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本书在扎实的材料基础上,将文献与实物相结合,通过详细的论述、审慎的考辨,精心呈示了民国时期古籍的编纂整理、出版机构、传播流通等情况,全面描绘了民国时期的古籍出版发展历程;并将该时期的古籍出版事业置于当时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考察总结了其在整理保存文献、传承文化方面的成绩,以及对学术研究、图书馆建设、社会大众传统文化普及等领域所作的贡献。
《了凡四训》系晚明 学者袁了凡的传世名著,以作者一生行善积德而改变命运的经历,见证传统文化德福一致的理念。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坦然面对一切顺逆境遇,是塑造命运的根本。作为明代中下层官员的训子文和官箴,本书具有匡正社会价值的现实意义,阐明个体的德福传承与社会责任。 本书逐句精讲《了凡四训》,引述《袁氏家训》《游艺塾文规》《两行斋集》《训儿俗说》《宝坻政书》《静坐要诀》《祈嗣真诠》等著述,从行事、明理、治心三个维度,阐述《了凡四训》的理论与实践。并随书附赠注释版《了凡四训》别册。
长城作为我国现存体量 的世界文化遗产,所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复杂,风险影响因素众多,长城监测有着与其他文化遗产地监测的共通之处, 有着其特殊性。本书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对文化遗产监测现状进行研究、评估,总结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的经验做法,评估其监测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监测成效;另一方面理清长城遗产特性和管理特点,以及已开展的长城保护工作,并通过实践研究,分析长城监测体系建设的实际需求及工作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长城监测体系框架及工作建议。 长城监测体系的科学构建不仅是提升长城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同时为我们逐步解决长城体量大、管控难、保存状况复杂等原因形成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难题提供了思路,也为其他大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 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呈现学术发展的状況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本研究的目标紧紧锁定“ ”倡议如何以“民心相通”为宗旨,以“文化传播”为路径, 文化之间的藩篱,弥合本土与他者的矛盾,凝聚价值共识。强调通过提升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通过推动建立 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将“一国倡议”上升为“世界共识”,促进民心相通。
基础教育资源公平配置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乡教育一体化下如何公平配置基础教育资源,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问题。从全国看,基础教育基本办学条件、高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财政性生均教育经费、生师比等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各地区看,我国基础教育资源配置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效应、空间效应和溢出效应,地区经济增长率、财政收入水平、地方基础设施投资、人口密度、教育从业人口和在校生人口规模等是我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本书立足从数量上来分析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公平配置,以量化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希冀通过量化分析,揭示我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克服的障碍,探寻区域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规律与机制,进而对城乡教育一体化下我国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公平
本书以长江流域城市(上海、南京等)及江南地区特色小镇为考察对象,解析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文化精神的内涵及其塑造与培育策略;基于文化现代化理论,分析 化背景下城市文化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基于名人级差理论,探讨城市名人文化资源的级差分类、保护性开发与合理化利用;基于品牌基因理论,分析特色小镇的文化品牌基因及其品牌建设路径;基于调查访谈和数据样本,探析城市历史建筑的居民文化认知偏向、文化认同度、文化参与度,分析政府主体保护传承历史建筑遗产的基本策略;基于米歇尔·福柯的治理理论和托尼·本尼特的文化治理性理论,探析城市公共图书馆、城市博物馆等城市公共空间的文化治理性,分析上海城市博物馆受众的文化获得感及其提升策略;同时,还探讨了上海文化产业园区、城市网络文化安全、上海网络视听产业的治理主
科学经济学是研究创造或获得财富全过程的规律、方法、社会影响、分配及享用财富的科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涉及需求、供给和交易三大范畴。本书将需求(书中称为“买方”)和供给(书中称为“卖方”)建立在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上。以可测量的欲望为前提,研究需求与供给的因果关系,由此建立起科学经济学的公理体系,从而推导出经济学的所有规律。 本书所建立的常规与 规“交易区”模型具有像物理学规律一样的解释力,它将微观与宏观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合理成份 统一在这个公理体系之中。其科学化程度,达到与自然科学等价的水平。 科学经济学可以 揭示包括发达 、中国和其他发展中 经济发展历史的奥秘。
【新华书店总店自营】 基于社交媒体的学术信息交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程妮 原价 ¥86.00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06-01
