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旅游》由高曾伟、易向阳、高晖编著,根据中老年人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中老年人在旅游中必须知晓的常识。为了提高中老年人旅游的质量,全书详细讲述旅游基础知识、各种类型旅游景观的特点与分布、旅游景观审美的理论与方法、休闲度假与养生旅游和主要风景名胜区介绍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述注意理论与实用的结合,对于中老年人参加旅游有普通的指导意义。 《中老年旅游》可作为各社区学院、老年大学、老干部大学旅游专业(班)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广大中老年旅游爱好者阅读参考。
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关系紧密,相辅相成。复旦大学旅游学系编的这本《文化视野下的旅游业》从“休闲与休闲文化”、“文化开发与旅游”、“旅游消费者与旅游地居民感知”、“旅游经济与城市发展”等方面,对文化视野下的旅游业展开专题探讨,希望借此促进学术研究与旅游产业发展的进一步紧密结合。
目前,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引进了AH&LA的教材,有1400多所大学、学院、职业技术学校将其作为教科书及教学辅助用书。全球45个国家有120多个授权机构为饭店35个重要岗位颁发AH&LA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在饭店业内享有的专业等级。中国旅游出版社引进了AH&LA系列教材,使读者能够从中见识到饭店工作的真正挑战,并能从中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它将帮助你全面了解国际现代化饭店的管理与运作实务,提高饭店经营和管理的专业水准。
本书介绍了湖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亚热带地区10多处森林旅游区的环境资源,并进行了定量评价。全书分为五部分:全书分为五部分:部分森林旅游区环境研究综合报告;第二中分为森林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及评价;第三部分为森林旅游区森林游憩价值研究;第四部分为游憩干扰研究;第五部分为森林旅游区动植物资源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所有论文是作者的实际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应用价值高,是生态旅游从业者、旅游者、规划师、科学研究人员和环境保护林业院校、旅游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资料,技术工具和基础理论依据。
本书对纪念性景观和风景旅游区开发规划设计有重要指导作用。 全书共三篇。篇为外纪念性景观的先例分析,主要内容有纪念性景观设计的理论、方法,纪念性景观感受剖析,纪念性景观的先例分析,城市纪念性景观,圣地纪念性景观。第二篇为内蒙古自治区成吉思汗陵园旅游区旅游发展规划,主要内容有旅游开发策划、陵园区详细规划设计。第三篇为附录,主要内容有陵园旅游区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旅游区发展规划背景资料等。 本书可供景观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建设、风景旅游规划设计者、建设工作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为了给广大的SPA从业人员和SPA爱好者提供一本国际水准的专业参考书,编者对包括文华东方酒店集团、悦榕酒店集团、喜达屋酒店集团等国际品牌酒店的SPA设计和运营管理做了深入的研究和考察,参考了大量手资料,针对SPA行业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和薄弱环节写成此书。本书分为“SPA设计与世界酒店SPA案例”和“SPA运营管理”上下两编,除了详细的文字阐述外,还选用了大量精美的专业图片。另外,在附录中提供了大量中外机构发布的行业标准、规范等文件,供读者对照参考。 本书试图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同行介绍国际高端的SPA设计、新鲜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运营模式,力求贴近实际,讲究实用性和指导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取任何一部分阅读。
本书仍沿用部书稿的主题“旅游与遗产保护”,但他将研究的视角作了较大的调整,分别从遗产旅游的概念、遗产旅游原真性标准、遗产旅游者、遗产地居民、遗产地投资、遗产保护、遗产产权、遗产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对遗产旅游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都继承了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重案例研究”的传统,所有结论都建立在扎实的调研分析基础之上,其中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研究结论都是尚未公开发表过的成果,对遗产旅游管理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讲,本书在构建遗产旅游管理学科框架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这是一个策划的世界,在这个长袖善舞、纵横捭阖的旅游舞台上,演绎着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闪烁着无数出神入化的智慧,描绘着一张张争奇斗艳的策划蓝图。;我们感叹,没有市场,他们竟创造出了市场;我们惊诧没有商品要不比的产品,他们竟把它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商品。我们不得不叹服,化腐朽为神奇的旅游策划的魔力和魅力,它们可以立断生死,可以点石成金,可以在五金店里找到历史,在飞机场上找到时髦。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针对性地借鉴和引入了外同类教科书中的一些精华内容,如将外教材章节中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内容融入,使《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知识结构的涵盖面更加广泛,并且更加富有读者导向。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共七章,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部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是该书第1~3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学、旅游、旅游者基本原理问题;第二部分“旅游活动的构成”是该书第4~6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业、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第三部分“旅游的未来发展”是本书第7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旅游信息技术发展的问题。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既注重同国际学
