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重点介绍现代工程技术中计算机上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数值方法及程序实现,包括绪论、非线性方程的数值解法、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插值与拟合、数值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法以及算法的程序实现共7章。全书内容精炼、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前6章均配有适量的例题和习题,对于每个重要的数值计算方法都给出了便于编程的算法。第7章给出了各经典算法的C语言、VB语言和MATLAB的程序实现。 《计算方法及程序实现》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计算方法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的教材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从信息化教学的意识、教学资源、设备与平台等方面,设计了有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内容涵盖信息化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教学软件和硬件(平台)的使用方法与技巧等,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提升师范学校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windows 7 office 2010)》是与《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 office 2010)章序保持一致的配套学习指导书,书稿精心安排和组织了以案例驱动的实验内容。内容涵盖了相应各章的知识与技能,对疑难点进行了重点的讲解与充实,并对解题思路的进行评点。
彭静、陈利主编的《大学计算机实训教程(Windows7+Office2010版)》涉及的计算机应用知识面很宽,并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可以满足不同学时的教学和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在实训顺序方面,大多数实训项目并没有严格的先后次序,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取舍和调整,对于一些已经掌握得很好的基础实训项目,可以忽略不做。对于计算机教学环境好、学时数不多的学校,实训教学重点应放在计算机网页制作和网络等方面,对办公软件可以采用自学和答疑相结合的方法,以便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用教程(第2版)》共分10章,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微型计算机概述、微处理器、80x86的寻址方式及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中断系统、可编程接口芯片、模拟接口和总线。 本书以基础理论—举例—实训为主线组织编写,大部分章节都设置了“小型案例实训”,以便于读者掌握各章的重点及提高实际应用和分析能力。本书结构清晰、易教易学、实例丰富、可操作性强、学以致用、注重能力,对易混淆和实用性强的内容进行了重点提示和讲解。本书既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相关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自学者的参考教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规划教材。 本书共9章,着重讲述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接口技术、控制算法、抗干扰技术、设计方法和步骤等。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输入输出接口与过程通道,人—机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数字PID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抗干扰技术、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现场总线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每章末附有习题和思考题。 本书主要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等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学校的工业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计算机控制课程教材,还作为从事计算机控制研发和设计的科技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这门课程需要讲授的内容包括微机原理、汇编语言、接口技术三部分。其特点是:内容多,知识点多;针对不同内容,需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杜诚主编的这本《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在编写时遵循以下思路:硬件部分和指令部分,由于知识点众多,采用案例模式编写;软件部分,采用实践模式,通过编程实践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指令和编程特点;接口部分,通过接口实验及仿真实验,提高学生在微机系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CPU内部体系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中断,输入输出常用接口芯片8253、8255、ADC0809、DAC0832等。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参加计
《计算机实践指导》是与《计算机文化与应用技术》(第四版)相配套的实验指导书,一共编写了79个实验,既有验证性实验,更有大量的综合性实验。实验内容包含了计算机基础应用、文字处理Word应用、电子报表Excel应用、演示文稿PowerPoint应用、网站设计以及数据库基础Access应用等6个部分。学生经过学习和实验,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计算机实践指导》中涉及的所有实验素材文件可通过访问上海大学计算中心网站获得下载。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验用书,也可以作为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自学者的实践指导书。
本书较系统地讨论了遗传算法和分布估计算法的基本理论,并在二进制搜寻空间实验性地比较了几种分布估算法。在此基础上深入地论述了构建一类新的分布估计算法的思路和实现方法,后介绍了分布估计算法在计算机科学、资源管理等领域的一些成功应用实例及分布估计算法的几种有效改进方法。
本书是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配套的实验课教材,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通信、网络、信息等专业的必修专业实验课程。 本书采用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生产的TEC—6G十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本科教学需要,设计了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实验以及基于微程序控制器、硬布线控制器的整机测试等验证型和综合型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各个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并真正系统地掌握计算机中各组成部件是如何协调工作的。除此之外本书还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了部分大型综合设计型实验。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书可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材(白中英主编)配套使用,也适于选用其他教材、又要使用TEC—6G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完成
本书是为了配合“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和“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三门课程而编写的实验教程。书中介绍了实践教学中涉及的实验内容,编排了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以适应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 全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调试,包括15个实验内容;第二部分是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以西安唐都科教仪器公司生产的TD.PITD通用微机实验系统为平台,包括11个各种芯片接口实验;第三部分是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包括22个实验内容。这些实验,对于读者巩固和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本书可作为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课程设计实验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材,根据*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发布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cfc 2008),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编写。本书既注重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阐述,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与windows xp、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excel 2003、演示文稿制作软件 powerpoint 2003、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基础、程序设计基础。 本书结构合理清晰,语言准确精炼,内容详略得当,理论联系实际。