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试图从地域文化的角度阐释河北剪纸的艺术特色,通过对河北各地剪纸及民俗的考察、挖掘、理顺,进而整理出剪纸在河北地区的工艺流程、传播脉络和文化特征,以及传统剪纸艺术对现代文化艺术的辐射影响,为发扬河北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提供较为全面的文化资料,为现代绘画、设计提供具有区域及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营养,为建设和谐河北做出贡献。
颜真卿(公元七○九~七八五年),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玄宗开元进士,曾为平原太守,后封鲁郡公,因有「颜平原」、「颜鲁公」之称。他精于书法,师承褚遂良、张旭而自成一代宗师。「祭侄文稿」是其年届五十,为堂兄之子季明在「安史之乱」中不屈牺牲而写的祭文。书家将悲愤之情倾注于笔端,奋笔挥洒,写就这篇行书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这卷墨迹为纸本,纵二十八点三厘米,横七十五点五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台北故官博物院,藏有一卷文末落款为「臣褚遂良书」的「倪宽赞」。此卷楷书五十行,行七字,纵二十四点六厘米,横一百七十厘米。《碑帖珍品临摹本:褚遂良书倪宽赞》作名声显赫,有人认定是褚遂良书,亦有人断定并非褚遂良书。这卷珍迹在书法艺术上,独具艺术风采,因而受到众多读者青睐。有书家评说,此作极注重笔墨的感觉和效果,其似润还枯,似涩尤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