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勃拉姆斯吗》,是由全球古典音乐权威媒体 英国《留声机》( GRAMOPHONE )杂志在历年乐评中精选而出的,关于古典音乐巨匠约翰内斯 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作品的经典乐评集。 全书精选18篇评论文章,从作曲家、演奏者、评论者、听众等不同维度,对勃拉姆斯的音乐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并在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上,重新认识和确立了勃拉姆斯对音乐史的意义和影响。 参与讨论的皆为当今古典音乐业内极具声望的指挥家、演奏家、声乐家、乐评人和研究学者,如指挥家里卡多 夏伊(Riccardo Chailly)、伯纳德 海丁克(Bernard Haitink)、约翰 艾略特 加德纳(John Eliot Gardiner)、马林 阿尔索普(Marin Alsop),钢琴家尼尔森 弗莱雷(Nelson Freire)、斯蒂芬 科瓦切维奇(Stephen Kovacevich)、伊蒂儿 比芮(Idil Biret),小提琴家伊萨克 斯特恩(Isaac Stern),
凤凰 留声机 系列的第三本。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仍用传统技法创作而取得巨大成功的少数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根植于俄罗斯的歌唱传统,旋律优美,如诗如画,是世界各大交响乐团及演奏家的常演曲目。本书收录英国《留声机》杂志近十多年来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乐评二十多篇,分别对他的钢琴协奏曲、交响曲、钢琴曲、声乐作品进行了深度的点评和分享。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虽然备受大众喜爱,却历来不乏质疑和批评,觉得过于通俗,品位不高。本书中不少专业演奏家如阿什肯纳齐等指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在传统守旧的外表下的许多创新之处;音乐学者更是发现他的半音体系、运用中声部声音的方式都是独创的,赞誉他是和声对位的大师。
《林华教授教你弹 巴赫创意曲》是由上海音乐学院资深教授、 权威巴赫研究专家 林华教授亲自编注和讲解,包括15首二部创意曲和15首三部创意曲,浓缩了他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谱面中可以读到 粉红色线条 标注的乐句主题和旋律轮廓,为钢琴师生直观展现乐曲的内在肌理,并由此培养出视觉联动,同时,每首乐曲*后还附有林华教授对乐曲结构、主题、演奏法、装饰音等的文字内容,你将从中获得独家解读的巴赫音乐审美理念。随书附赠所有曲目的示范演奏视频,并可优惠选购长达8小时的林华教授大师课讲解视频,他用轻松幽默的讲解风格,从结构、力度、指法、触键、装饰音和踏板等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们系统地学习复调作品。视频课程同样适合钢琴老师,一堂堂大师课会让你深受启发、受益良多。这本乐谱和视频课程将解答三个关于《巴
单声部视唱教程(下 修订版)》是根据调性和节奏两条线的循序渐进和某一阶段突出重点、集中解决某一问题这两项原则编排的。 《单声部视唱教程(下 修订版)》内容由简易到复杂,数量很多,适合与音乐高等音乐院校、师范大学艺术系和中等音乐专科学校采用,也可供艺术师范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参考用。
书稿系 凤凰 留声机 丛书之一,以古典音乐大家柴可夫斯基为品鉴对象,以世界权威古典音乐刊物《留声机》杂志中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素材,精选数十篇精彩的深度乐评,自成体系。从当代作曲家、演奏者、评论者、听众等不同维度,对其音乐进行全方位解读,以专业性的解析和分享,为读者提供听懂、享受这些古典乐的路径。 凤凰 留声机 系列丛书是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与英国《留声机》杂志的深度出版合作,着力打造 凤凰 留声机 这一古典音乐高端赏鉴读物品牌。 柴可夫斯基在俄罗斯音乐史上是个标志性的人物。在他之前,俄罗斯虽地跨欧亚,幅员辽阔,却是音乐上的边陲小国;在他之后,短短百年,涌现了一批的作曲家,演奏巨匠也是群星闪耀,迅速崛起成为音乐大国。本书收录了近十多年英国《留声机》杂志上柴可夫斯基音乐录音和唱片的评论,有当今
电影艺术作为综合性的艺术作品,是以公众传播为手段,并在特定的时空中陈述、表达和传递创作者的美学情趣、审美取向的综合性视听艺术。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视听性、时空性、运动性和结构性等方面与电影艺术有着水乳交融之功用,其形式与内容是 一个钱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 本书通过电影音乐鉴赏的四个知识模块,即:电影与音乐艺术语言、中外电影发展史略、中外电影音乐与各自民族音乐的关系、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以及类型电影或次类型影片之剧情简介和电影音乐解析,对电影音乐鉴赏原理和方法作了基本介绍,并为深入开展电影音乐的艺术批评和审美评介奠定了学理基础。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学生作为艺术公共选修课教材,也可供电影与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阅读。
