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旨在鼓励公民见义勇为,与不法侵害行为作斗争。本书立足于我国关于正当防卫的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在本书中,作者在对正当防卫的沿革、概念和性质加以叙述与揭示的基础上,对正当防卫的构成进行了论述,尤其是结合具体案例,对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作了分析,为司法机关正确地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1997年刑法修订中,对1979年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作了重要修订,增加了关于无过当之防卫的规定,在本书第二版中,除对本书正文中的有关内容根据1997年刑法作了适当的修改以外,作者还专门写了“正当防卫的制度变迁:从1979年刑法到1997年刑法以个案为线索的分析”一文,作为本书的代跋,以便读者了解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变迁。
《办理涉林刑事案件指南》围绕森林公安机关管辖的21种涉林刑事案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对各种涉林犯罪问题做出较为全面的介绍和阐述,供大家参考使用。适应新形势下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提升森林公安等执法机关依法履职和办案能力。
会说话的尸体 草籽的秘密 血滴定向连线分析 弹道学原理分析 诡异的密室 爱恨情杀还是意外死亡 无懈可击的不在场证明 插翅难飞的火厂 是否案 谁在说谎 蛆虫生龄的奥秘 天衣无缝的碎尸计划 男女足迹特征 人像组合 性变态犯罪行为 难以置信的作案工具 假案的识别
强制性规则及其执行,应当受到道德约束,至少在自由民主的国家如此。国家的道德权威要求,这些道德约束在法律学说中令人信服的有效实现。简而言之,使个人服从强制性规则的计划,必须与刑事正义传递的信息相一致。当代刑法理论,过分依靠以明显矛盾而模糊为特征的刑法学说来运行。这是一种引领我们质疑刑法实现正义之可能性的必然事实无可避免的组成部分吗?或者,正如作者所偏好的那样,刑事司法乃是正义的成功实现——其中,刑法理论的任务之一,就是设定目标,找出缺陷,不断努力完善规范与程序的形式和内容?以此为前提,本书探讨了刑法理论若干核心问题,首先阐释了犯罪化与刑事处罚的道德规范;继而检测了刑事责任的构造,并强调要把犯罪行为之客观条件与那些使一个人为之承担责任的特征区别开来;,本书检测了犯罪未遂与共同犯
犯罪情报是一种有关犯罪活动的信息,是一种经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搜集、整理、研究和加工后,进行传递和利用的犯罪信息。本书系统论述了与犯罪有关的人、与犯罪有关的物、与犯罪有关的事是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犯罪事实等,揭示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及内在联系,旨在侦查、发现和控制犯罪活动,预测犯罪活动的发展趋势,为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作出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