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系列丛书是集明清30位医学名家医学著作而成。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饿宝库,其学术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清时期,已日臻成熟,在继承前代成就的基础上,并有许多发展,是中医的鼎盛时期。突出表现在:名医辈出,学派林立,在基础学科和临床各科方便取得了很大成就,特别是本草学和临床学尤为突出。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伤寒论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伤寒论》进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 津沽杏林三杰 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张登本、孙理军主编的《王冰医学全书》集唐代王冰所编著医学论著之大成。王冰是唐中叶著名的医学大家,里籍生平不详,号启玄子,别号王太仆,主要生活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问,曾官至太仆令,于唐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历经12载艰辛次注的《黄帝内经素问》告竣,勒为24卷。其问他又 别撰《玄珠》,以陈其道 。 本书系统整理辑录于王冰对《黄帝内经素问》的校勘疏注,由于王冰是传承五运六气之学的*人。故本书还包括了他系统研究运气学说的相关论著,在系统整理辑录其著述的基础上,对其医学学术思想进行了深入的专题研究,书末附有今人研究王冰的相关论文题录。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是集唐宋金元4个朝代22位著名医学家著作而成的丛书。唐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展迅猛,中医
本项目对苏派中医的历代名家医籍进行全面考察,选取学术价值高、版本珍贵、市场价值大却未曾刊行的珍稀文献,对其进行校注勘误,按流派不同(吴门医派卷、孟河医派卷、山阳医派卷、金陵医派卷等),分卷编纂出版古籍校勘简体横排本,同时每种古籍写出作者介绍、校记等。本项目代表江苏中医古籍的整理水平,为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项目对苏派中医的历代名家医籍进行全面考察,选取学术价值高、版本珍贵、市场价值大却未曾刊行的珍稀文献,对其进行校注勘误,按流派不同(吴门医派卷、孟河医派卷、山阳医派卷、金陵医派卷等),分卷编纂出版古籍校勘简体横排本,同时每种古籍写出作者介绍、校记等。本项目代表江苏中医古籍的整理水平,为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本书系畅销书《换个方法读〈内经〉》(已故国医大师朱良春亲自作序推荐)的第三版,分为素问导读和灵枢导读上、下两卷。全书新增《内经》原文和难点、疑点注释,并按题解和核心解读对中医经典《内经》的经文进行了与
主要内容与特色: ①康治本伤寒论只有65条条文,几乎涵盖了宋本《伤寒论》中所有重要的条文和方剂,康治本65条是原始本的伤寒论,学习康治本就是追本溯源,返璞归真,把握经方医学的精髓。先掌握这65条,再学习其他的方证,就 容易抓住要点与核心。 ②康治本的条文之间都井然有序,还有条文之间的逻辑,上一条是下一条的前提,下一条又是上一条的补充,互相参考着学习,才能登堂入室。 ③逐条与宋本伤寒论进行对比学习,紧密联系临床,大量引入和条文有关的医案分析。 ④康治本中一共有50首方,涉及中药42味,通过100来节课进行逐一讲解。
本书是集作者近60年的临床、科研、教学经验与国内外现代医学科研成果、新进展及中医历代医家丰富经验融为一体的现代实用糖尿病专著。全书共38章,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历史沿革、中西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思路
本书以作者的临床、科研思路贯穿始终,注重中西医病症范畴的统一,力求将两套不同医学模式有机结合,以提高知识层面和掌握实用技能为主要目的。内容系统、丰富、翔实,富有实用性、科学性,能展示现代糖尿病领域中的
本项目对苏派中医的历代名家医籍进行全面考察,选取学术价值高、版本珍贵、市场价值大却未曾刊行的珍稀文献,对其进行校注勘误,按流派不同(吴门医派卷、孟河医派卷、山阳医派卷、金陵医派卷等),分卷编纂出版古籍校勘简体横排本,同时每种古籍写出作者介绍、校记等。本项目代表江苏中医古籍的整理水平,为广大的中医药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
