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的价值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它深奥而实在,艰涩又丰富,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法律人思索和探悉。凯尔森为法律带上科学的光环,价值成为一个无法被科学地回答的难题。然而,法毕竟是存在于的历史之中,并与特定的社会现实相联系。它的价值也许不能被科学定义,但是,却成为纷繁的社会中寻求平衡的艺术。恰如美国学者贝勒斯指出的“许多所谓的事实问题都是价值问题”,当我们沉思现代法学的许多困境时,方才大悟:原来答案终究还要回到法学研究的最初——价值研究中去寻找。从价值开始,又回到价值,法学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完成了一个轮回。这个轮回也是我从大学开始接触法律,到后来讲授法律、研究法律的过程。只是我的轮回是围绕着法的一个部分——经济法展开的。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经济法系列:经济法概论(第7版)》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基本理论、市场经济主体法、市场经济运行法、宏观调控与经济监督法(上)、宏观调控与经济监督法(下)、资源分配与保护法、经济矛盾和冲突的法律解决机制等等。
本书作为一部跨学科教材,紧扣我国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经营出现的亟待解决的商法新理论与实务问题,以及商法学界与实务界对传统或主流商法理论与实务提出的创新理论与实务观点,在系统介绍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选取与商法前沿问题密切相关的案例,对法学理论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实践与方法等不同侧面全面、系统而又具体地介绍了商法与相关的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体例新颖,内容实用,案例典型,适合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
本书以经济学说思想发展为线索,重点考察了决定市场界定理论不断演变的经济理论要素及其范式特征,并就其对反托拉斯实践的影响进行了深刻的讨论。目的在于从西方百余年的反托拉斯历史演变过程中整理出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路径;并在理论评述的基础上,就中国在反托拉斯理论与实践中如何借鉴西方理论提出建议。 本书开创性地对市场界定理论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经济学说史研究,不仅可以为进一步的理论及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对中国反托拉斯政策的设计及实施也具有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