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病理生理与药理学家韩启德院士以 医学的温度 为主题,结集了近些年对医学的本质、医学史、叙事医学、精准医学等的人文思考,阐述了对癌症、传染病、中医、死亡等的独特看法,对癌症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人们习以为常的医学观点提出质疑和建议,对全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技术及其发展方向进行重新审视,提出应回归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不能忘记医学的来路和归途等观点。本书对人们重新认识现代医学乃至重新认识自我都极具启发意义。
本书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癌症免疫治疗科普读物。本书从癌细胞与免疫系统的复杂关系入手,带领读者探索免疫治疗的科学原理与发展历程。从诺贝尔奖的突破性发现到现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疗法的应用,再到未来癌症疫苗、溶瘤病毒等前沿技术,书中全面展现了免疫治疗如何改变癌症治疗的格局。同时,本书还揭示了化疗、放疗、靶向药物与免疫系统的深层联系,并提供了通过饮食、锻炼、情绪管理提升免疫力的实用建议。无论是癌症患者、家属,还是对免疫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启发与希望,了解免疫治疗如何为人类战胜癌症带来新的曙光。
《一个医生的故事》在本书中,著名医学教授郎景和回归了一个医生的本真立场,写下了从医五十年间,凝结在岁月里难以忘却的点滴小事。 年轻时在乡下给牛接生的奇特经历,帮助产妇分娩时突逢地震的惊险场面,主治的小女孩面临死亡却只怕家人伤心的感伤故事 作为妇产科医生,他在迎接无数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生命逝去的悲切与哀痛。他以 医者的仁心 见证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人生悲喜剧,也在穿梭于手术台与病房的间隙中,生发出了关于生命与哲学的万千思考。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保护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于 1960年 8月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同年 10月分配到吉安地区卫生防疫站任传染病、流行病学医师。1968年 10月调入吉安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工作至今。在中医科工作期间,看到寻肖老诊治的患者很多,效果好,按时上班,推迟下班,善用大黄起沉疴、治愈者众,被群众美誉为 肖大黄 。肖老治病确有疗效,定有他的独到之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向肖老好好学习,学好中医,于 1969年起便自发地跟随肖老学习。1978年由院领导安排我正式拜肖老为师,潜心学习十余年,是肖老的学生、助手和传人,深得肖老的真传,并协助肖老著述医论、医案等。我虽然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但自觉中医理论欠缺。因此,于 1975年在吉安地区卫生局主办的 西中班
本书以手绘漫画的形式讲述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的难点精髓,用拟人化的形象和脑洞大开的比喻,搭配日式吐槽与冷笑话,将医学名词重现为一个个生动的小剧场,帮助读者轻松理解。全书共十章,从微观到宏观,由细胞讲到组织、器官、系统,纵向梳理身体进化历程,横向对比物种之间差异,多视角解读人体的独特之处。书中回顾了改写世界的医学发现与伟大人物,也穿插着作者行医多年的见闻感悟。在他看来,人体不仅是一部复杂而精密的超级机器,更像一个混沌的微观宇宙,堆积着40亿年进化的历史。
《一个医生的序言》的48篇序言是从作者(郎景和)的百余篇序言中遴选出来的,时间跨度较大,内容当然是医学的,倒不都是妇产科学的。篇幅长短不一,正如散文与小品,体现了文体的灵活性,所谓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时也会 仓促应对 或 欲言又止 。有几篇手书,朋友早已评定为 有书无法 ,权当插页调剂。
赵琨主编的《卫生技术评估与卫生政策评价--理论与方法篇》研究结果共分为两个部分, 部分为理论与方法篇,第二部分为卫生政策评价与技术评估实证篇。本书系 部分理论与方法篇。 本书主要由十一个研究报告组成,分别是:人均预期寿命研究状况及 比较研究报告;医疗技术应用与管理 现状和启示报告;英国国立卫生与社会服务优化研究院组织管理和工作机制研究报告;Developing a national indicator framework for the Chinese health syste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a short-and medium-term;Developing oculopath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network at province(prefecture)-county-village three-tiers Progress assessment report;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 Priority Setting in Western China Research Report;中国西部妇幼卫生服务提供体系优先研究领域确定研究报告;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评价体系研究年度研究报
本书是陶可胜等医师根据三十多年临床实践和经验体会,充分考虑目前患者、临床医生的现状和需求,并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所编撰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学专著。该书共分为10章、35节,针对366个问题进行了解答。全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基础常识、检测和诊断、中西医治疗、孕产妇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治,以及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防治。附有幽门螺杆菌发现的故事、国内外专家近期新达成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共识意见。本书既是一本医学专论,又有医学科普性,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性,反映了当前国内外诊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新进展、新成就。