《伤寒论》是医圣张仲景的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虽历经千年,用之于临床,仍效如桴鼓。正如明?喻嘉言云:“《伤寒论》十六卷,当世兆民,赖以生全,传之后世,如日月之光华,旦而复旦,万古常明可也。”本书分为总论、上篇和下篇三部分,总论主要介绍《伤寒论》的成书背景、学术源流、历史显晦以及历代医家对《伤寒论》的评价。上篇伤寒论探索主要介绍作者对《伤寒论》的类方、治则、合病与并病、寒热并用法、煎服法及剂量的探索。下篇伤寒论精要解析主要介绍作者对《伤寒论》的398个经典条文的具体解析并附医案举例(包括笔者的医案)。本书理论性、学术性、实用性俱佳,汇集了全国多位名家数十年来对《伤寒论》研究的心得和体会,值得中医药高校师生及中医药临床者参考借鉴。题《伤寒论钤法》弱冠矢志在岐黄,笃尊伤寒翰墨香;
《诸病源候论》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由隋朝医官巢元方等编撰。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术,但不记载治疗方药,是中国 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诸病源候论》从宋代开始被尊奉为中医“七经”之一,全书共载“导引术”289条,213种具体方法。《诸病源候论》的问世,标志着气功导引在医学上的应用已进入成熟的阶段。中医导引术,不仅仅有外在姿势,也需要配合内在的呼吸,精神的净化与升华。导引术的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应当注重动作,呼吸,存思内在规律,效应,以及运用的原则。本书以“天人感应”为基本理论,讨论了人与社会环境、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天体运行、万物运化的规律、
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古籍是中医药学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当代中医药学传承和创新的主要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医传承的 步必须是熟读中医古籍,奠定扎实的基础。2.中医古籍是我社中医的品牌支柱,根基所在。本次影印出版所选版本,均为我社在20世纪60年代先后影印出版的古籍名著,颇受广大中医读者欢迎,现已成为市场稀有的收藏之作,不仅具有实用价值, 具有珍贵的版本价值与文献价值。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中医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药学的理论发展和临床实践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1)本丛书选辑经典中的主要内容给予准
本书作者及其团队收集、整理了成都中医药大学首任院长、国医大师、全国有名中医药专家以及四川省名中医等知名专家的专著、手稿、照片及实物等,包括图书2806册,期刊338册,其他实物数千件,还相继接收了郭子
【新华书店旗舰店】 李氏医案,中医古籍出版社 作者 (清)李成荣 著作 原价 ¥720.00 出版社 中医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07-01
《广嗣编(套装共2册)》为清乾隆15年庚午(1750)务本轩刻本,一函两册。《广嗣编(套装共2册)》集求嗣、产育古今验方二卷,末附杂治及四时调摄,分为妊娠,护胎,保产,寿婴,杂治。该书所选医书有《产宝
本书为恽铁樵医书合集,包括《药盦医案》《伤寒论研究》《群经见智录》《温病明理》《金匮方论》《脉学发微》等诸多篇目。本书主要讲述了恽铁樵先生的学术思想及怎样运用中药等内容,可供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人
本书内容以作者的医案为主,附录部分经验方与作者发表过的有关论文。所录医案多常见难治之症;效验多经核实;方法多易学、易复制;思路多独特见解。处方药味不多,多价廉,展现了对症就是好药的治病原则。医案涉及多
《王琦男科学》框架保持首版和第二版体系,全书内容仍分为导论、解剖生理、病因病理、诊断辨证、治法护理、病症论治、药物气功、求嗣节育、保健优生9篇,另将男科检查正常值、古今中医性医学和男科学著作一览表、方
国医大师熊继柏从医六十余载,从教三十余载,是名副其实的老中医、老教师。熊继柏于耄耋之年,特地手书其多年来所治验的疑难、危急病症医案。这些医案,典型真实,既遵循辨证施治法则,又展示理法方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