各章附有适量习题,便于自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数字电路基础、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数字系统分析与设计、硬件描述语言VHDL等。全书系统地介绍了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侧重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实际应用的讲述,本着“厚基础、宽专业、重能力”的编写方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力图反映数字逻辑电路中的新技术、新理念,以适应数字电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自动化和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教学用书,还可作为从事电子技术工作的在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计算机网络教程》由肖盛文主编,全书共分8章。第1章讨论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与应用,并对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进行了介绍;第2章讨论了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并对数据通信原理和数据通信技术进行了介绍;第3章讨论了局域网的发展和概念,并对共享介质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高速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第4章讨论了基于Internet的TCP/IP层次概念,并对各层次协议做了介绍;第5章讨论了网络互联层次概念和互联设备工作原理,并对路由协议、第三交换技术、Internet接入技术进行了介绍;第6章讨论了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并对网络操作系统的配置和应用进行介绍;第7章讨论了网络管理和网络安全的概念,并对网络管理协议SNMP、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安全协议进行了介绍;第8章讨论了网络系统集成的概念,并对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第2版)/高职高专计算机实用规划教材·案例驱动与项目实践》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对象,主要介绍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程序设计以及系统扩展与工程应用。在讲解单片机原理的同时,也介绍了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特别在讲解部分实例时,给出汇编语言和C语言两种语言的编写方法,目的是通过比较汇编语言与C语言的编写特点,使学生能够有比较性地选择一种语言进行学习,并且认识另一种语言。 《单片机技术及应用(第2版)/高职高专计算机实用规划教材·案例驱动与项目实践》依据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和办学特点来编写,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重点突出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讲授基本工作原理的同时,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和项目开发经验,给出了许多实际项目,在项目的设置上力
本教材与理论教程配套使用,即注重应用操作,也注重思维过程,注意在应用技能的学习中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使用了虚拟机技术,开发:BIOS设置实验、操作系统安装实验、NTFS权限设置实验、注册表实验、用多个虚机组建对等网实验、WWW(FTP、DNS、DHCP、SMTP等)服务器建构和配置实验。在word和excel部分,有邮件合并实验、用宏记录器及VBA创建宏的实验。增加了这些十分基础而实用的、不同层次的实验,丰富和强化了实践教学内容,能较好地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
《用基础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模拟测验(第二版)》按照福建省中等职业教育计算应用基础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包括微机基础,WIN7基础,Word 2010应用,Excel 2010应用,PowerPoint 2010应用,因特网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7个部分。本书三个用途:主要用于福建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也可以用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高新技术考试。本书包括一本书,另配一本综合模拟测试卷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第二版)/高职高专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是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版)》配套使用的上机实验指导与习题集。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为实验指导,由10个实验组成,实验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与主教材在内容上形成互补,详细的实验步骤非常适合学生自学;第二部分是习题解答,与教材各章内容相对应,供学生课后练习使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与习题集(第二版)/高职高专教育 十二五 规划教材》适合作为应用型本科及高职高专学生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实验指导书,也可作为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培训的实验指导教材。
邝嘉伟主编的这本《桌面级维护》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精挑细选的工作任务、翔实生动的操作案例,全面介绍了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日常软硬件维护、常用办公设备(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的使用及系统数据修复等维护家庭、办公电脑的基础知识。
《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程》是根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硬件组成、操作系统、Word 2010应用技术、Excel 2010应用技术、PowerPoint 2010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Python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概念、数据库基础及Access 2010应用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大学计算机应用教程》从计算机基本应用技术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内容丰富全面,通俗易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并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工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西门子S7-200系列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编著者王如松。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西门子S7-200系列高职高专机电类工学结合模式教材)》系统讲述了S7200可编程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指令系统、程序编制及相关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并详细介绍了*版编程软件和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书中对S7200、S7300及S7400网络通信,组态软件与PLC连接等也做了相应的介绍,并配有大量的实例。在每一章的后面配备了思考题,供读者提高、练习。 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机电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计算机技术己渗透到多个学科,其应用己普及到各个领域。随着大学基础教育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基础已被列入大学基础课程体系中。本书按照高等学校大学生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编写。全书共8章,内容涵盖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白动化应用软件、数据库技术、网络基础及应用技术、软件技术基础和多媒体技术。每章*后都附有小结与习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基础教育系列》共分为7章,通过大量的案例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组成基础; Windows 7操作系统及其常用基本操作; 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的常用基本操作及操作技巧; IE浏览器的主要功能及熟练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利用搜索引擎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电子邮件的申请与使用及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Outlook 2010 的设置与使用; 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 的基础知识,接入技术及常见Internet接入设备。每章均附有习题。本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简明易懂,重点突出对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强化应用技能训练。本书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及成人高校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培训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