,独具特色。所入编的200首经典红歌,突出了“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的主题,体现了思想性、民族性和艺术性。本书是红色歌曲的经典选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珍藏价值。为建国70周年献礼。
本书是一部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音乐图书,共收集中外名曲100首,其中中国歌曲60%,外国歌曲40%。分别选取混声合唱、同声合唱、无伴奏合唱的一些代表性曲目,并配有钢琴伴奏。是目前我国的一本集中外名曲,并配有钢琴伴奏的合唱曲集。为满足专业和业余读者的需求,分别出版了五线谱本和简谱本两种版本。
音乐的实践活动,有三个环节,即创作、表演、欣赏。这三个环节如果不全,实际上也就没有了音乐:没有创作,就没有作品,音乐文化史就没有了根据;没有表演,谱纸上的符号就不能实现为可听的艺术审美对象;听觉文化所依据的声音的哲学性质表明,没有人在听,它实际上等于没有完成,音乐的存在是一个完整的流程,以声音为材料的音乐作品是在听众的内在世界里得以建构起来,也就是说,没有创作主体、表演主体和接受主体的参与,实际上就没有音乐。另一方面,听众的存在和参与,不仅表徵着音乐存在的可能性,还表明音乐存在的价值。正因为有接受主体,作曲家的劳动才有了对象;正因为有听众,表演艺术家才会感觉到自豪;甚至正因为有人要听,文化工业才有生存的条件! 如是,我们不仅要聆听,不仅要在聆听中实现音乐和表达自己,而且也因
本书是田艺苗的全新音乐散文集。田艺苗在喜马拉雅主讲的《古典音乐很难吗》付费点播累积已超过1940万次。区别于“穿T恤听古典音乐”系列的其他作品,本书带着我们亲近古典音乐的同时,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音乐、中国音乐家。她爱音乐,并将这种爱的美好与我们分享。 她的茶叶取名“门德尔松”,她说巴赫的曲子要当成建筑来听; 生前灿烂死后辉煌的马勒,指挥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作曲; 莫扎特如何因为宫廷内斗,成就了《魔笛》和自己; 她自己为什么致力于古典音乐普及?大家又为什么要听古典音乐、听经典? 除了介绍古典音乐界的大家,她在书中转身回看中国,中国大片诸如《赤壁》《画皮》《花样年华》《十面埋伏》《叶问》等,何以都是日本配乐?一首歌就是一个人物、一段恋情、一个故事,王家卫在自己的电影中,将音乐视作
《声动中国:七十年歌声里的中国故事》精选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记忆、展示社会主义新生活、发扬人性善与美的广为传唱的经典歌曲,讲述歌曲背后的难忘故事。
本书主要收录了20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的歌曲作品,大多选自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卡雷拉斯“男高音”以及盲人波切利等歌唱名家的常用演出曲目。为了方便使用,歌词以意大利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刊出,附歌曲背景材料,另赠MP3光盘一张。本书适合专业歌唱演员、音乐艺术院校及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学生、高考音乐专业考生,以及广大歌唱爱好者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声乐教学的辅助教材使用。
《与上帝摔跤》以其悲怆的诗体语言和极度浓缩的散文笔法“平静地叙述”了犹太人及其音乐的特殊命运。作为位撰写犹太音乐史的中国学者,作者撇开“令有望而生畏的音乐技术分析”,将犹太音乐归汇到犹太民族充满苦难和奇迹的历史和风俗中去,将犹太民族长长的先知、圣徒、祭司、卜者、国王、英雄和诗人谱系,将他们一则则令人心碎的悲剧故事,笼罩在换歌一牧歌的悲欣复调氛围里,白骨因之散化成月色,鲜血因之分解成晚霞,绵延不尽的生命的消殒,纷然熨贴成天国洞开的黎明之光。学术从谱例中退隐,专业在叙述中升华,惟余性灵在追逐犹太历史和犹太生命潮汐的涨落……
本书是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作品集,共包括八集。
《弦外之音:我的乐坛絮语》是作者蒋雄达的一部个人文字作品集,收录了作者对世界音乐家的介绍,以及一些讲座、评论中发表的文章。作者以自己几十年培养小提琴学生,创立学生乐团,参评专业考级的经历,融入自己的人生体会和教学观念,与读者分享他几十年的音乐心得。
上海教育出版社斥巨资为我国音乐界隆重引进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出版的一批作曲家——J.S.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的钢琴乐谱,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 维也纳原始出版社向来以出版性的依据作曲家手稿及次出版(俗称“原版”).的版本而著称。这种“净版本”(或称“原始版本”),即URTEXT,对每个细节做出详细而殷实的考证,对多种有据可查的最初来源进行比较分析,以最接近作曲家原始意图为其追求目标。因此,“维也纳原始版本”在世界音乐界享有盛誉,业已成为一切严肃的音乐学家、乐器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研究音乐作品本来面貌的最可靠的出发点。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是在钢琴艺术发展史中起巨大影响的作曲家,他们的钢琴作品被出版过不计其数的不同版本,由此造成的混乱也最严重。 J.S.
这本歌曲集,选编了两百多首积极弘扬主旋律的歌曲。全书按照歌曲内容反映的时间顺序分三个章节编写,每个乐章配有颇具文采的串联诗句,既独立成章,又一气呵成,有效地强化了歌曲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入选的歌曲大多是在各个历史时期涌现的、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唱的经典、作品。歌曲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歌唱、合唱、齐唱、表演唱等。本书以歌咏志,力求既具有欣赏、典藏价值,又具有实用、参考价值。 本书适用于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种歌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