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键教授从医40余年从事中医学术研究及临床经验的阶段性总结,并加以整理出版,使王键教授独特的理论观点,精湛的医术经验,弘深的人文学养,独到的治学风格,得以传扬,以惠及患者、医者、学者,当是中医学术传承的一种很好的体现方式。在进一步发掘新安地区古今名家学术经验的基础上,突出新安王氏内科及王键教授的治学心得和诊疗特长,并结合新知予以辨析讨论,传承新安医学学术经验的过程中彰显了“新安王氏内科”的特色,使读者从中获益匪浅。该书出版对于继承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丰富遗产,整理和发扬现代名中医的诊治经验,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贡献。
《中国古代伤科图书集成系列》是一部伤科专业丛书,亦是一部伤科发展的史书。本丛书在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伤科集成》和 200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伤科集成续集》的基础上,再次收集整理编撰而成(增加伤科专著30余种)。李经纬认为本书“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图书馆馆藏……既补遗了骨伤科专著,又是骨伤科的工具书。”马继兴 叹:“专著大多数系手抄本,孤本又较多,部分集自民间,部分集自海外……几乎收落了目前 所能收集到的伤科专著……” 本丛书共10个分册,包括《经典伤科》《儒家伤科》《道家伤科》《佛家伤科》《兵家伤科》《民族伤科》《汇通伤科》《流派伤科》《导引伤科》《杂家伤科》。本丛书每册40万-50万字,可供从事中医,尤其是骨伤科及医史文献人员参考。
这是一本无与伦比的免疫学教科书! 作为在 范围内极受欢迎的免疫学教材,《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是一本编写水平很高且有大量精美插图的图书。为了让读者在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能 清晰和 准确地了解 知识,第9版 新和修订了所有内容,同时保留了临床上关注且实用的重点信息。 强调免疫学对人类疾病管理的影响,尤其是临床相关性。 通过全新、全面的彩色图表,高度可视化地描述了免疫学分子进程。 内容全面 新,包括肿瘤免疫学(肿瘤抗原、癌症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DNA细胞溶质传感器、非标准炎症体、离子化信号机制、免疫中的单基因缺陷等。 帮助读者掌握实验现象的细节,从而打好分子、细胞层面的免疫学基础,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内含有助于快速复习和掌握关键知识点的信息框。
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专家组编的《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肿瘤疾病分册下2018年版)》由 临床药学、药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编写,就肿瘤疾病临床路径及相关释义中涉及药物的部分进行了补充释义和拓展阅读。全书涵盖了药品的政策和学术来源,并在肿瘤疾病临床路径及相关释义中“治疗方案选择”、“选择用药方案”、“术前、术中、术后”用药、“医师表单医嘱用药”等项下涉及相关药物的信息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药物信息表单在2015年版《临床路径治疗药物释义·肿瘤疾病分册分册》的基础上增加了禁忌、不良反应和特殊人群用药,以便提供 精准用药提示。同时,根据 公布的《医疗机构 药物管理办法》,编写了“手术预防用 药物”和“治疗用 药物”表单,在适应证的基础上增加了 药物的 谱,这将极大地便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 药物。
秉承着《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全、准、精、新”的原则,本卷书包括妊娠、分娩、产褥期的生理改变,孕期的超声检查及早期筛查,异常分娩、产褥期和妊娠期的并发症及妇女保健相关内容,基本涵盖了产科学的主体内容。全书条目设置为树状结构,条目单独存在又相互联系,体现了学科内的交叉共生。本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专业性兼顾科普性,是供非本专业的医药卫生工作者学习以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普通读者阅读的专业性科普图书,也是专业工作者的参考书。
许逊撰述的《炼丹图(精)》是有关道教外丹制炼的专书,全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吴猛序、灵文秘旨章和吴猛、陶相、吾绍仙、杨贞一、张玄真跋语,其中灵文秘旨章是本书的主体。灵文秘旨章将外丹之原始本末,仪轨制式,神色形态,修合法度、乃至制炼工具、器皿、场地处所等按照:丹之始、丹之祖、丹之母、丹之父、丹之胎、丹之兆、丹之质、丹之灵、丹之神、丹之圣、丹之室、丹之鼎、丹之釜、丹之灶、丹之基、丹之火、丹之律、丹之威、丹之照、丹之彩、丹之晷、丹之漏、丹之幄、丹之屋、丹之宅、丹之侣、丹之毕等二十七个方面予以详述,每节文字均附以彩绘图,图文并茂,使得本属世所稀觏、秘而不宣的外丹的修制仪轨和程式,乃至丹之气华形质,一见即明,直揭奥蕴。
随着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新技术的应用与相应的配套设备不断发展,内镜诊疗技术已逐渐形成了一门跨学科的医学专科。下消化道内镜包括小肠镜、电子肠镜、超声内镜和胶囊内镜等,特点是操作技术性强,学习难度大。本书由我国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三位知名内镜专家姚礼庆教授、周平红教授、钟芸诗教授共同组织编写,是介绍下消化道内镜诊疗技术较新颖和较全面的一部专著。本书重点是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编写内容紧扣临床需求,可作为广大内镜科、消化科等相关学科医师、研究生临床工作的指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