《中国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汇编》共收录2012年7月31日前发布实施的旅游业及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40项,其中包括旅游业国家标准22项,旅游业相关国家标准4项,旅游业行业标准14项。LB/T O01-1995,LB/T 002-1995,LB/T 003-1996,LB/T 004-1997等4项旅游业行业标准因发布时间较早,已列入修订计划,故未收入本汇编。 《中国旅游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汇编》可供旅游工作者和旅游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名胜古迹、特色工艺品、表演艺术、节庆集会活动与美食品。 全国23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9座。 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121处。 全国重点文物单位750处。 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37处。 国家森林公园310座。
本书介绍了湖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福建等亚热带地区10多处森林旅游区的环境资源,并进行了定量评价。全书分为五部分:全书分为五部分:部分森林旅游区环境研究综合报告;第二中分为森林旅游区的环境质量及评价;第三部分为森林旅游区森林游憩价值研究;第四部分为游憩干扰研究;第五部分为森林旅游区动植物资源及物种多样性研究。所有论文是作者的实际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应用价值高,是生态旅游从业者、旅游者、规划师、科学研究人员和环境保护林业院校、旅游院校师生的重要参考资料,技术工具和基础理论依据。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针对性地借鉴和引入了外同类教科书中的一些精华内容,如将外教材章节中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的相关内容融入,使《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知识结构的涵盖面更加广泛,并且更加富有读者导向。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共七章,由三个关键部分组成。部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是该书第1~3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学、旅游、旅游者基本原理问题;第二部分“旅游活动的构成”是该书第4~6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业、旅游目的地、旅游市场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第三部分“旅游的未来发展”是本书第7章的内容,探讨了旅游发展中的前瞻性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旅游信息技术发展的问题。 《国外旅游管理前沿教材译丛:旅游学(第3版)》既注重同国际学
湖州的乡村旅游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成为各地考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他将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形成的湖州乡村度假新模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价值。湖州模式,为探索新型城镇化,探索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国乡村度假新模式 湖州乡村度假的实践探索与理论观察》对湖州的成功经验、思路、政策进行总结。
《乡村振兴规划与运营》一书,是华汉文旅集团在新时代扶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成果和经验总结。书中,首先深入分析了现阶段乡村振兴的社会背景与现状,提出了乡村振兴实施的关键和突破路径。重点解读了组织、规划与运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突破重点。其次,本书从重构乡村生态、梳理乡村空间、建设美丽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复兴乡村文化、强化乡村治理、实施人才振兴七个方面探讨了乡村振兴实施的具体思路和工作方案,通过多领域、多维度的分析、解读,为乡村振兴的科学实施构建了整体的规划和运营思路。*后,书中精选了华汉文旅集团18年来在乡村振兴领域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成果案例,总结提炼了包括山西大寨、黑龙江北极村等在
本书以管理理论为引入点,重点以管理制度、工作规范、防伪职责和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地介绍了餐饮企业规范化管理要点。 全书分为餐饮概论、包括前期经营规划、厨房管理、服务现场管理、原料采购管理、菜单设计管理、营销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成本控制管理等几大板块,全方位展示了餐饮企业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各个方面与细节。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全面、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是餐饮业从业人员及管理人员案头的参考工具书。
本书对当今旅游景区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了全面更新,反映了的研究动向和开发热点。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论述有力,分析透彻。作者不仅系统地阐述了成功的旅游景区在开发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一个重要方面,而且通过大量案例说明了不同种类的旅游景区所具有的独特性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
基于目前我国旅游学科的发展现状,本书从国内外旅游学界共选择了九部知名学者的学术著作,对他们的重要学术思想和主要贡献进行梳理和提炼,构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本书的编写主要突出两个特点:一方面是旅游著作与专家的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相结合,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认知这些学术著作的思想、内容形成过程;另一方面是将旅游著作的重点内容选编与学术贡献及评价相结合,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学术前沿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对著作研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