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200首经典爱国歌曲。这些歌曲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包括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历次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红色歌曲、革命历史民歌,还收入了一些主题积极,健康向上的抒情歌曲、流行歌曲等。本书的编排构思力争做到选曲精华荟萃,独具特色。所入编的200首经典红歌,突出了“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的主题,体现了思想性、民族性和艺术性。本书是红色歌曲的经典选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珍藏价值。为建国70周年献礼。
《钢琴曲集108首(修订版)》精选了108首钢琴初学者最喜欢演奏和必弹的曲目,分以下几个板块:儿童歌曲、流行、通俗金曲、中国民歌、外国民歌、克莱德曼钢琴曲、经典钢琴曲,且每个板块都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并在目录中对曲目标注了星级难度系数,从一颗星到三颗星难度,让初学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练习。
《李斯特钢琴练习曲》主要内容包括:风景画、马捷帕、鬼火等内容。
《历代古琴文献汇编》丛书是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古琴文献图书,图书主编刘晓睿编古琴文献研究室。本册为第2本《梅花三弄》。主要内容是《梅花三弄》曲谱存见70个原始文献谱本合订,琴人、学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这套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精心策划的一部重大主题出版物。这套丛书按照编年体的方式排序,共分为九卷。收入从1927—2017年军旅歌曲1600余首,并配套有音像光盘。这套图书特别邀请了当下军队文艺创作的专家(作曲家、理论家、音乐评论家等)团队参与编撰。 n 这套丛书的特点:1.题材内容丰富。各军兵种题材的作品均有收入。2.体裁形式多样。包括队列、独唱、重唱歌曲,小合唱、表演唱、大合唱,组歌、交响合唱,以及歌剧和舞剧选曲、影视歌曲等在内的各种大、中、小型体裁形式的作品。3.创作队伍庞大。包括战功赫赫的将帅、革命烈士、军队和地方艺术家,以及各军兵种、各大军(战)区的专业和业余作者等。 n 这套丛书真实记录了我军九十年来音乐艺术创作的历史,梳理了军队歌曲的脉络,兼有史料收藏和传播价值。为便于演
《管平湖古琴曲谱集(三)》包含两首大型琴曲,其一为《广陵散》(王迪记谱)简谱与减字谱对照版。其二为《秋鸿》(乔珊记谱)简谱与减字对照版。
不是每个音乐家都能写出如此清新灵动的文字,也不是每本“杂记”都有如此深厚的知识与丰沛的情感,更不是每个知识分子都能在无奈告别壮年时还不忘自嘲。作者用他的才华和悟性荡涤音乐界的学究气,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享受文化的细雨微风外还有一种难得的感动----尤其是那只越南鹦鹉。南无越南鹦鹉!本书附赠CD一张,另外可扫码看视频。
《红歌汇:成人钢琴弹唱曲集2(五线谱版)》内容包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红星照我去战斗(影片《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梅赞(歌剧《江姐》选曲)、珊瑚颂(歌剧《红珊瑚》选曲)、敖包相会(影片《草原上的人们》插曲)、长江之歌(电视片《话说长江》主题歌)、唱支山歌给党听、大海一样的深情。
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自1996年创办以来,蝉联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并在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得金奖。所选曲目均为"春天"唱红的创作合唱作品,大部分作品为参加国际比赛金奖的参赛曲目。这些作品中大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此外,乐谱后还附上该作品的背景介绍以及指挥排练心得。更难能可贵的是配有伴奏。这些伴奏并非此次特意为出版本书才临时编配,而是"春天"多年来演出及比赛时的专用伴奏,这些资料是来之不易的。目前少儿合唱比赛均要求使用正规伴奏谱,这些伴奏谱将为少儿合唱团教师提供参考。本书的编者为的儿童合唱指挥徐亮亮,力求在思想性、艺术性、创造性等方面有所突破。
弦歌,又称琴歌,是琴乐传承中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早在中古时代就有“家弦户诵”的风气。那时无论文人学士,或是肩夫走卒,皆好弦歌。史载曾有孔夫子率弟子弦歌三百的景象。在很长一个时期,琴是圣贤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朝野上下都公认,琴合乎道,是载道之器,用于修身理性.导养延年的。
上海市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春天少年合唱团自1996年创办以来,蝉联上海市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并在各种国际大赛中获得金奖。所选曲目均为"春天"唱红的创作合唱作品,大部分作品为参加国际比赛金奖的参赛曲目。这些作品中大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此外,乐谱后还附上该作品的背景介绍以及指挥排练心得。更难能可贵的是配有伴奏。这些伴奏并非此次特意为出版本书才临时编配,而是"春天"多年来演出及比赛时的专用伴奏,这些资料是来之不易的。目前少儿合唱比赛均要求使用正规伴奏谱,这些伴奏谱将为少儿合唱团教师提供参考。本书的编者为的儿童合唱指挥徐亮亮,力求在思想性、艺术性、创造性等方面有所突破。
这是我社推出的“赵晓生教学版乐谱系列”中的一本。弗里德里克·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他是历史上影响力和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作品10号(Op.10)包括12首不同调性练习曲,其中第十二首《c小调练习曲》又名《革命练习曲》,是肖邦非常有名的作品之一。此次由我国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与教育家赵晓生先生挑选了国外的善本,以大师对乐曲的感悟与理解对作品进行注释,让演奏者在学习时能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以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
弦歌,又称琴歌,是琴乐传承中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早在中古时代就有“家弦户诵”的风气。那时无论文人学士,或是肩夫走卒,皆好弦歌。史载曾有孔夫子率弟子弦歌三百的景象。在很长一个时期,琴是圣贤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朝野上下都公认,琴合乎道,是载道之器,用于修身理性.导养延年的。 琴歌通常有两种形式,常见的一种是字音一一对应的;另一种是弦乐前奏出引子,中段布有间奏,结尾有收音,并非一字一音对应,通常是一字多音而有延伸或拖腔。 本歌碟共24首琴曲,采用第二种弦歌形式,抚弹与吟唱并茂。其中《关雎》.《子衿》等七首弦歌取自诗经,由王烈(若遗)先生谱制琴乐,分别由徐涵芝女士.张中亚先生.轻描先生丝弦弹唱;《虞美人》.《念奴娇》.《满江红》等十一首弦歌,由汪铎先生按古人原词谱制琴乐;《花非花》.
