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第43届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WHA43.24)并且批准了1989年9月26日至10月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ICD第十次国际修订会议对在10年修订周期内对其进行更新的建议。 该建议在1996年于日本东京举行的WHO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年度会议上被投入运作,随后建立了指导进行更新的一个正式机制。按照这样的更新机制,每年进行较小的更新,如果需要的话,每三年进行较大的更新。 有关进行更新的更多信息以及更新内容的累积列表请见。今后的更新也将在该网址列出。 ICD-10第二版包含了第一版第三卷中作为补遗对第一卷的勘误表以及在。1998至2003年间生效的更新内容。
科技进步是一柄双刃剑,在解放与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安全威胁及隐患。随着核、生、化等相关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其造成灾难性事件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在《习近平关于防范风险挑战、应对突发事件论述摘编》中,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无处不在,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目前,国内应对核生化威胁造成的伤亡事件的处置能力相对不足,医务人员应对此类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经验欠缺。由于核生化事件具有突发性、罕见性、破坏性、播散性等特点,短时间内往往造成核生化损伤患者应急医学救援的需求激增。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专业性强,需要所有参与应急医疗救援的医务人员掌握相关知识,并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患者行高效、准确的临床救援决策。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承担国家级核应急医疗和防疫救援任务,在核与辐射损伤、化学毒物中毒
《预防医学教程》分为三个部分:卫生学与卫生保健、医学统计学、流行病学。本实习教程的主要的目的是加强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技能,强化预防医学观念,提高医学生的预防医学知识的应用技能,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编写过程中,编者通过典型案例加强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创设针对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本实验教程包括十七个实习教程和习题集,每个实习教程包括目的要求、案例、内容。为了加强医学统计学应用能力,我们增加了SPSS软件上机的操作实习。
本书首先对全球职业倦怠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回顾和梳理,系统介绍和阐述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人格对于职业倦怠的影响。在系统剖析我国医护人员面临的宏观社会与制度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抽样调查,了解了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现状与特点,分析和论证了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后果,重点考察我国国情下的医护职业压力源、工作场所360度支持、完美主义人格等因素对于倦怠的作用机制。后,从社会与制度、组织、个人三个层面分别阐述如何有效预防和干预职业倦怠。
本书是19世纪上海生活保健指南,呈现了来华西医知识谱系全景图,反映了外国侨民的东方文化适应与偏见,对于近代上海卫生史、城市史以及医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韩雅各曾负责主持上海仁济医院的工作,对精确的医学科学的到来始终葆有殷切的希望。本书以19世纪的卫生科学和道德准则为经纬,从食物、饮料、运动、衣物、沐浴、排汗、痱子、肝脏、睡眠和热情等方面讲述具有地域特色的卫生保健之道,批判外国侨民奢靡放纵的生活,倡导个人承担起维护城市卫生空间的道义责任。
......
面对食品安全事件和诸多流言,我们 恐慌的是什么?法律、道德、技术,这些未知的领域让食品安全离我们的生活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沈立荣、孔村光编的《公众食品安全知识解读(第2版)》以“科学大众化”的理念介绍食品安全知识,对消费者容易被误导的食品安全认识误区作客观引导和分析,倡导大众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 版 的基础之上,本书第二版以 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解读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制度的新变化,分析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例,点评 外食品安全事件,并加入了对转基因食品、网购食品、保健食品等社会舆论新热点的阐释与引导,使读者能够通过本书迅速“吃透”食品安全的科学常识。
《组织认知对免疫行为和组织健康影响机制的研究》从问题导向的视角,从组织层面研究认知对免疫行为和组织健康的影响机制,解释组织为什么不能适应动荡或复杂环境的深层原因。基于“组织认知-免疫行为?-健康结果”的逻辑,《组织认知对免疫行为和组织健康影响机制的研究》提出了组织认知影响免疫行为和组织健康的机制模型,即认知的三个维度——价值判断、认知动机和认知多样性影响组织中枢、专职、周边免疫子系统的应对能力与水平,进而影响组织健康。 《组织认知对免疫行为和组织健康影响机制的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认为组织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认知动机、丰富多样的知识正面影响免疫行为,促进组织健康。在未来的研究中,组织认知和组织免疫的关系可以推广到行业层面进行,从自组织和与他组织的交互关系中,探
本报告是在北京市2020年度健康体检和专项体检的基础上,汇总了133家承担专项体检和172家承担健康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的数据,对体检过程中查出的前十位重大异常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给出指导意见,是北京市健康促进、健康管理及体检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实践之一。
