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音阶及和弦琶音对学习一件乐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为什么不给你的每日常规练习增加一点乐趣呢?《每日必练进阶教程:萨克斯管(1)》仿佛一缕照耀在和弦及琶音练习上的阳光,让它们不再单调乏味。现在,你是在创造“音乐”! 《每日必练进阶教程:萨克斯管(1)》以一种轻松、新颖的方式呈现了传统的单簧管练习。在这种方式下,你将熟悉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包括拉丁、流行、布鲁斯、摇滚、爵士、乡村爵士等等。此外,《每日必练进阶教程:萨克斯管(1)》还揭开了即兴演奏的神秘面纱。该教程在提高演奏者演奏水平的同时,也指导其基本的即兴演奏技巧。 书中的每首练习都很短小,时长不足一分钟,因而演奏者可以迅速学会、掌握转调并记忆。若长期坚持每天演奏这些小练习,将会收到让人意想不到的巨大成效!
教学法不是一门新学科。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科门斯基1627年已首次应用Didaktics这一名词。德意志教育家拉特克也曾自称为“教学学家”,是他奠定了德意志的教学学。音乐教学法确系后建的学科,虽历史较短,但在西方也已形成为一门专项的学科。廖乃雄撰写《音乐教学法》的起因是为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远程教学部函授之用,写成后同时在远程教学部和该院音乐教育系试讲,以考验其针对不同对象可能产生的变体和功
罗伯特·舒曼(1810——1856)是十九世纪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赫社会活动家。舒曼在他留给后人的丰富多彩的乐曲赫论文中,充分显示勒他的卓越的音乐才能赫进步的艺术思想。舒曼一生的创作活动不仅在十九世纪德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中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为世界文化宝库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钢琴音乐在舒曼的音乐创作中占着首要的地位,他为钢琴写下了他秀的作品。舒曼的钢琴具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内容、鲜明的形象、丰富的色彩,这是和一般纯技术的练习曲完全不同的。他的这些作品中,描写作曲家内心情绪的手法,尤为深刻而细致。在形式上,除少数采用传统的形式外,有许多创造性的革新。本书选编一批由舒曼创作的钢琴曲。
《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述》自1989年起,一直稳居美国作曲理论教材主导。 二十多年来,应用于美国八百多所高校音乐教学。 《当代外国高校精品音乐教材: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述练习册(第6版)》中,教学理念人性化、知识结构系统化、论述科学而严谨、文字深入浅出、谱例明了易懂。 《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述》与《当代外国高校精品音乐教材:调性和声及20世纪音乐概述练习册(第6版)》配套使用,一脉相承。
1731年,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将其已完成的六首帕蒂塔(Partitas)统归于这一标题之下。从1726年开始,他每年推出其中的一首作品。这也是由巴赫自己出版的作品。 作品标题为《楔棰键琴练习曲》(Clavichord Practice)(库瑙Kuhnau,巴赫所任职的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的前任乐监,此前也曾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帕蒂塔》),但不要仅将其理解成“为教学时学生练习而所作的作品”,而应从音乐意义上理解为“为钢琴而作的作品”。标题本身已经暗示出作品的特性:它能提供“愉快的消遣”与音乐“华丽风格”的一致。也就是说,与理性、优雅而活跃的德雷斯顿巴罗克建筑和迈斯老瓷器时代文化相应。不像巴赫的音乐那样经常容易被误读,上述文化现象可以被视为与巴赫紧密相关的视觉见证物。对巴赫自己来说,这部作品是为训练学生“初步掌握
《成人钢琴弹奏技法基础教程》一书,以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弹奏技法和成人钢琴教学规律为依据,以网络教学为平台,结合作者30多年教学的经验,力求做到:知识结构严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音乐理论和弹奏技法。在选曲上既注重传统经典,又兼顾流行时尚,尽量选用旋律优美,好听、好记,耳熟能详的乐曲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