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6折-6.9折
筛选:
    • 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 第3版 学苑出版社
    •   ( 5 条评论 )
    • 赵敏俐 /2020-03-01/ 学苑出版社
    • 本书第1版于2005年12月在我社出版;2011年,作者对内容进行了修订,于3月出版了第2版。现作者又根据这些年实际使用该书的情况,对本书再次修订出版。书中导论首先对文学研究方法论的提出及其意义,以及与相应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介绍,然后分上下编,上编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方法论概述、下编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经典论文选讲两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文学研究的方法进行了阐述,使读者真正能够掌握文学研究的方法。

    • ¥68.9 ¥106 折扣:6.5折
    • 肩周炎中医综合诊治/王平劳模创新工作室丛书
    •   ( 2 条评论 )
    • 编者:王平|责编:崔玲和 /2020-10-01/ 北京大学医学
    • 肩周炎是一种肩关节囊及周围韧带、肌腱和滑膜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表现为肩部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受限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 复原。中医学中,肩周炎又称为“肩凝症”“冻结肩”“五十肩”“漏肩风”等。 肩周炎所致的肩痛,其病因复杂,可以是内因代谢性疾病,还可以由外伤制动等诱发。肩周炎有4个典型的临床表现:以中年人为主,疼痛昼轻夜重甚至影响睡眠,喜热恶寒,肩关节各维度运动的功能障碍。影像学检查一般用于排除诊断,比如磁共振成像可以清晰地从形态学分析出“肩袖损伤”的部位与程度,但不是任何一个医疗机构均具备大型影像学设备。 本书分为三部分:房周炎中医综合诊疗模式发展概述;综合治疗及研究现状;临床常用治疗方案及靶向治疗。

    • ¥68.92 ¥100 折扣:6.9折
    • 李东垣医学全书/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 59 条评论 )
    • 张年顺 主编 /2018-11-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唐宋金元名医全书大成》是集唐宋金元4个朝代22位有名医学家著作而成的丛书。唐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鼎盛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展迅猛,中医药学也同时得到巨大的发展。在继承古代医学成就的基础上,学术争鸣,新的学派不断涌现,使中医药学特别是在方剂学及临床各科都有长足的发展,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作出了巨大贡献。

    • ¥66.3 ¥99 折扣:6.7折
    • 贺普仁针灸三通法(精)/国医大师临床研究
    •   ( 1 条评论 )
    • 贺普仁|主编:王国强 /2014-05-01/ 科学
    • 该书是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及其团队系统论述针灸三通法理论与临床的学术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详细介绍了三通法理论渊源及基础,下篇为三通法临床应用验案。分为内、皮外、妇、儿、骨伤及五官科约136种疾病,其中除临床常见病外,不乏临床多种疑难杂症。每种疾病都有病因病机、诊断标准、证候诊断、治疗及按语分析,重点介绍贺普仁教授临床取穴原则及方法。

    • ¥72.96 ¥118 折扣:6.2折
    • 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 彭重善 主编
    •   ( 120 条评论 )
    • 彭重善 主编 /2016-07-0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从郑钦安、卢铸之到卢永定、彭重善,历经医学四代传承。彭重善老先生亲口讲述“郑钦安卢铸之医学”传承实录。郑钦安先生,清代有名中医大家,著有三部著作《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郑钦安医学思想,在各家学说中卓然而立。卢铸之先生,在跟随郑钦安和颜龙臣学医之后,继承了郑钦安学术思想,但立法用药进行了创新,对伤寒论思想和郑钦安思想又有所开拓,形成了卢铸之医学(或者叫卢氏医学)。郑钦安医学、卢铸之医学,简称为“郑卢医学”。卢铸之的儿子卢永定,完接近全很忠实地、很实实在在地把郑钦安、卢铸之医学传下来了。《中医师承学堂: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作者彭重善老先生曾跟随卢永定老师学医15年,每天早上的6点到8点跟师,学完了再去上班。在《中医师承学堂: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中,作者彭重善老先生原

    • ¥52.9 ¥79 折扣:6.7折
    •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3集)(精)
    •   ( 21 条评论 )
    • 董建华//王永炎 /2010-12-01/ 人民卫生
    • 本丛书共6集, 、2集主要收录 批 名老中医146位的1850例医案,第3、4集主要收录第二批 名老中医142位的1884例医案,第5、6集主要收录第三批 名老中医和部分前两批 名老中医及中医博士生导师共146位的1438例医案。6集共收录434位名中医的5172例医案。 本丛书特点:①所选名中医在全国有广泛影响, 性。②各集内对名中医均按行政区划和军队分类编排。③每一医案均由名老中医自己亲自选定,真实、可靠。其中一部分名老中医现已作古,因此所收医案尤为珍贵。④每一医案后均有按语,或为名医自己所撰,或由后人、门徒所加。⑤每位名中医的医案后都有编者评注。该评注均系本丛书主编、副主编所撰,因他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评注以简洁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概括了该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结合所选医案予以剖析,每能

