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山西绛州人。李毓秀出生于清朝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李毓秀在康熙时中秀才,之后便致力于治学和教育。后在讲学的过程中,李毓秀编写了《训蒙文》一书,作为学生的启蒙教材。 《弟子规》要求少年人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尊敬长辈。其中包括怎样与父母对话交流、怎样照顾父母的生活、在父母有过错时如何妥善处理、父母去世后怎样守丧等,以及尊长优先、礼让尊长、主动为尊长效劳等处理长幼关系的原则。 《弟子规》要求少年人谨慎小心,诚实不欺,并对少年人在个人修养和怎样处世行事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弟子规》要求少年人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 《弟子规》介绍了读书学习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为了使《弟子规》中的内容更好的为学生掌握,作者在写作形式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篇代表作,世界通俗文学典范,从中可以体会到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性。从现代社会的角度看,文中有些说法不尽合理,也不多准确,甚至有些过时,但是它的教育作用和文化价值仍然很高。这本中英文对照的《三字经》,把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名著介绍给世界各国读者,是做了件很有意义的事。用中国年画名作与之相配,更是相得益彰。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因以过年时制作和张挂而得名。年画的内容多为生活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戏曲故事等等,其内涵则是祈盼吉祥平安、扬善抑恶、镇妖辟邪,反映了普通百性的精神追求。中国年画的著名产地有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河南朱仙镇、山东潍坊、陕西凤翔、山西临汾、四川绵竹、苏州桃花坞、广东佛山等。虽然各地年画的风格各有特点,
《弟子规》是一部成书于清朝并广为流传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包含了儒家提倡的孝、悌、忠、恕、礼、义、谨、信、爱众、亲仁、立志、勤学等重要思想,提出了许多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弟子规》(汉缅对照)为中华文化重要典籍《弟子规》的汉语和缅甸语对照本, 释析,精心翻译,并配绘精美插图,为缅甸语人群阅读《弟子规》提供了一个优质读本,实现了中华文化的良好传播。
随着2009年春节期间钱文忠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三字经》,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开年的重点图书《钱文忠解读〈三字经〉》一书,将于2009年2月28日在全国各书店同步上市和读者见面。 《三字经》内容广泛,包括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经典启蒙读物和小百科;即使在今天,也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功用。钱文忠先生是著名国宝级大师季羡林教授的入室弟子、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2008年钱文忠先生曾入主《百家讲坛》主讲《玄奘西游记》,立即引起轰动。此次央视《百家讲坛》经过量身打造,聘请钱文忠先生重新出镜主讲《三字经》,意在提振雄风,再创辉煌。钱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