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竹笛名曲荟萃》介绍中国竹笛在中国民族器乐中,无论大小乐队演奏或伴奏时,它都处在一个主奏乐器的地位。不单是伴奏戏曲舞蹈、歌剧及合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也因为乐器本身体积小巧、携带方便的特点,而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独奏乐器。中国竹笛的种类及名称极为丰富多彩,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发音动人、婉回。古人谓 荡涤之声 ,故笛子原名为 涤 ,日本至今还保留有 涤笛 ,后演变为如今的笛。演奏技法和曲目更是脱颖、创新,使笛子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渐摆脱了南、北之分的概念。乐曲的内容从强调地方风格到追求意境的刻画,广泛吸取其它艺术品种及姐妹乐器的技法而融汇贯通,大大丰富了笛子本身的表现力,国外评赞为 具有如此奇妙的音响及不可替代的民族性 ,可见中国竹笛的可容性及它的广泛性正以它那不可抗拒的
与其他作曲家不同的是,贝多芬妥善保留着他的几乎所有作品的早期创作资料。透过这些草稿宝藏,路易斯 洛克伍德将我们带入作曲家的头脑之中,揭示出一个包含着广阔范畴和原创力的创作过程。 无论职业音乐家还是业余爱好者,贝多芬的交响曲在人们心中一向处于人类艺术成就的*。这些交响曲拥有的情感力量、多样性和无与伦比的独立个性,使二百年后的听众依旧对其青睐有加。贝多芬凭借毕生心血完成九部交响曲,就数量而言,这些作品仅仅等于莫扎特交响曲创作产出的四分之一或海顿交响曲创作数量的十分之一。然而,贝多芬的交响曲却以无与伦比的标志性,深印于听者的心中。作曲家的想象力驱使他超越传统的*,缔造出满富新意的交响乐杰作。 洛克伍德长期从事对贝多芬存世手稿和创作过程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作曲家从未完成的交响曲概念草稿
这是一本指导人们如何更好地欣赏不同时期音乐会音乐(即古典乐)的入门书籍。 作者讲述了不同时期的音乐所处的历史背景、作曲家的故事、音乐风格的演变,以及音乐的精髓所在。他将带你穿越不同时代、分析不同时期的音乐、解释每一种音乐的细节、讲解多部音乐作品。你将了解到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多种音乐类型及各式关键元素,如牧歌、小步舞曲、奏鸣曲、交响乐、歌剧等;你还会认识多个伟大作曲家及其创作的伟大音乐,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威尔第等;你会发现一些问题并找到答案,如 为什么贝多芬如此重要 启蒙运动是如何改变音乐的 歌剧到底有什么了不起 等。 这些都将为你聆听音乐带来全新的认知与体验。
每一个承载文化美学和艺术硕果的土地,都有着属于它们的音乐符号。梭罗曾说:“旅行的真谛,不是运动,而是带动你的灵魂,寻找到生命的春光。”本书源自 音乐评论家陈立先生在 大剧院所作的“走进唱片里的世界”系列讲座。作者将视角聚焦于维也纳、布拉格、伦敦、柏林、慕尼黑、萨尔茨堡、威尼斯等世界音乐名城,以充满诗意的语言讲述众多音乐大师的故事,并将各地的历史、文化、建筑和自然风光融入其中,展现出一幅幅充满艺术魅力的异国风情画。书中配有数百幅精美画作和照片,并以二维码附上经典音乐片段。图文并茂,音画交融,邀你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艺术盛宴。
《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中英文版)是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中国古典舞术语词典》的升级版,北京舞蹈学院教授金浩在原中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翻译,旨在日益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大背景下,更好地进行中外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全书分为中国古典舞发展述略、中国古典舞术语凡例、中国古典舞基本术语、道具服饰舞蹈关键词四个部分。前两部分重点阐释了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形成与艺术审美特征;后两部分根据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发展和表现方式,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术语按照基本形态、基本位置、基本动作以及道具服饰舞蹈进行分类。全书共涵盖中国古典舞专业术语400多条,每一个术语均配有专业的文字解释以及图片演示说明,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并形成直观的艺术体验。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是由全球古典音乐权威媒体《留声机》( GRAMOPHONE )杂志在历年乐评中精选而出的,关于古典音乐巨匠约翰内斯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作品的经典乐评集。 全书精选14篇评论文章,从作曲家、演奏者、评论者、听众等不同维度,对勃拉姆斯的音乐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并在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上,重新认识和确立了勃拉姆斯对音乐史的意义和影响。 参与讨论的皆为当今古典音乐业内极具声望的指挥家、演奏家、声乐家、乐评人和研究学者,如指挥家里卡多 夏伊(Riccardo Chailly,1953 )、伯纳德 海丁克(Bernard Haitink,1929 )、约翰 艾略特 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1943 )、马林 阿尔索普(Marin Alsop,1956 ),钢琴家内尔森 弗莱雷(Nelson Freire,1944 )、斯蒂芬 科瓦切维奇(Stephen Kovacevich,1940 )、伊蒂儿 比芮(Idil Biret,1941 ),小