    • ¥62.35 ¥96 折扣:6.5折
    • 正版书籍 重订何子淮女科 ` 科学出版社 9787030382290
    •   ( 1 条评论 )
    • ` /2013-08-01/ 科学出版社
    • 《重订何子淮女科》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何子淮女科经验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介绍了江南绍兴钱氏女科第二十二代、杭州何氏女科第三代传人和集大成者何子淮先生的生平、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其中,临床经验独具一格、简明实用,医案陈述法理兼备、妙语连篇;其医论、医话又是从新近发掘出来的何老亲笔笔记中首次整理公开发表,提纲挈领、旨趣横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重订何子淮女科》可供各级中医内妇科医生,中医院校本科、研究生实践应用参考。

    • ¥64.1 ¥98 折扣:6.5折
    • 毛德西医论医案集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毛德西 /2020-01-01/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书是首届全国名中医毛德西教授从医六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 1.开篇“总论——岐黄路上六十年”包括求学、深造、实践、读书、传承、笔耕、希望八个部分,简要叙述从医之路及学术思想、临床感悟。 2.本书主体内容分两部分,一是医论篇,二是医案篇。医论篇分八个部分,即基础理论、经方探骊、辨证论治、名医传承、各家学说、用药杂谈、读书感悟、养生随笔。医案篇以内科病、妇科病、外科病、肢体病、疑难病为序;在内科病中,又分心系病、肺系病、脾系病、肝系病、肾系病。 全书收集论文60余篇,医案220余例。 医案排列大致以经方、时方、验方等治验为序。

    • ¥90.2 ¥148 折扣:6.1折
    •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 陈潮祖 著 中医学 中医养生家庭保健健康中医医学健康营养养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519 条评论 )
    • 陈潮祖 /2009-12-01/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内容简介:《中医治法与方剂》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倾力近50年完成的专著,自197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来,历经30余年,总印数达40余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几代中医学者推荐参考书之一。本次修订是在2003年第4版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分导论、上篇和下篇三部分。 导论为中医学理释疑,是在第4版基础上新增的,将陈潮祖教授晚年所撰中医学术感悟文章分成12章,明确了中医学术界部分晦而不明、争论不休的问题,剖析了中医学理的特色。上篇为总论,所列3章分别论述了病机、治法、方剂三方面的有关知识,揭示了病机、治法、方剂的共性,论述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下篇为各论,以五脏为核心分成五大系统,每一系统成为一章,加上两脏同病,共计6章。每章均按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结构分节,

    • ¥64.3 ¥99 折扣:6.5折
    • 中医治法与方剂(第5版)(精)
    •   ( 7 条评论 )
    • 陈潮祖 /2009-12-01/ 人民卫生
    • 《中医治法与方剂》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陈潮祖教授倾力近50年完成的专著,自1975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来,历经30余年,总印数达40余万册,深受读者喜爱,成为几代中医学者 参考书之一。本次修订是在2003年第4版基础上修改而成的。 本书分导论、上篇和下篇三部分。 导论为中医学理释疑,是在第4版基础上新增的,将陈潮祖教授晚年所撰中医学术感悟文章分成12章,明确了中医学术界部分晦而不明、争论不休的问题,剖析了中医学理的特色。上篇为总论,所列3章分别论述了病机、治法、方剂三方面的有关知识,揭示了病机、治法、方剂的共性,论述三者间的内在联系。下篇为各论,以五脏为核心分成五大系统,每一系统成为一章,加上两脏同病,共计6章。每章均按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结构分节,探讨发生病变时的致病机理;再据病机探讨治法,并

    • ¥63.36 ¥99 折扣:6.4折
    • 智能中医学概论
    •   ( 3 条评论 )
    • 田贵华,商洪才 /2021-12-20/ 人民卫生
    •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中医药的发展带来了 的机遇,通过“客观化检测技术+中医药大数据+人工智能”,可实现中医药信息的客观化和智能化,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的有机融合是未来中医药传承、发展和创新的必由之路。本书系统介绍中医学和人工智能学科的发展情况与主要内容,讲述人工智能目前在医学中的应用情况,提出智能中医学的概念,介绍人工智能在中医学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智能中医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中医学信息和诊疗过程的标准化、智能四诊数据采集、四诊数据智能分析和诊断、治疗方案的智能化生成。并以中医慢性疼痛智能诊疗为示例,介绍智能中医诊疗的实现过程和方法。 ,展望智能中医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 ¥70.33 ¥108 折扣:6.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