本书作品由钢琴家石叔诚根据柴科夫斯基名作《胡桃夹子组曲》改编而成。曲集以培养 合作能力 为主要目的,既可当作钢琴专业的室内乐教材使用,也可作为表演曲目登台演奏,如果是多钢琴音乐会,还可以加倍为四架钢琴十六手联弹、六架钢琴二十四手联弹甚至八架钢琴三十二手联弹。由于原作为管弦乐队作品,因此乐谱中尽量将原乐器作了简单提示,以便演奏者随时调整自己的音色。每首作品都附有练习提示和配套视频,供读者参考学习。
古琴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地位崇高,曾响彻古人的生活和内心。一张琴可以诉说无数美妙 伦的故事。《古琴丛谈》从古琴的制作谈起,说到琴音的品质特色、弹琴的讲究,说到伯牙和子期 “高山流水遇知音”、嵇康与《广陵散》、范仲淹和《履霜操》;论及弹琴的讲究,琴的指法、题材、打谱以及琴曲的音乐特征。又以陶渊明与无弦琴为引,论说当代古琴大家管平湖先生、刘景韶先生、成公亮先生的品行修养、风格气质;还对早期琴曲与晚近琴曲的手法差异进行了比较,对古琴的现代传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书由古琴而深入古琴文化,深入中国古代琴人、文人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世界,以中国传统文化各个向度的共振,传达古琴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种高旷。
本书是双钢琴八手联弹系列的第三本。曲集以培养 合作能力 为主要目的,既可当作钢琴专业的室内乐教材使用,也可作为表演曲目登台演奏。本曲集所选编乐曲的原作为歌剧作品,乐谱中尽量对原作中的声乐部分和器乐部分都进行简单提示,以便演奏者形成对声音色彩的想象力。每首作品附练习提示和配套视频,供参考学习。该系列图书《经典名曲改编双钢琴八手联弹系列:天鹅湖》《经典名曲改编双钢琴八手联弹系列:胡桃夹子》已于2021年在我社出版。
作为一门相对于结果而更注重过程的学科,民族音乐学对于历史以及历史研究方法的关注,是其发展的必然。正如布鲁诺 内特尔所言:我们可以将民族音乐学界定为 音乐历史的科学 。 值得关注的是,民族音乐学对于历史的注目,其视角、方法、观照点有异于传统史学研究。因此,相关历史民族音乐学的探索不仅有益于再思考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对象以及诸如实地考察等学科基础方法,也有益于音乐史学研究的拓展。 该书由林达、齐琨编译,属于 21世纪西方民族音乐学前沿论题译丛 。书中甄选9篇论文集合而成,作者为在民族音乐学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布鲁诺 内特尔、凯伊 考夫曼 谢勒梅、菲利普 博尔曼、爱德华 布鲁纳、施祥生、阿恩德 阿德杰 鲍斯、卡罗琳 比瑟尔,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地呈现西方学者将历史民族音乐学作为概念、方法、学科、领域的探索过程
《音乐欣赏十五讲(第三版)》以音乐家串联起音乐史,从西方四五百年的古典音乐史长河中,选取30位代表性音乐家,讲述其生平故事,赏析其优秀作品,让人物在史的背景中有了立体感而显影凸立,让史在人物的衬托下有了生动的细节与血脉的流淌。书中讲了那么多音乐,从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 一直到现代音乐的诞生,从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李斯特、肖邦、舒曼、勃拉姆斯、比才、瓦格纳、威尔第、马勒、德彪西、柴可夫斯基 一直到理查 斯特劳斯和勋伯格。可以说,阅读是在欣赏中完成的:打开书的时候,就如同音乐会开始了,风来雨从,气象万千;合上书的时候,音乐会结束了,月光如水,晚风吹拂着,音乐还荡漾在心旷神怡的感觉中。本次对全书进行了修订,吸收了最新成果,丰富了欣赏实践,尤其对引文
本书是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的教材用书,是北京大学的资助项目。这本书将采用复合多媒体出版的形式,书稿内容包括作品浅析、乐谱、教学音频三个部分。让学生能够整体的把握作品,书稿选取的这两首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浪漫主义风格突出,学生通过这两首作品的系统学习,可以更进一步的体会浪漫主义时期艺术歌曲的特点。舒曼的这两首作品的旋律、歌词、钢琴伴奏三方面都是值得独立学习的。
本书为编年体选编歌曲集。分为曲卷和词卷两个部分,选编、收录了105首爱情题材的歌曲。本书中入选的作品以年代为序,年代的确定首先以有据可查的创作时间或正式发表的时间为准,其次以歌曲形态被出版或被公开演唱的问世时间为据,再次则以流传时间为参考,尽量准确的标注,真是的反应我国情歌的时代特征。这些作品是编辑部及评审委员会专家们,经过多轮评选、审定后,对作品内容反复查找、增加拟定成册的。它们曾经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过一定的社会影响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张建一现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外聘专家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客席教授。他尤为擅长演唱欧洲传统美声唱法中的意大利歌剧和法国歌剧。我社已出版由他编著的《法语歌唱正音》和选编的《意大利语歌曲集》两本。并出版了意大利语和法语的两套音像制品。本歌曲集收录26首经典德语艺术歌曲,附二维码,伴奏版、德语歌词朗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