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浅注》为陈修园的代表著作之一,约成书于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全书分10卷,25篇。本书博采赵以德、胡引年、程云来、沈目南、喻嘉言、徐忠可、魏念庭等对《金匮要略》的注释,以《内经》、《难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为依据,参以己见,力求阐明《金匮要略》要旨。以 浅注 为其基本特色,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用小字衬加于《金匮要略》原文之中,使之深入浅出,一气呵成。原文、注文既可连读而易于理解,又可分读以保持原旨。书中另有陈氏之子陈元犀、陈蔚等所写之按语。本书对理解《金匮要略》极有裨益,对后世影响较大。
这本小书是继《国画讲义》之后,关于当代中国画继续思考的部分结果。 该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为《美术观察》杂志上连载的短文,这些只是作者个人的“有感而发”的随笔,故称为“今指要”;第二部分为对古画论的重读重现,以适应今日学用,尽力按“少而精”的文化快餐原则编选,故称为“古画论”;第三部分为对国画经典作品的重新品读、排列,也只能算是个人好恶的一孔之见而已,权且名为“新画品”。本书雅俗共赏,可国画爱好者和绘画者品读、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