本书精选了近百年来在各个时期广泛流传的经典歌曲300首歌曲,展现伟大的党在百年历史中的辉煌。所选歌曲紧紧围绕 百年赞歌 主题,编者以历史为轴线,将300首歌曲分成 开天辟地(1921 1949) 革命建设(1949 1978) 改革开放(1978 2012) 不忘初心(2012 2021) 四个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专题。所选歌曲不仅包括了五四时期、抗战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还收录改革开放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歌曲,且精选了近年来 中国梦 主题歌曲和全民族 抗击疫情 等新作品。收录的歌曲包括了独唱、齐唱以及多声部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为群众性歌咏活动活动提供多种选择。书中大部分作品配有扫码范唱或伴奏音频,每首歌曲后皆附作品赏析,便于重温红色歌曲,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在百年流淌的歌声之中,力图编成一本内容丰富、结构新颖、题材多样、与时俱进的歌曲集
本书为 张建一美声教学系列 丛书之一 《拉丁语声乐作品集》。 本书为了方便教学和自习,延续了系列书的一贯体例格式,书中仍旧有拉丁语原文标注国际音标,逐字按拉丁语-中文的翻译,并附有中文歌词大意。有助于广大声乐学习者,特别是初步接触美声唱法的学生、西洋音乐研究者以及教会音乐者提供了可供研习的资料。"
本教材主要收录了十一首由海内外作曲家刘文金、卢亮辉、罗伟伦、关铭、南维德、魏稼稔、李镇、郑济民、程大兆、杨青、王建民、郝维亚、杨春林、詹永明、刘铁男等创作改编的竹笛协奏曲钢琴伴奏谱,同时收录了协奏曲首演版本的录音。教程适合高校竹笛专业学生及竹笛爱好者学习和在艺术实践中使用。
本书着重介绍了一批为美国民歌商业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歌收集者、制作人、经纪人、咖啡馆老板和唱片公司经理人,如洛马克斯父子、约翰·哈蒙德、马克斯·戈登、哈里史密斯、摩西·阿施、艾伯特·格罗斯曼、乔恩·兰德、埃利奥特史密斯和戴维·格芬等。本书是写给非专业的人士看的,因此在写作上力求通俗易懂,避免有时下流行的堆砌英文和专业术语的所谓“翻译文体”,而使用中文特有的叙术方式。 本书是写给非专业的人士看的,因此在写作上力求通俗易懂,避免时下流行的堆砌英文和专业术语的所谓“翻译文体”,而使用中文特有的叙述方式。在歌词的翻译上本收也采用“意译”,力图使得译词本身也具有可读性,有时甚至不惜对原文做一些非原则性的小改动。但是,好的歌词就像诗歌,其妙处是无法翻译的。因
看得越多,听得越多。奥伊伦堡的“CD总谱”系列收录了选自巴洛克、古典和浪漫作品中的乐队经典作品。50卷中的每一卷均包括印制精美的总谱、详细介绍作曲家生平和作品创作背景的前言,以及包含该作品完整录音的一张Naxos公司CD。奥伊伦堡的“CD总谱”是聆听、阅读和理解音乐的全新途径。
这本乐谱用简谱编写,它关注、关照到了那些只懂简谱而又非常喜爱音乐的人群,让他们也能够在钢琴上,自娱自乐地弹弹那些使他们无数次激动和喜悦的经典旋律。这本书还十分体贴地附上了“键盘与简谱对照表”和“简谱十二大调速查表”,只要能够哼唱的曲子,就能在键盘上轻易地弹奏出来。每当听到这些传世之作,既让人感到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又有一种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亲切。可见,这本书所编选的作品是与时代的步伐俱进的,它的艺术生命是昂扬的、新鲜的、优美的。
乐曲解析1.《南泥湾》中间有-段全是拔 奏的旋律,这对少儿乐队而言有一定演奏困建可以先放慢速度演奏,或者使用4拍子。建议 小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二三小琴先选1-2个小节,把音记住,然后不看乐谱,听着大提琴,跟着演奏。把节表人上后,再看着乐谱演奏余下的部分。如果有钢琴声部,弦乐部分会相对容易。 2.《唱支山歌给党听》需注意3个段落之间,速度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的过游要做好。 3.《新疆之春》的开头与原曲的钢琴声部不一一样, 这是为了增加重奏的色彩演奏时也 方便。 4.《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后半部分在转降B调时,添加演唱,效果 佳。5.《我为祖国献石油》演奏时需注意要“轻快”,不要“沉重”。 6.《军港之夜》 段中的中提琴声部为主旋律, 小提琴、第二小提琴声部演奏时需控制好音量。 7.《八月桂花遍地开》全曲都在
书籍为大开本,翻阅方便,便于携带。在内容上,本书选择了经典红歌,还有经典老电影的主题曲、插曲,以及近年来比较经典的影视歌曲和通俗歌曲,数量之多,能够满足音乐爱好者对歌曲的需求。将不同风格的歌曲分类,便于音乐爱好者的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