钱国英等编著的《免疫学与免疫制剂》是在研究性教学与合作性学习的相关理论指导下并结合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特点而编写,是一本面向普 通高校生物类专业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指导书。本书共十二章,以抗原与免疫系统两方面为主线展开,着重点是免疫系统的构成。从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种类、功能及免疫细胞膜分子)、免疫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为主线讲述。全书力求叙述简明、图文并茂,同时努力反映免疫学的*进展 。全书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每一章节附录知识体系、课前思考、本章重点、教学目标、理解与思考、课外拓展、课程实验与研 究、课程研讨、课后思考、课外阅读等栏目,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帮助。 《免疫学与免疫制剂》适合于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使用,也可供其 他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是编者在多年讲授预防医学课程基础上完成的,系统阐述了预防医学的实验原理与技能。本书既包括预防医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创新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本书由上下两篇构成,上篇为预防医学基础验证性试验,涵盖*章到第七章,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知识和技能;下篇为预防医学综合应用性实验,涵盖第八章到第九章,着眼于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019 年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 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肺 部病变为主的新型传染病患者。随着疫情 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 了此类病例。该病毒感染临床特征是发 热、干咳、气促、外周血白细胞一般不高 或降低、胸片有炎症性改变等。世界卫生 组织(WHO) 确认并将其病原体命名为 2019-nCoV, 属于 属的新型冠状病毒, 2020 年1 月31 日将其定为国际公共卫生紧 急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 national Concern,PHEIC)。 为了增进大众及有关行业人员对新型 冠状病毒肺炎这一新型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指导个人预防,降低传播风险,科学防疫,我社紧急 组织有关专家编撰了《协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手 册》一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 辰院士在百忙之中,审读全稿,并给予许多具体的指 导。全书内容分为认识新
本书在总论中全面的讲述了发热的原因、发病机制、常见的伴发症状、相关的辅助检查以及发热的诊断程序。在各论中按感染、内、外、妇、儿等的顺序,以系统分章节详尽地描述发热疾病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尤其对不明原因发热中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作了重点介绍,基本囊括了临床上常见的所有可引起发热的疾病,尽量做到内容的全、新、精与实用,为青年医师尤其是内科医师提供一本较为实用的工具书。
为了适应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的发展,全面提升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质量,确保培养高质量合格医药人才,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与人民卫生出版社根据新时期国家对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于2012年启动了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第三轮修订工作。 本书是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材第三轮修订工作原则和基本要求,按照成人学历教育三年制专科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编写而成的。无机化学是药学类专业的门专业基础课,担负着为后续课程夯实基础的重任,为了遵循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的特点,在教材编写中力求坚持“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三特定”(特定的对象、特定的要求、特定的限制)的原则要求,
《干预模式的建立及过程评估》中描述了在这些地区开展烟草控制活动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干预模式和过程评估。读者从这部分可以发现,即使在如此“空白”地区,执行烟草控制活动仍然是可行的,一旦掌握和理解了二手烟的危害,人们会支持这个活动。从这本书里读者也会发现,在线执行烟草控制活动的公共卫生工作人员,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使预防二手烟的活动显得有声有色。同时我们通过执行过程评估,也发现有些活动,特别是政策分析和文本制定、传播材料的制作,需要高层次专家支持。而且单个地区的控制效果不能形成声势,需要在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互动,这是形成控烟整体效应的基础。这也是我们总结出来,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形成有效干预模式的基础。
主要内容:包括卫生计生法律基础、卫生计生监督发展概况、以及许可、监督检查、处罚、行政强制、监督抽检与现场快速检测、重大事件卫生计生监督等具体行政执法行为的内容,也涵盖了卫生计生监督证据的运用、信息报告与档案管理、卫生标准、卫生计生行政执法文书等开展卫生计生监督必须掌握运用的操作性内容,基本涵盖卫生计生监督的全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