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对我国民族文化发展中形成并至今尚存在于昆剧的“唱”中的“曲唱”,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上编,标名《曲唱》,横向剖析曲唱的构成;下编,标句《词乐》,纵向阐述从词唱到曲唱的衍进历程,纵横互补,自成体系,读后,深感其构思完整,脉络清晰,学风谨严,观点鲜明。 本书分为两部分; 部分,先述说“今”‘曲唱’即“昆”中的“曲唱”的状况和构成,为《上编》; 第二部分,试探索、论说“词乐”与“曲唱”的演化及其构成为《下编》。
尼古拉瓦卡伊,意大利著名作曲家、声乐教育家。1811 年在圣 西西里亚音乐学院(S.CeciliaConservatory)获得了学位证书。瓦卡伊21 岁时到了那不勒斯(Naples),成为了帕西罗(Paisiello)的一个门徒。他的部歌剧《孤独的斯科奇亚》(I solitari di Scozia)于1815 年在那不勒斯问世。在部歌剧首战告捷之后,瓦卡伊为了他接下来的两部歌剧的演出去了威尼斯Venice)。1832 年4 月,瓦卡伊的最成功的歌剧《茱丽叶塔与罗密欧》(Julietta e Romeo)在国王剧院(King's Theater)上演后,他开始旅居伦敦。他的个人魅力和名声使他迎合了上流社会并很快地成为深受人们追捧的教师。1838 年,瓦卡伊结束了他的巡游生活回到了意大利担任米兰音乐学院(Milan Conservatory)作曲主任和教授。
喜闻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协同旅意青年声乐家贾棣然先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合力推出“世界音乐大师声乐经典系列”丛书。内容包括《莫扎特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20首》(上下册)、《莫扎特艺术歌曲44首》、《亨德尔咏叹调47首》(高音和中低音卷)、《巴赫康塔塔咏叹调集》(各声部一册)、《卡契尼艺术歌曲选》(即《新音乐》全集)、《珀塞尔歌曲40首》、《维瓦尔蒂咏叹调选集》(各声部一册)以及《门德尔松艺术歌曲集》和《理查?斯特劳斯艺术歌曲39首》等。以上这个系列的乐谱出版,在我国音乐出版界尚属首次,真可谓是一大创举!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声乐教师以及广大声乐学生和声乐爱好者的需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出版的系列丛书中,不少是巴洛克时期(1600—1750年)的作品。维瓦尔蒂(Antonio Vivaldi)、亨德尔
TianKong合唱团由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部分院系学生组成,由田晓宝教授任艺术总监、指挥。十年来,Tiankong合唱团不拘泥于传统的演唱风格,勇于创新,特别是在合唱声音训练、合唱音响、音乐表现及演唱现代合唱作品方面有独到的创意。《雨后彩虹—Tiankong合唱团演唱作品集》共收录20首合唱作品,既包括《雨后彩虹》《雪域向往》等合唱经典,同时还有不少新作品,如《越调小桃红》《葬花吟》等。
喜闻时代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协同旅意青年声乐家贾棣然先生,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合力推出“世界音乐大师声乐经典系列”丛书。内容包括《莫扎特女高音音乐会咏叹调20首》(上下册)、《莫扎特艺术歌曲44首》、《亨德尔咏叹调47首》(高音和中低音卷)、《巴赫康塔塔咏叹调集》(各声部一册)、《卡契尼艺术歌曲选》(即《新音乐》全集)、《珀塞尔歌曲40首》、《维瓦尔蒂咏叹调选集》(各声部一册)以及《门德尔松艺术歌曲集》和《理查·斯特劳斯艺术歌曲39首》等。以上这个系列的乐谱出版,在我国音乐出版界尚属,真可谓是一大创举!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声乐教师以及广大声乐学生和声乐爱好者的需求。
我国群众性的歌咏合唱活动有很好的传统基础,加上近年来各级政府的日益重视,中国合唱协会及各省合唱协会团结了全国各地的指挥家、词曲作家、合唱歌唱家与专业和业余的合唱团体共同努力,我国的合唱形势已十分喜人,应该说已跻身于 合唱大国 之列。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各地也陆续出版了不少关于合唱训练与指挥方面的书籍及大量的合唱谱集,令人高兴,因为这些都是我国合唱界宝贵的文献资料。在构思本书的写作框架时,我已倾向于去写一些较少论及的题目,已有多人写过或写得较透彻的尽量少写或不写。(如《合唱篇》中一至四章,《指挥篇》中一至五章以及其它一些章节。其中预备拍是指挥艺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在本书中专门写了一节。)在附录部分则更突出实用性,附录一是让业余合唱团队的朋友们较系统地了解 人声乐器 的状况,并通过
歌剧咏叹调是歌剧剧情高潮时的艺术体现,也是歌剧的灵魂,是主人公在剧情发展过程中对感情的抒发。意大利是歌剧的故乡,世界著名剧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意大利的歌剧,回响着咏叹调优美、深情的旋律,予人以快乐和安慰,也荡涤着世人日益浮躁的心灵。
应尚能先生是我国的歌唱家,音乐教育家,四十余年来长期从事声乐教学工作,培养了不少的学生。 应先生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和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声乐艺术悉心研究近五十年,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这一本小册子是应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教学经验而写成的。这些经验相信不但对正在学习和研究声乐的青年学生有益,而对从事声乐教学的老师们也是值得参考的。
《音乐剧声乐演唱教材》中的曲目,是已经在世界上广泛流传的经典外国声乐作品,同时,也为我国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相信通过这种作品的演唱,会使学生在掌握作品的艺术风格、音乐风涵,吐字感情和演唱技法等方面,均能得到启示和提高。《音乐剧声乐演唱教材》的出版是件好事,也是一种新的尝试,肯定对学音乐剧专业的学生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