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生命能量之书 系列是萨提亚的经典著作,也是家庭关系调适与建立完满人格的典范指南。本书系共包括:《沉思冥想》《心的面貌》《尊重自己》《与人联结》。这四本书所传达的能量,使理智与感性交融,认知与体验并生,使读者在此书系细腻、亲切的引导中,与自己的心灵约会,与家庭的问题和解,追寻人生的幸福与喜悦。《沉思冥想》是她在带领工作期间所使用过的各种冥想,内容实用具体,直指内心,可以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小组学习。《与人联结》概括了萨提亚几种人际沟通模式的核心思想,教人如何认清真实的内心,并与他人建立有效的联结。《尊重自己》是萨提亚所创作的一首长诗,她用这首诗温暖了千千万万人的内心,帮助人们找回自尊与自信,重做自己。《心的面貌》是萨提亚将自我内心多个面向所探索的过程以一种舞台剧的形式
《自杀干预实用技术: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箱。它首先表明专业人员需要审视自己的个人经历和对自杀的恐惧,接着介绍了风险评估、安全计划和治疗计划等基本领域,然后提供了降低自杀风险、重建生存愿望的丰富技巧。 《自杀干预实用技术: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描述的技术可以应用到各种类型的治疗中,无论专业人员的理论取向是什么,也无论来访者是第1次、第十次还是第100次参与会谈。临床工作者无须按任何特定顺序阅读本书,甚至无须阅读全书。将本书翻到任意一页,都能找到可以立即应用的有用技巧或技术。
本书是配合英国BBC电视台所拍摄的《Tavistock临床中心》系列影片而写的。Tavistock临床中心是一所隶属于英国国家卫生署(NHS)的心理健康机构,治疗病人并培训专业的心理健康工作者。 ● 心智是如何形成的? ● 孩童是如何长大的? ● 我们何时变为成人? ● 人为何坠入爱河? ● 为何有时感觉成为绊脚石? ● 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 何谓正常,何谓病态? 这些都是《谈话治疗》所讨论的问题。 来自著名的Tavistock临床中心的优秀治疗师们,在《谈话治疗》中探讨心智的影响力以及心理治疗的重要性。取材自Tavistock中心的研究和临床个案,本书呈现了 心灵如何有自己的理性,却不为理性所知 ,它呈现了心智在各个发展阶段如何运作,可使我们对当代生活的许多方面有所领悟。
多模式治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阿诺德 A.拉扎勒斯博士首创的一种系统的、整体观取向的行为矫正法。本书阐述了多模式治疗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技术,重点分析了多模式的评估程序以及治疗的有效要素,并以性欲障碍和心境恶劣的治疗为例,讨论了多模式治疗的临床应用。行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并附有多种调查表,有很强的实用性。
本书介绍的是一种非常详细、系统化且有实证研究支持的心理治疗方法,聚焦于对于健康心理发展至关重要的依恋关系,特别针对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的自身原因对孩子忽视甚至滥用,不能提供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造成孩子的关系性创伤,因此极度缺乏安全感、对人际关系不信任的孩子,指导治疗师如何通过个体治疗、邀请父母及其他相关社会资源一起参与,帮助那些在这种伤害性关系中成长的孩子重建对关系的信任、重获在关系中的安全感、重建情感联结,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和自我,修正早期创伤带来的不良影响。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解决宏观社会心理问题,建设强大的国民心理,运用心理学规律和方法实现社会的 善治 。简言之,社会心理服务旨在 由心而治 ,尊重并依循 心之理 而实现社会治理。社会心理服务并非为了 治病救人 ,在本质上不同于面向个体的心理健康服务。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这一新时代背景,构建社会治理心理学的崭新学科愿景。本书基于我国社会治理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建构了原创性的 社会治理心理学 理论体系,将其用于解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内涵和定位,从社会心态培育、社区心理建设、群体决策质量提升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在实践方法方面提出了 由心而治 的思路,推动社会治理遵循心理规律以实现社会 善治 。*章 社会治理心理
以人为中心理治疗是个真正的美国本土心理治疗理论,为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化。罗杰斯作为最有影响力和人尊重的心理学家,将其理论模型根植于民主原则与以人为中心主义原则,其理论认为,的帮助是帮助人们发现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尽管罗杰斯与以人为中治疗齐名,但其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新月异。在《以人为中心理治疗》这本书中,大卫·凯恩博士清楚地展示了这个重要的理论取向在当代临床实践中的发展,他集中阐述了支持以人为中心理治疗的广泛的临床研究,并且详尽地提供案例,以描述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鉴于此模型在临床实践者与培训项目中的广泛影响,《以人为中心理治疗》是此套丛书的重要补充。
音乐是超越语言、穿透人心的艺术,音乐治疗具有其他心理疗法不可替代的优势。本书详细介绍了音乐治疗的源流、发展、理论流派及实用操作技术和技巧,其*特色在于按照大众易于区分的音乐类别,详细介绍了各种治疗技术,包括聆听技术、歌曲技术、器乐即兴演奏技术、音乐形意律动技术、音乐心理剧技术等,并详解了适用的不同人群,以及针对各个群体制订的音乐治疗策略,如儿童及青少年群体、部分边缘人群、残障及精神病患者群、老年人群、心身疾病及神经症患者群等。同时,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非常具有阅读价值,对于学习音乐治疗的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来讲,本书是*恰当的入门书。关注心理健康的社会大众如果能够运用音乐治疗的一些简单方法,就可以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提起“心理治疗”这个词,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倚在长沙发上,花一小时来挖掘童年悲惨记忆的画面。而一种与之不同的治疗方法暗示,我们可以改变我们思考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式,如果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现在和未来,会让人更快乐、更健康,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这种方法被称为“时间观疗法”。 每个人对时间的感觉都不尽相同,6种影响人幸福感的时间观念分别是: 过去积极时间观(你喜爱自己的过去); 过去消极时间观(你有遗憾、过去发生过不幸的事或者被你夸大为不幸的事情); 现在享受时间观(你享受当下,喜欢犒赏自己); 现在宿命时间观(你感觉命运不受自己控制,那何必费心去控制呢?); 目标导向未来时间观(你会事先计划,做任何决定都会权衡利弊); 未来时间观(你过得很好,因为你相信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