在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科技司的推动下,本书编委会编写了《中国文化创新报告(2018)》。本报告围绕“文化创新”这一重大问题,集中了 数十位专家学者的 研究成果,主要反映了新时代文化科技融合、虚拟文化空间营造、互联网时代文化服务升级、文化大数据与 安全、虚拟现实技术与文化发展、公共文化云、文化创新立法、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文化旅游开发等方面的 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文化繁荣发展对于文化理论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科技创新的紧迫要求,是当前我国文化创新领域 的年度研究成果之一。 全书逻辑上分为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研究两大部分,结构上包括了总报告、理论创新篇、行业创新篇和案例篇。总报告从文化行业宏观战略发展的角度,论述了数字化平台技术对文化行业的颠覆性影响。指出数字信息技术和平台技
本书稿引用“拥挤度”概念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等方法,以皖北六市居民和皖北城区公共体育设施为研究对象,对皖北六市居民健身“拥挤感”和公共体育设施“拥挤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基于“拥挤度”评价视角的
本书“特稿”收录了第七届世界文化发展论坛的会议论文,围绕“道德共识与人类共同价值构建”展开讨论;“地域文化”栏目收录的三篇文章围绕江陵岑氏家族的兴衰,探讨了江陵岑氏家族文本、岑参诗歌,以及岑参与江陵的关系;“哲学与文化”栏目以哲学阐释文化现象,聚焦熊十力与唯识学的关系问题,思考中华文化的行动力,透视《楚辞》中的植物与民俗民风、婚恋习俗、岁时节令等方面的文化关系。这些文章在横跨古今的话题辩论、五彩缤纷的研究视野、生动活泼的现象扫描里,勾勒出荆楚文化层层叠叠的文化肌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贸易法范畴内对贸易与文化问题的认识旨在从法律规范及其适用的层面对文化产品——文化商品(cultural goods)与服务(cultural service)——贸易规则及其对 产业政策法规的传导作用进行分析。相关讨论力求在自由贸易价值与文化的社会价值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为一国规制 文化产业保留相应的政策灵活性,并有利于 与 范围内文化多样性的实现。本书以 贸易规则及其适用对一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边界约束与实质影响为切入点,以 自由贸易体系中文化贸易规则的演变及其对以电影、出版与互联网视听服务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我国“十二五”“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完善现代文化产业的目标,将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改革置于WTO自由贸易体制与新世纪区域贸易协定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探析。本书特别注重对WTO相关规
本书力求创新,把理论分析、历史梳理、案例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案例经验融为一体,对若干基本理论问题、娱乐产业包含的代表性子产业进化的文化价值嬗变、象征符号嬗变、精神样态嬗变、内容机理嬗变、受众需求内核嬗变、商业模式嬗变等问题及其影响,充满宏观观照和微观探微钩沉,把总体性或宏观性的理论探讨与个别性或微观性的案例分析结合起来,作出富有学理深度的分析阐述,试图提出研究者独到的创新见解。 数字娱乐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形态,蕴涵极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当前中国数字娱乐产业还较为薄弱,要加强数字娱乐产业文化自觉研究,因为文化将在这场无形的 竞争中扮演 角色。 1.通过对中国数字娱乐产业的文化自觉的客观需求进行考察,分析中国数字娱乐产业文化自觉的目标指向和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已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怎样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保持并强化城市的特色文化,避免同质化的危机,避免千城一面的困境,让不同族群在不同文化的物化形态中,找到自己心旷神怡的栖息之地,找到自己灵魂归宿的精神家园,这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本书要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大型特色活动对城市的转型、重塑和再生都是一帖良药。大型特色活动锻造城市的气质,构铸城市隐逸的灵魂,提升城市的市民精神,让城市焕发出特色文化异彩,这对城市化进程中抵御千城一面的同质化侵袭是种有力抗衡。本书的研究建筑在大量实际调研和案例基础之上,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做了大量实地考察与田野调查,甚至
......
《石家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本用中、英、法、西、俄、阿等6种文字介绍石家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每种文字单独成一部分。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桃林坪花脸社火、井陉木雕、石家庄酒酿造技艺、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正定高照、耿村民间故事、无极剪纸、常山战鼓、石家庄丝弦、井陉拉花。该书介绍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再现了历代传承人的知识积累和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充分挖掘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向 外传播了本地区取得的经验,是一本让 多人了解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书。
本书通过对网络热词的语义考察,来阐释数智时代网络批评的萌发缘由、发展现状、未来趋势及社会影响。同时将问卷调查及理论研究相结合,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域,来探究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加持下,网络语言、批评、文化及思政的变化和革新,进而对文学批评、思政教育和文化市场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期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多元化格局中的软实力及竞争力,力求做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和操作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