在《北京市剧院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剧院行业报告》一书即将付梓之际,首先我要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全市剧院行业发展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共同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首都剧院联盟以及上海市文广局、京沪两地各剧院(剧场)等有关单位、业内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大力支持我们的文化部、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北京市社会科学发展基金以及众多中外艺术机构致以诚挚的谢意。 在当今中国,剧院运营管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重大现实命题。据统计,从1998年到现在,全国新建和改建剧场260多个,国内剧院总数达到2000多家,投资在10个亿以上的大型多功能剧院已有40多个,不仅直辖市、省会城市建有大剧院,在一些中小城市剧院也随处可见。一方面,这些剧院明显改善了我国演出场地严重不足的现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
《千里 为室内乐队而作作品12号(2011)》介绍了,室内乐队作品《千里》作于2011年3月,是青年作曲家郑阳应“中央音乐学院211室内乐作品推广工程”项目委约而作,2011年5月首演于北京现代音乐节“青年中国”音乐会。这首作品的气质受到了中国武侠文学的影响,在一种核心精神力的支持下,产生了迅疾而奇异的状态切换,进行了夸张而的形象对峙,力图展现千里之行途中的传奇历程与万千气象。
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碣石调`幽兰》回归中土到二十世纪末的两个甲子之间,中国的古琴艺术在时代大潮中,也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也是与当代古琴界血脉相连、为所有琴人所熟悉的历史阶段。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一百二十年间琴坛的轶闻趣事,涉及琴人一百五十余位,不仅包含了近二百多篇掌故,还选配了近八十张图片,其中不乏首次正式面世的珍品。通过这些文字和图像,既重温历史,也开阔眼界和心灵。书中多是有趣的故事,并不涉及专门的学问,但又与专门的学问多少有点关系。对读者而言,可以看故事,可以尝趣味,懂琴的,不懂琴的,都可以看。
《上善蜀水》交响套曲是2015年四川交响乐团委约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杨晓忠教授创作的一部交响乐作品集。该作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根基,借鉴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上善若水”的含义,套用为“上善蜀水”,聚焦于至善至美的巴山蜀水。作品以“水”为主线,贯穿整部作品的始终。作曲家用五个不同的乐章,形象地表现了“蜀水”的不同形态:Ⅰ.水韵——青流闻道;Ⅱ.水润——春夜喜雨;Ⅲ.水律——江河脉动;Ⅳ.水势——川江放歌;Ⅴ.水德——生生不息,力求表达蜀水所蕴含的“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至尚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人生观。该作品获得2016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交响乐作品集上善蜀水交响套曲(一二三乐章)/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系列丛书》收录的是其中的一、二、三乐章。
该书为谢俊仁先生多年来对于古琴研究、作曲和打谱的成果。该书主要分为论文部分和琴谱两个部分。论文部分,就琴曲的音乐特色与蜕变、琴律、琴弦物理和琴学承传与发展等论题,作者以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和方法剖释深思,广涉细读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个人论点,既显功力,复有前所未见的发现与精辟见解。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篇有关律制的研究,为古谱的演绎带出新见;此外,其琴弦物理研究,以实践为根据,把琴学领域推向新的境界。琴曲部分,包括俊仁兄的自创曲十首,绝大部分是早年作品,古曲打谱多首则是近年所成。从自创到打谱,跨越近三十年,可说是他从年轻到成熟的琴学旅程。该书的出版为古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创作琴曲和传统琴曲,充实了古琴教材,是琴友们值得收藏的精品。
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始于1988年。大提琴考级自1992年开始,至今已12年,它对我国大提琴教学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考级曲目在保持原有的级至第8级各两套考试曲目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扩大教材内容,增设了第三套曲目。第九级保持原有的4套曲目不变。演奏文凭级设3套曲目。从第三级到演奏文凭级,每级都设有大型乐曲的内容(奏鸣曲、协奏曲、组曲),为了给教学工作提供方便条件,此次出版的考级教材中刊印了多乐章乐曲的全部乐章,同时注明了考级所选用的乐章。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应学习每首作品的全部内容,以提高音乐和知识与修养,参加考级时,则只演奏指定的乐章。
弦歌,又称琴歌,是琴乐传承中重要内容和形式之一。早在中古时代就有“家弦户诵”的风气。那时无论文人学士,或是肩夫走卒,皆好弦歌。史载曾有孔夫子率弟子弦歌三百的景象。在很长一个时期,琴是圣贤治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朝野上下都公认,琴合乎道,是载道之器,用于修身理性.导养延年的。 琴歌通常有两种形式,常见的一种是字音一一对应的;另一种是弦乐前奏出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