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阐述了古琴演奏的理论与实践,系李祥霆心血之作,是对其演奏技艺的理论总结,对广大古琴爱好者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琴上月令》所采撷的琴曲,大概有三种类型。一是描写某一个季节月份的景色,像《春晓吟》《杏花天》《白雪》;或是某时特有的情景,像《风雷引》《南风畅》《梧叶舞秋风》《梅花三弄》;或是以某一特定时间为背景的事物,如以暮春三月修禊时举行的有名的《流觞》、以十一月黄钟律起始的郊祭内客的《神人畅》等。 《琴上月令》试图把古琴艺术放回诗文书画这个大的文化圈中,回复古琴文化的原生状态,以期在全方位的艺术环境中去品味古琴音乐苍茫宁静的美。
刘勇著的《中国乐器学概论》是靠前本以中国的乐器学研究作为主要的论述对象的概论性专著。全书共分为六章,分别为:章乐器学概述;第二章乐器的分类;第三章中国乐器的历史;第四章乐器的文化研究、古乐器研究;第六章声学、律学、乐学问题。可供专业音乐院校开设本科与研究生课程使用,亦可作为音乐爱好者学习使用。
《中小学古琴基础教程》以《重修琴学门径》(张子盛编著,中国书店)及《开指五步古琴教学法》(国作登字-2012-A-00062338)为基础,力图通过32课时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古琴演奏常用技法,并能演奏几首传统古琴曲。作为“古琴进校园”的桥梁,《中小学古琴基础教程》选编了琴曲齐奏、古代诗词琴歌合唱等简单的表演形式,启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选取了《关山月》《满江红》等体现爱国主义情怀的乐曲,通过古琴传递正能量。并将《卧龙吟》《歌唱祖国》等现代作品改编成古琴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理解古琴的传承不是僵化的,而是与时俱进的。
本书是编著者陈成渤从事古琴教学和推广工作20年的经验总结。从古琴演奏的左右手基本指法入手,详尽叙说各指法的学习要点。分为五章,分别为1.右手指法篇,介绍了右手古琴演奏八法;2.左手指法篇:介绍了左手演奏的基本方法;3.常见的复合指法篇:介绍了左右手关联的符合指法的演奏方法。4.练习曲篇:根据循序渐进的进度,编写二十首练习曲,让学习者在进行乐曲演奏前有充分的指法基础;5.琴曲篇,从传统琴曲中选了近20首经典琴曲,作为古琴演奏的进阶。本书旨在让古琴学习者系统性和进阶性地进行古琴学习。
本书尽量站在自学者的角度,全面、详细地讲解学习箫演奏的详细步骤,分析和解决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作者对自己多年习箫经验的全面总结。本书的写作注重传达发自内心、实景的真实感受,期待帮助习箫者更快地入门,少走弯路,并在自学的条件下登堂入室,达到相当的演奏水平。
本书是编著者陈成渤从事古琴教学和推广工作20年的经验总结。从古琴演奏的左右手基本指法入手,详尽叙说各指法的学习要点。分为五章,分别为1.右手指法篇,介绍了右手古琴演奏八法;2.左手指法篇:介绍了左手演奏的基本方法;3.常见的复合指法篇:介绍了左右手关联的符合指法的演奏方法。4.练习曲篇:根据循序渐进的进度,编写二十首练习曲,让学习者在进行乐曲演奏前有充分的指法基础;5.琴曲篇,从传统琴曲中选了近20首经典琴曲,作为古琴演奏的进阶。本书旨在让古琴学习者系统性和进阶性地进行古琴学习。
《中国古琴艺术》是易存国博士的新著。拜读了这部充满理性思辨、研究视野开阔的琴学著作,感到它既承袭了我国传统琴学理论的优良传统,又传达出作者从现代文化视角对琴学进行的深邃思考,令人耳目一新。本书是现代琴学理论的可喜成果。与历代琴论多是由琴家兼事撰写不同的是,这部著作是出自一位涉足古琴音乐圈的美学和艺术学学者是的手笔。《中国古琴艺术》的新,不仅体现在琴论的标新立异上,同时也体现在它的作者身上。tt
本书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主要介绍了几种类型的公尺谱,本书供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