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团队邀约、征集和精选70位亲历新中国建设历程的农民工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以纪实讲述的方式再现众多历史细节及其深刻意义。70位农民工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背景,遍及北上广深等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及东北、西南、西北的偏远地区,上至历经沧桑的耄耋老人,下至打拼在新兴产业的创业青年,从企业家、艺术家、收藏家,到普通职员、教师、工人、农民、医生等,真实、立体、全面地反映中国社会发展的伟大历程和深远意义。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经济和社会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着所有人,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普利策奖得主、美国
......
......
对继母而言,这是一个《格林童活》与《家有儿女》并存的时代。我们对这一群体依然不乏"恶毒皇后"的印象,却坦然地接受越来越多"刘梅''的出现。在如今这个吊诡的时代,日益开放的社会对离婚和再婚广泛接纳,继母这一正不断发展扩大的群体,究竟该何去何从?本书整理了100位继母的访谈故事,通过系统分析,发现继母群体在当代呈现类型多样化、认同多元化、形象污名化的特点。当今社会,刻板印象在继母身份建构的过程中依旧起着重要作用,但大众也逐渐从先入为主地拒斥继母,转变为关注其个体差异和立体性的社会身份,呈现去污名化趋势。这一趋势是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层面的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与继母群体的规模增长、女性意识的不断觉醒、婚姻家庭观念的快速变迁、公众认知的日益理性及立体化等因素紧密相连,是不同群体之间社会互动的
......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口述历史、回忆录的形式,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二十多年间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始末,以口述史的形式,让亲身经历和见证新中国历史的老领导、老同志追忆细节,目的是真实、生动、具体地再
《守护石窟》是由复旦大学牵头发起,王金华教授和郭桂香编审组织成立采访组,联合敦煌石窟、大足石刻、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共同实施中国石窟保护七十年口述史计划的结晶。此计划的实施殊为难得,被访人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国股市暴跌,美国经济和社会从此进入了漫长的大萧条。对千万人而言,生活成了吃、穿、住的挣扎。普遍的不安全感笼罩着所有人,从贫民到巨富,无人幸免。普利策奖得主、美国
母校关注的目光永远追随着校友成长的脚步。从1937年成立以来,作为“共和国嫡子”的中国人民大学历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北方大学、华北大学之演进,八十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她历史独特,她底蕴雄厚,她名
本书基于南京大学“拉贝日记与和平城市”项目团队2021年国际科考成果,以口述史采访的材料为主要内容。团队围绕《拉贝日记》的发现、出版、翻译以及传播,采访了大量亲历者和见证人。本书将采访实录通过适当的加
《林崇德口述历史》主题是展示一个中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的知识分子成长生涯,自述爱国、爱党、爱学术、爱教育和爱学生的历程。作者要表现自己一生的追求和理念:把忠心呈于国家,把孝心献于长者,把爱心奉于社会。作
习酒人和企业相依为命、同呼吸共命运、不离不弃的精神,让我们看到20世纪80年代那个时代的个人与集体、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和美好记忆习酒人的文化认同是一种巨大的能量,无论世界如何变幻,对习酒的认同都将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