与原《指南(试行)》相比,《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内容更丰富,涵盖范围更广,防控流程更清晰,防控措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强调证据和依据的科学性、可靠性,注重干预措施和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将为我国开展成人超重和肥胖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指导,为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做好超重和肥胖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指南》修订工作得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指导和项目支持,特此表示感谢。
本书将医学和语言、文化相结合,以交叉学科的视角来探讨语言学和文化学在医学中的体现并展开相关研究。全书分为医学语言研究、医学文学研究、医学翻译研究等,涉及临床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医患沟通学、医学语言学、《黄帝内经》术语翻译等,重在分析语言、文化与医学的结合,对后续研究的开展和探索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启发性。
该书主要研究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针对医学生的特点,重点阐述了临床医疗工作、临床护理工作、公共卫生工作、药学工作、医学科研工作、医院管理工作等不同医疗岗位的职业道德需求,突出了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修养与医疗岗位的有机结合,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医学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本书系编者在系统总结与归纳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专业书籍资料以及临床实践标准,针对中风患者及其家属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编写而成的。全书共8个部分,内容涉及中风相关知识、安全用药管理、日常膳食管理、生活起居管理、情志管理、康复锻炼管理、中医特色康复及社会家庭和人际关系管理。书中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示例得当切题,简明准确,且非常具有科普性,有较强的实用性、知识性和创新性。
任何一所医学机构,包括医学院、医院及其相应科室,都需要才华横溢、甘于奉献同时又具有良好组织能力的人才来承担领导角色。每一名医学生,如果通过有效的训练,培养起自已独当一面的领导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本书回顾了医学教育的变革历程,介绍了各类医学教育组织,明确了教育体系中对每个教师的要求及期望,指导如何发展医学事业。尤其得一提的是,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以访谈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呈现了当代美国的一些医学教育大家们的心路历程,其中也包括了《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临床教学丛书》的主要作者群体,具有相当强的可读性和借鉴意义。
1)北京冬奥会是我国重要历史节点的重大标志性活动,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政治安全形势的日益紧张,国际大型赛事期间发生核生化事件的可能性客观存在,世界卫生组织于 2010 年 5 月发布的《北京 2008 年奥运会健康遗产》指出:北京奥运会前夕,我国就有效排除了8起潜在核生化恐怖事件。 2)核生化事件属于特别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影响范围广、播散速度快、受累人员多,对医学救援的需求激增,如果处置不当,不仅会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还会引起民众恐慌,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2022 年冬奥会 两地三赛区 的举办形式,对应急医学救援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生化事件的应急医学救援不同于普通灾难事件,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但目前国内尚无核生化护理培训书籍,所以迫切需要一本护理专业的核生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的研究和制定,是营养科学理论和实践的核心工作,为指导国人合理营养,预防营养缺乏和过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标准。本书为《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的速查精简版,主要包括各种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具体数值和相关列表。内容涵盖中国居民膳食能量需要量、膳食蛋白质参考摄入量、膳食碳水化合物、脂肪酸参考摄入量、膳食常量元素参考摄入量、膳食微量元素参考摄入量、膳食脂溶性维生素参考摄入量、膳食水溶性维生素参考摄入量,以及相应的速查表格。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重点阐述了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思路、业务和技术需求、设计、接口及应用情况的建设实践。与此同时,理论联系实际,为我国城市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供了统一集中建设模式的理论依据和高性价比的建设方案。
本书在国内外相似理论与相似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工程实用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相似理论的概念、准数的意义与确定方法、准数的选取及实例应用,以工科视角详述了相似理论的三个定理在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中的意义与作用。 本书编写的目的是使读者对相似理论与相似方法有系统全面的认识,帮助读者提高科学研究及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参考用书.也能够使从事相关生产领域的工程师有所受益。
程门雪著述宏富,计200余万言。本书为程门雪未刊医论,由其弟子丁学屏选辑而成,是学习中医、研读程氏学术思想的难得佳作。本书主要选辑了程门雪对伤寒、温病、杂病、叶案存真、女科的诠释按评,《伤寒》《金匮》的学习笔记,以及部分歌诀。从中可窥知程氏对伤寒、温病学说的深邃理论造诣,临证的复方多法处治。